當前位置:首頁>美食>中緬野人山荒野求生老兵回憶野人山
發布時間:2025-10-23閱讀(3)
賈兵是來自四川眉山的老兵,國民黨中央軍校第16期畢業生,在新五軍二十二師服役期間,趕赴緬甸抗擊日軍。因為英國軍隊自私自利,膽小逃跑,赴緬中國軍隊的側翼完全暴露給了日軍,回撤國內的道路完全被切斷了……

1942年5月14日,賈兵所在的二十二師開始翻越中、印、緬交界處的野人山地區,向印度境內前進。大部隊進入原始森林后,基本上就斷了補給,一開始大部分人還能跟上隊伍,半個月之后就徹底亂了,所有人都成了“散兵游勇”。
這一路上,來自四川眉山的賈兵、成鍵、張尋三個人,結伴而行,經歷了很多不可思議的事情。
野人山給賈兵留下的最深刻印象,就是“餓”。進了原始森林就斷糧,部隊也完全沒有接受過叢林作戰的訓練,所以大家連怎么找吃的都不會。很多人都因為吃了有毒的野菜,死在了路邊。
有一天傍晚,賈兵和兩個同鄉實在走累了,一屁股坐在一棵大樹旁,想要休息一會兒。因為太餓了,賈兵覺得頭暈,害怕像別人一樣再也站不起來了,他就靠著樹干慢慢站起來,想走動走動。
站起來之后,賈兵才忽然看到,大樹的后面躺著一具死尸,全身已經浮腫,皮膚變成了青紫色。這一路上見到的死尸太多了,三個人沒有覺得害怕,成鍵還準備上前查看一下。就在此時,張尋忽然一把拉住成鍵,大喊一聲。賈兵這才看到,從尸體下面爬出了一條紅色的毒蛇,嘴里還吐著信子。

進山的時候,重武器都銷毀了,走了一段時間后,步槍也扔了。此時的張尋,手里只握著匕首,罵罵咧咧的三兩步走到了毒蛇的面前,一刀下去,就把蛇頭砍了下來。那蛇頭還在張著大嘴,張尋一腳把它踢開,抓起蛇身朝樹上摔打了兩下,趕緊招呼著撿柴生火。
張尋的爺爺曾在大巴山一帶行醫,對毒蛇比較了解,張尋也耳濡目染學了不少知識。他對賈兵說:“放心,蛇只是牙有毒,身子是無毒的,我爺爺還經常拿來入藥呢!”說完之后,張尋就忙活著剝皮烤蛇肉了。
蛇肉還沒完全烤熟,就發出了陣陣香味。三個人很久沒吃東西了,聞到這香味之后感到胃里一陣陣痙攣。也不管蛇肉有沒有烤熟,大家每人掰下一段肉,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再回憶起那個瞬間,賈兵形容說:“那個香啊,真是救命的神仙!”
這條毒蛇的肉,可能是賈兵記憶中最香的食物了。三個人雖然很餓,但沒有全部吃完,他們留下了一半的蛇肉,分成三份,每人一份藏在了身上。
吃了肉,似乎又有了力氣,他們繼續前進,晚上走到了一條小溪旁,找到了一個芭蕉棚。一路上這樣的小棚子有很多,都是前面的人搭好的。當時已經下起了大雨,他們一頭鉆進小棚子里,倒頭就睡了。
睡到半夜,又進來了兩名戰友。他們全身濕淋淋的,臉色煞白,十分疲憊。這兩人進來之后,向賈兵打聽,有沒有見到他們的一個老鄉。聽完他們的描述,成鍵忽然想起來,就在抓蛇的那個地方,倒在地上的那具死尸,和這兩人描述得有點像。這兩名戰友聽到這個消息,無助地嘆了口氣,說他們已經五天沒有吃東西了,那個老鄉可能是吃了有毒的野菜……
聽到這里,賈兵他們三人商量了一下,拿出了一份蛇肉遞給這兩人,讓他們趕緊吃一點。這兩人哆哆嗦嗦地接過蛇肉,小心翼翼一點點撕下來吃。其中一個人哭著說:“兄弟啊,你要是能忍一忍,也就過來了嘛!”其實,這兩人已經生病了,第二天沒有力氣繼續趕路,賈兵三人只能與他們告別,繼續前進了。

饑餓和疾病,到處都是死去的戰友。因為不停地下雨,倒在路邊溪邊的尸體被長時間浸泡,已經脹得不成人形。路上還經常遇到已經腐爛的尸體,讓人看了十分害怕。更關鍵的是,尸體被雨水沖得到處都是,大家不敢隨便喝溪水,只能用芭蕉葉接雨水喝。
賈兵和兩名老鄉的蛇肉很快就吃完了,又開始餓肚子了。路邊的野菜野果不敢吃,害怕有毒,小溪邊也不太敢去,因為很多人都因為忽然漲水被沖走了……餓了怎么辦呢?賈兵發現原始森林里到處都是猴子,這種靈活的動物肯定抓不到,但是他們覺得,只要是猴子能吃的水果,應該是沒有毒的。后來,他們三人找到了一個“猴子窩”,從里面找到了不少水果,又撐了一段時間。
死去的人很多,還活著的人也是衣衫襤褸,面黃肌瘦。進山一段時間之后,大家就已經忘了日子,路邊都是死尸,茫茫原始森林好像永遠沒有盡頭。在這樣的環境中,很容易讓人絕望。
賈兵和兩個老鄉還算不錯,他們年紀輕輕,身體很棒,一直沒有生病。三個人是老鄉,互相鼓勵著,都想著離開這個人間地獄,早一點回到家鄉。所以,他們一直堅持著,沒有太過絕望。
有一次,他們整整在小雨中走了一天,又累又餓。但是,一路上找不到適合宿營的地方,他們也沒有力氣臨時搭建避雨處。一直走到晚上天已經黑了,成鍵忽然發現前面有個芭蕉棚,三個人趕緊走過去,看到里面已經睡滿了人。
芭蕉棚里很暗,雨水打在芭蕉葉上噼噼啪啪地響著,但所有人都在沉睡。賈兵的衣服全濕透了,因為身上的火柴全都用完,他就想叫醒一個人,點一堆火烤一烤。此時,張尋低聲說,里面的人估計也是走了一整天,都累了,就別叫醒大家了,將就著睡吧。
這么一說,賈兵也覺得有道理,現在十分疲勞,于是他直接鉆進棚子,找了個空地躺下就睡了。一覺醒來,天已經大亮,賈兵感覺恢復了一些體力,于是坐起來推了推身邊的人。推了幾下,旁邊的人毫無反應,賈兵這才想到,剛才碰到身邊的人,冰涼冰涼的。還沒敢扭頭仔細看,就聞到了一陣臭味,賈兵明白了,身邊的人早已經死了。此時,成鍵和張尋也醒了過來,他們很快被嚇得跳了起來,逃出了芭蕉棚。原來,整個棚子里躺著的都是尸體,看樣子死了有幾天了……

有時候趕路晚了,就找個稍微干一些的地方,用帆布和雨衣搭一個小棚子睡覺。又過了幾天,他們在路邊看到了一間茅草屋,于是鉆進去看看里面有什么東西。一進門,就看到里面躺著幾具尸體,發出陣陣臭味。
他們剛想離開,成鍵忽然喊:“這不是李班長么!”李班長是安徽人,被抓壯丁來到部隊,大家沒走散之前,李班長非常照顧賈兵他們幾個人。就在前幾天,他們三人餓得走不動路時,李班長正好路過,就把身上的最后幾塊餅干留下了。
李班長的尸體浮腫發臭,賈兵三人不忍心,于是砍了幾片芭蕉葉,把其他人的尸體蓋了起來。之后,他們抬起李班長的尸體,準備到外面挖坑埋葬。結果,剛把李班長的尸體抬起來,他們就發現,尸體屁股上的肉已經不見了。他們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也不敢去細想……
也不知道走了多久,終于過了新平洋。路上遇到了越來越多的戰友,大家已經走過了最艱難的一段路。過了新平洋后就有一座補給站,經常有飛機空投物資。雖然很多物資都散落到了別處,但總算有了一些補給。
賈兵、成鍵、張尋三個人,每人領了一把稻谷和兩個苞谷。他們找地方生了一堆火,一邊烤火一邊用手剝稻谷殼。三個人的稻谷加起來,還不到半漱口杯,他們一邊剝一邊談論著以前喝米粥有多美味。實在忍不住了,就拿一粒帶殼的稻谷放在嘴里嚼,那真是越嚼越香……后來也懶得剝殼了,直接把稻谷放在水里煮,吃得也很美。
附近有不少土著人的村莊,村民一般沒有什么惡意。有一天,賈兵他們路過一個村莊,忽然跑過來幾個孩子,抱著一只老母雞,比劃著要換東西。路過的幾個戰士一看有老母雞,都走不動路了,他們過去比劃一番,這些孩子表示,兩包煙可以換一只雞。

賈兵剛剛從補給站領到一包煙,又和其他幾個人商量一下,大家又湊出了一包煙,終于把那只老母雞換過來了。大家當場撿柴生火,把雞簡單處理一下,就架在火上烤了。烤熟了之后,其他戰士分了半只雞。賈兵分了半只雞,和成鍵、張尋一起,分著吃完了。這頓烤雞吃完,太滿足了,感覺總算是活了過來。
繼續往前走,到了另外一個補給站時,軍部給每人發放了兩套新軍裝,還有鞋襪肥皂等日常用品,大家美美地洗了個熱水澡。刮了胡子,剃了頭發之后,總算是又像“人樣”了。這一路走了三個多月,能活下來,真的太不容易了。
不久之后,部隊在叢林遭遇日軍,進行了一場激戰,成鍵和張尋都戰死了,因為大火燒毀了一切,兩人的尸體也沒找回來。賈兵活了下來,后來去了臺灣,他永遠也忘不了,那段地獄般的經歷……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