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建盞為什么不能燒出東西為什么還有人說需要煮呢
發布時間:2025-10-23閱讀(2)
愛盞的盞友們,一只心儀的建盞到手,往往第一時間仔細把玩、愛不釋手??墒?,好多盞友收到心儀的建盞之后,往往第一時間發來消息:“我該如何去處理才能正常使用?需要煮嗎?需要開盞嗎?”
我想,這應該是有些不懂的朋友照搬紫砂壺那套理論,還用這套理論證明自己“學識多么淵博”。殊不知,這樣其實是誤導大家,讓大家“出力不討好”。那么,具體如何操作還可以正常使用,且往下慢慢看:

新到手的建盞,清水清洗內外,倒入開水燙透(也可以整只盞泡在開水之中),泡10分鐘左右,也可以換水再燙一次,然后用清水正常清洗干凈即可。搞什么這個去煮、那個去煮,沒必要,庸人自擾罷了。但是,切忌用鋼絲球、或有細金剛砂顆粒的拋光布之類的材料擦,這樣很容易傷及表面,留下劃痕,對寶盞會留下永久的傷害。
新盞清洗就是這么簡單,沒必要弄得自己神經兮兮,如臨大敵。新盞顯現的光澤往往較為“安靜”、帶著很大的“火氣”和“土氣”??墒?,隨著時間的推移,建盞有充足的時間與茶湯接觸,便能使盞變得溫潤、有活力。如果“護養”的方式得當,不僅僅可以養出咱們夢寐以求的七彩寶光,而且會給人一種錯覺,仿佛這不再是一個死氣沉沉的物件,而是充滿活力的朋友。

有的朋友說了:“煮煮我才更放心!”雖說沒有必要,可是那也沒問題的。但是,我需要提醒大家,最好是用純凈水煮。千萬不要用自來水或者茶水煮。(茶水煮盞容易把建盞晶體“煮臟”且以后不好清理,自來水為啥不行,且往下看。)

排除建盞表面的臟污,我想最大的可能便是水質問題了!若水中富含鈣鎂離子較多,溫度升高時,與酸根結合,形成碳酸鈣等難溶于水的礦物質(即水垢),便吸附于盞身表面。如雞蛋煮后表面常會發白。不同地區水質不同,鈣鎂離子的多寡會產生不同影響。

1、平時,每天喝完最后一盞茶,用開水沖洗,去除附著在釉面上的茶垢,然后將建盞自然放置,通風便可。也可用專門的茶布擦拭干凈。時隔三兩日、也可四五日,就進行一次全面清潔(可用清潔布或牙膏清洗)。
2、切忌把茶水放盞中留夜,或者故意不清洗建盞,以便更快地養出效果。常見到這些盞的盞內壁有很多茶垢,雖在陽光下變換角度,可以看到類似于“七彩”的樣子,可殊不知,這是對建盞極大的傷害。像這樣養盞日積月累下來,會使得盞釉面愈發干澀,灰暗,晶體也逐漸暗淡。
3、如果環境較為陰濕時,應把建盞清洗干凈后,放在通風易干之處、或者用柔軟的茶布擦干,等到完全干燥后再妥善收存。
4、讓盞有休息的時間,是養好盞的一個重要環節。
5、希望大家不要對于養出“七彩寶光”過度的期盼與追求,畢竟我們愛上建盞并非因為此。我們更應該是需要享受盞中的茶、與盞相處的過程,這才是茶人最大的樂趣。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629073.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