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5-10-23閱讀(4)
轉眼已經2020年10月,中秋、十一雙節(jié)合一,帶來了久違的超長假期!無數(shù)游客涌入武漢,作為一枚資深武漢吃貨,歡迎大家最好的方式就是用各色地道的美食。
所以,今天就要帶著大家吃遍全武漢!其中,包括且不僅限于一個月不重樣的過早(早餐)、本地人私藏的宵夜排擋、武漢三鎮(zhèn)各個犄角旮旯的漢味美食,全都一網(wǎng)打盡。






這些小店或許沒什么環(huán)境、或者老板脾氣暴躁,卻都足以用口味吸引你!
送上這份『2020版武漢私藏美食地圖』,來武漢吃什么,看這篇文章就夠了!

漢口作為武漢的商業(yè)中心,不僅擁有江漢路、武廣、武漢天地等一眾新貴商圈,更擁有無數(shù)傳統(tǒng)的里份美食,百年老店。
三鎮(zhèn)民生甜食館
地址:勝利街86號
真正的百年老店,又大又好又全,在這里你幾乎可以吃到武漢過早的所有種類。
熱干面、湯粉、煎包、豆皮、糊米酒、糯米雞、小籠包、什錦豆腐腦……關鍵,還都是老武漢的味。

余記精粉世家
地址:馬場角橫路79號富豪花園西區(qū)商鋪
全武漢僅此一家的麻辣牛肉拌面,想吃正宗的就得去馬場角。走進店內就聞到一股直沖腦門的醇厚紅油香味。
不開分店,專注做好這一家店,守住這個老味道,是老板娘的堅持,也是武漢人深愛它的理由。

駿駿牛肉粉
地址:中山大道10號
駿駿牛肉粉位于硚口,名震全城。牛肉粉的紅油很厚,份量挺足,牛肉是鹵過的,比較入味。
駿駿家的面窩,絕對是加分項,最大特色就是薄,不是偷工減料,這種超級枯的面窩很多老武漢人都喜歡吃,又薄又脆。

王師傅豆皮館
地址:高雄路47號(高雄路與臺北一路交叉口)
上過《舌尖上的中國》的王師傅豆皮,它的名氣不用我多說,王師傅家的牛肉豆皮深受大家喜愛,每天的生意都爆好。
王師傅豆皮的口味可能并不能代表傳統(tǒng)的武漢豆皮,他們家的特色在于牛肉和鹵水的味道。鹵水味很重,糯米可能在鹵水里泡久了很入味。

花子牛肉粉
地址:江岸區(qū)西馬街辦事處聯(lián)合村146號1-1
花子牛肉粉,位置非常難找,無牌子無環(huán)境無店面,就在一個老小區(qū)的棚子下。
老板比較和善,點的牛肉粉,主動又給加了香菇等配料,一碗端上來,紅油鮮亮。份量給的很足,三合一里有牛肉牛肚、香菇和瘦肉,都很入味,牛肉鹵得軟爛。

陶仙居
地址:鄱陽街81號(靠近合作路路口)
陶仙居是鄱陽街上十幾年的老店,在武漢眾多過早老店里,這家算不上多厲害,但這里卻有著一些別處吃不到的口味,常讓人惦記。
這里有別處吃不到特色燒麥,除了尋常可見的香菇豬肉,還有一款財魚筍子的口味,大塊魚肉配上清脆的筍子也相得益彰。

車二泡菜
地址:海壽街15號
這家傳承了4代的泡菜店,雖不足15平,但內里卻十分整潔,各類泡菜都有:萵苣、蘿卜、白菜等等。
而一壇歷經了半個世紀,保存至今的泡菜水,也是使這些食材發(fā)酵出絕佳味道的秘方。

湯老頭鴨頸店
地址:解放大道826號
湯老頭也是附近街坊們非常愛去的,算武漢老字號的鹵味店了。他們家的鹵味色澤偏紅,鴨脖味道偏咸,鴨腸和鹵藕也很受歡迎。
咸香的鹵味是父輩們最愛的,但是年輕吖們總會覺得少了點辣,買的時候可以叫老板多加點辣油,這樣吃起來才更有味。

吳長子鹵菜館
地址:統(tǒng)一街洪益巷108號
最有煙火氣的美味都藏在犄角旮旯的巷子里,吳長子鹵菜館便是如此,吳長子在那片小有名氣,是地道的老漢口味道。
門口擺著一口大鍋,牛肉、牛舌、干子、腐竹等等應有盡有,鹵味整整齊齊地排放在鍋里,人氣最高的當屬香腸、豬尾和鹵藕。
鹵菜都是老板現(xiàn)切的,切好后淋上鹵汁和辣椒。鹵藕和干子吃起來咸香微辣,豬皮和蹄筋都是軟軟的帶些Q彈,一口咬下去全是膠原蛋白。

小路易生煎館
地址:前進五路24號
江漢路的站口出來,有你們念念不忘的水塔美食街,小路易生煎是這條街上的大熱選手。
薄皮生煎一口咬下去,肉汁滿滿,香氣撲鼻。厚厚的生煎底搭配著表面一層白芝麻,外酥里嫩增加了口感的層次。一碗只有四個,今天終于不用和朋友分著吃一份煎包,也不用擔心吃的滿嘴油汁被嘲笑了。

邱記鍋盔
地址:寶善街53號
邱記鍋盔在漢正街后面的菜場里,它不像我們平時吃的鍋盔那么薄,比較厚實,形狀看起來倒是像個肉夾饃。
有個公安的朋友一直對鍋盔有執(zhí)念,每次看到路邊賣鍋盔的都說不正宗,今天他不在我偏要試一下這個長得像肉夾饃的鍋盔。出爐后的邱記鍋盔能明顯看見里面夾著的肉,咬一口滿嘴都是餡,還可以!

敖四燒烤
地址:前進五路口
從中山大道這邊的路口走進,第一家敖四燒烤永遠是這條街的人氣王。
做了十來年的敖四,憑借2個轉動烤爐,僅用2項菜品:雞腿和雞翅,便已俘獲了無數(shù)人的心,無論晴天還是下雨,總有一群人排著長隊,就為那一口肉。
雞腿烤得外酥里嫩,最外層的皮焦脆可口,內里的肉應該是腌制過的,和孜然的香氣融匯在一起,很入味。

亮芳胡炸炸
地址:武勝路幸福一村13號
亮芳胡炸炸的大名,吃貨們都聽過吧?雖然環(huán)境比較簡陋,只能在店外擺桌子吃,但也阻擋不了大家對炸炸的熱愛。
亮芳胡炸炸醬料是一大特點,有孜然醬、香辣醬、麻辣醬、番茄醬等等。很多會吃的朋友都會淋幾種醬,這樣幾種味道都一次吃到了,到位呵!

劉二串串
地址:勝利街25號
聽名字很多人會以為他們家就是普通的串串店,其實大有乾坤,和你平時吃到的串串完全不同。
他們家的串串會先過一遍油,在炸炸好前會先把蘸料端上桌,蘸料分為醬油和紅油的,類似火鍋里的鴛鴦鍋。
牛肉、牛百葉等放入辣味的醬料中,香味撲鼻,炸炸泡一會就能拿出來吃了,泡久了會有些咸。

駝子小吃
地址:解放大道1779號
河南人開的武漢小吃店, 夜幕降臨后人氣最旺盛。
鹵味一絕,還有吃到宵夜的熱干面,店內鍋貼也是標準的皮脆餡足版本,有韭菜和白菜兩種選擇。
一個獨家吃法,就是用鍋貼蘸鹵菜的調料,焦酥的鍋貼外皮微微濕潤但內里保留韌性,一口鍋貼一口鹵菜,好不過癮。

田師傅香辣蝦蟹
地址:渣家路132號志誠大廈一樓南側
開了十幾年卻沒有菜單的田師傅香辣蝦蟹牛蛙,是個吃貨就懂這個刁角店的味道!渣家路兩家老店都是吃一百回不踩雷。
應季的大閘蟹更是優(yōu)秀,每天鮮活大閘蟹現(xiàn)點現(xiàn)做,各個都是肚子里有貨的!田師傅秘制的香辣調料更是獨一無二,大火翻炒間點滴入味,又能完美詮釋蟹的鮮美。

妙墩鍋貼
地址:妙墩橫路8號
上了2020必吃榜的鍋貼攤,每天排隊拐彎,等待時間十五分鐘起步。
只有白菜和韭菜兩種素餡可以選,排韭菜的人比較多,偶爾會出現(xiàn)“前面的人看起來很多但其實都在等韭菜餡”的情況,而白菜其實不用等!蘸料讓人驚艷,除了基本款的辣椒醋,還有腌紅辣椒、蒜蓉和酸蘿卜可加。

榮華湯包
地址:二七路新村招待所旁(東立國際對面)
這家的煎湯包是江城一絕,一般的餐館是吃不到的,已經開了快20年了。包子里加入了這種自制的小方塊狀肉皮凍。普通的包子只要湯汁一多,肉餡就會散。他們家把肉皮凍和肉完全分開來包,所以才會吃起來肉餡緊實不松散。
首先賣相就非常好,煎過的湯包底子焦黃,冒著熱滋滋的香氣,白色的芝麻撒在上面很可愛,包子皮枯脆,肉餡緊實有嚼勁,并且和蒸的湯包一樣,肉餡里也有滿滿的湯汁,口感很特別。

王紅大鍋牛雜
地址:二七橫路與二七路交叉口東北150米
武漢的宵夜里,牛雜算得上是最歡迎的美食之一,碩大的鍋擺在門口,熱氣騰騰的牛雜蘿卜鋪滿整鍋,看一眼都覺得非常有食欲。
王紅大鍋牛雜也不例外,甚至更加誘人,一鍋紅彤彤的,想忽視都難,香噴噴的牛雜蘿卜和干子擺滿一鍋,牛肉份量都給得很足,大塊大塊的很有嚼勁,再加上大塊的蘿卜,蘿卜吃起來還帶著甜味,混著厚厚的紅油,又辣又過癮,能吃得出牛骨的香味。

三德燒烤
地址:海壽街17附1號
開了十多年的三德燒烤,烤魚泡是他家的招牌。此外,腌制過的魚泡、魚尾巴還有芋頭和藕圓子,這些在別的燒烤店少見的食材,在這里都應有盡有。
不僅能吃到“稀奇古怪”的東西,最值得一提的是,店內采用老式的碳烤,這分分鐘能勾起人兒時回憶的老武漢燒烤味道價格也十分親民:肉類普遍2元一串、素菜1元一串,性價比極高。

功夫炒飯
地址:前進二路31號
之前就聽到別人說,來吃功夫炒飯的是來看秀的。師傅不管是給佐料配料還是顛鍋翻炒,動作都行云流水,無比霸氣。
功夫炒飯每天都開到很晚,據(jù)說一天要炒出幾百碗炒飯炒面。師傅可不只有個“花架子”,炒好的米飯顆顆分明,搭配的食材也很豐富,滿滿一碗份量很足。邊吃飯邊看秀,我的快樂回來了。

車站路烤筋子
地址:洞庭街106
洞庭街106號,千里迢迢來覓食的人一定把這個門牌號刻在腦門上。它是這條街的扛把子,名氣最大沒有門面,老客們干脆就叫它『車站路烤筋子』。
size夠大肉夠扎實,滿滿當當?shù)淖稳焕苯罚突òl(fā)亮閃人眼睛,出場的架勢已經加了好多分,不出意外第一口就能驚艷四座。
筋子的油香十分能掛住重口味的武漢伢,自己串的筋子肥瘦搭配也剛剛好,不要細細地品,一口咬完才能在肥瘦交替地香氣中吃到筋子的魅力。

胖嫂油燜蟹
地址:前進二路151號
陳氏胖嫂,就是我們說的胖嫂油燜蟹家,來這的人不外是吃蝦吃蟹吃殼馬,現(xiàn)在正是吃螃蟹的時候。
胖嫂家螃蟹的燒法很好,味道濃厚,肉質鮮嫩,螃蟹雖然小膏品卻毫不遜色!吃到后面還可以加熱干面進去,吃到撐。

漢口美食之多,遠遠不是合集一角能夠領略,有興趣的小伙伴,點擊下列參考鏈接可跳轉相關文章,了解更多漢口歷史和美食。

武昌著名景點集聚,高校云集,美食自然也是不會少,不僅有傳統(tǒng)老武漢美食,也有許多“新板眼”。
趙師傅紅油熱干面
地址:糧道街139號
1988年就開店的趙師傅夫婦,在武漢糧道街開店。右邊主賣紅油熱干面,左邊經營油餅包燒麥。
按照名字來說,這家應該主打熱干面,但更多的人來這里,都是沖著油餅包燒麥的,所以如同一個潛規(guī)則,大家在買了票后都會先去排隊買油餅包燒麥,再繞回右邊拿熱干面。

味美香豆皮
地址:廣八路武漢電腦大世界旁
武昌的廣八路是一條神奇的街道,有很多好吃的小店隱藏其中,味美香豆皮也在。
三鮮豆皮賣相也是很好看的,吃過很多家豆皮我還是第一次看到豆皮料里有腐竹的。迫不及待地先吃了口腐竹,軟軟的,有鹵水味,接著開始吃豆皮,皮較厚可是吃起來不會有膩的感覺。

小秋水餃
地址:大成路66號
大成路上的這家小秋水餃是老字號了,一直經營著最傳統(tǒng)的老式水餃。
筒骨湯煮的水餃香味撲鼻,湯底里還加了些豬油,表面灑上紫菜和蝦米,賣相就讓人很有食欲。水餃的皮子比較厚,一口壓下去很扎實。

李記鮮魚糊湯粉
地址:三弓路菜市場旁
傳說中的三弓路糊魚湯粉,胡椒味很重,撲鼻而來的便是胡椒的辛辣氣,胡椒油條吸飽了糊湯,綿軟中又帶了一點酥脆。
油條是這家糊魚湯粉的精髓所在,現(xiàn)炸現(xiàn)賣,油條炸得很枯,泡起來很容易入汁。魚糊湯粉的米粉細軟,每一根粉條上都裹了一層厚厚的魚糊,每入一口都是舌尖留不住的順滑,魚的鮮和胡椒的辣在唇齒之間激烈碰撞。

龍班長蹄髈大王
地址:水陸街復興路小學對面
龍班長蹄髈賣得最好的是蹄髈和小黃魚,蹄髈鹵得軟爛,皮下的膠質很多,配料的香味沒有蓋過蹄髈的原香,小黃魚是先炸再鹵,有點辣味。
隔著玻璃就能看到擺放著整整齊齊的蹄髈,光是賣相看起來就很美味,妹子們千萬不能放過它們!咬一口連皮帶肉一起吸進嘴巴里,那個口感真的絕了。

湘旺跳跳蛙
地址:戶部巷牌坊對面50米
青龍巷里的那家跳跳蛙算是生意最火爆的一家店。他們家的牛蛙肉質鮮嫩,非常入味,跟現(xiàn)在大家吃的美蛙口味完全不一樣。
需要強調的是他們家的牛蛙非常辣,微微辣就等于平時吃的中辣了,點單的時候需謹慎。

紅學鍋貼
地址:解放路青石橋48號院
來這里吃鍋貼,不太適合一個人吃獨食,不僅因為三兩起煎分量不小,也因為有朋友同行就能帶著鍋貼去享受對面的水水烤蝦。燒烤配鍋貼,完美宵夜GET。
鍋貼都是現(xiàn)點現(xiàn)煎,先放水燜一燜,再倒掉水上油煎。煎出來的鍋貼蠻秀氣。皮薄,底部上色均勻,焦酥到咬一口就掉渣。肉餡雖少但緊實成團,沒什么肉汁,所以吃多也不會膩。

藍精靈餃子館
地址:中華路楚材社區(qū)88-3號
武昌吖們最愛堂食的鹵味店當屬糧道街上的藍精靈了吧?不賣餃子的藍精靈餃子館算是老牌網(wǎng)紅店了,很多還是特意打車過來吃。
他們家不光有鹵味還有炒菜,大家最愛的搭配是買幾份鹵味再來碗綠豆稀飯,在店里一邊吹著空調一邊啃鹵味嚯稀飯,感覺一秒回到了兒時,真的是虛浮地很。

張師傅燒烤
地址:東湖路74號
水高游泳池斜對面的張師傅燒烤每天都人聲鼎沸,不管多熱,吃燒烤的人群都擺到室外去了。
電烤燒烤,豬肉串比碳烤的一串分量要多。雖然沒有那么焦脆,但是肉質很嫩。基本上每次來吃點的東西都差不多,還有“烤海帶”這種能帶你進新世界大門的物種。

建建枯豆絲
地址:青龍巷49號
同在青龍巷里的建建枯豆絲也開了很多年,深受大家喜愛,豆絲被炸至金黃,從店門口路過就能聞到香味,炸好后撒上一點胡椒和鹽,再配上辣味的蘿卜和蔥花。
一口咬下去,外面一層焦脆里面十分軟糯,豐富的口感一秒就能獲取幸福感。

三關鐵板燒
地址:柳園路麗島柳園北區(qū)1-13號商鋪
三關鐵板燒,附近就是理工大學,所以好多常客都是理工大的學生。
可選擇性也很強,20多個菜,葷素搭配,味道都做的很扎實,很多都是老板親自挑選,正是這種對食材的態(tài)度,才能保證“三關”的獨特味道。

重慶辣子魚
地址:鋼城十二中側面附近
重慶辣子魚,藏在路邊的花壇后面不算起眼,但這并不妨礙它成為恩施街上人氣最旺的店面之一。
辣子魚上鋪了滿滿一層澆過熱油的燈籠椒和花椒,端上桌你就會聽到一曲美妙的奏樂——“滋滋滋,嘩啦啦,滋滋”。一鍋魚肉吃起來都特別的爽口,都是直接滑進嘴里的。

干煸粉蒸肉也值得推薦,聽起來覺得新奇,吃起來就更奇妙了,蒸好的粉蒸肉放冷再回鍋油炸干煸,把肉炒得更加噴香,有肥肉的部分還能吃出爆汁的感覺。

常相聚油炸店
地址:恩施街10附3號
要論恩施街上最知名的店,常相聚油炸店也得算一家。他們家從1992從路邊攤做起,到如今開了26年,承載幾代青山人的味蕾記憶。
他們家最好吃的是招牌肉串,店里幾乎每一桌都會點上幾十串。油香包裹著滿是肉汁的纖維,嫩滑飄香,再刷上老板特制的油潑辣子,油光發(fā)亮很是誘人,一串能解饞半個月。

芳芳牛雜
地址:大成路9號
每個夜晚,座無虛席的芳芳牛雜都給大成社區(qū)增添了滿滿的人氣。他們家的牛雜份量很足,肉質軟爛蘿卜清甜,口感非常好。
芳芳家的枯豆絲也是一絕,豆絲被炸到金黃焦脆,打包一份回家當做零食也極為合適。

玉琬兒麻辣燒烤
地址:司門口火炬路18號
從省實驗畢業(yè)的學生,或者住在火炬路附近的老餮,看到這個環(huán)境,一定不陌生,它便是開了多年的玉琬兒麻辣燒烤。
他家除了燒烤本有的咸香和孜然味外,比武漢市面上的燒烤多了一些麻味,有些偏川渝地區(qū)的感覺。
看似和普通燒烤長得差不多的菜品,卻于入口的瞬間,椒麻感在舌尖綻放,隨即毫不留情地打入胃里,給人淋漓盡致的麻辣沖擊,讓人意猶未盡,吃過一次便很難忘懷。

湯老四特色蝦蟹館
地址:積玉橋中百超市
做了二十年的湯老四,早年以蝦子出名,每到晚上,人聲鼎沸。
來的老饕不止吃蝦,美蛙魚頭和米排粉也是他們的必點。現(xiàn)殺的牛蛙和大塊的魚頭煮在一起,咸香四溢,加了剁椒的紅湯,越煮越入味,泡飯吃,酸爽過癮。

新疆巴朗子烤肉
地址:尚隆路16號電業(yè)小區(qū)301號樓底商
積玉橋里,還有一家人聲鼎沸的新疆燒烤。他家以前還有椒麻雞,現(xiàn)在只賣肉:羊腿、羊心、羊肝……只要羊身上能吃的部位,這里都給烤。
值得一提的是,巴朗子的羊肉不是很膻,每一塊個頭都十足,灑上了作料的烤串,焦香誘人,吃下的每一口都帶著嚼勁。

武昌古城,無論是歷史人文,還是美食佳肴,都有太多值得探索的地方。來武漢旅游前,一定點擊下列參考鏈接,跳轉相關文章,逛遍大武昌。

漢陽作為武漢三鎮(zhèn)內存在感最薄弱的一角,卻是不折不扣的美食寶藏。最地道的老武漢美食,都能在這里找到。
周記熱干面豆皮大王
地址:麒麟路與桃花街交叉口東行50米路北
周記豆皮可以算是武漢豆皮里的勞斯萊斯了吧,畢竟價格擺在那里,貴是真的貴,好吃也是真的好吃。
周記的皮可能是武漢豆皮里最“扎實”的,畢竟皮子里放的雞蛋比較多,看蛋皮的顏色應該能看出來。
鱔魚牛肉的豆皮有點辣,皮挺厚的糯米較少,小花菇的香味很明顯,對了,一起來的朋友把這一盤都吃光了。

西大街豆皮大王
地址:西大街青石小區(qū)16棟-2
西大街豆皮大王的師傅是從老通城出來的,十幾年來一直持續(xù)著傳統(tǒng)的豆皮做法,并且還保留了老通城的特色:蛋光皮。
師傅很熟練的做著蛋光皮,我問師傅蛋光皮和豆皮有什么區(qū)別,他告訴我蛋光皮里面是不給糯米的,只有蛋皮和餡料。
夾一口試了一下,蛋皮酥脆,筍也很脆,香菇的清香十分誘人。糯米顆顆分明,帶有一點點黏度,咸淡也適中。
肖桂芳水餃店
地址:漢陽建港小學對面
這是漢陽非常有名的水餃店,附近不少街坊領居都是吃她家的水餃長大的。
他們家水餃的特色就是會在水餃里加豬油、辣椒粉,沒有紫菜、蝦米、榨菜……等配料打底,湯底非常簡單,而且餃子皮很薄,餡子剁的很細,適合老人小孩吃。很多人也是沖著這種傳統(tǒng)的餃子做法和回憶小時候的味道來的。

川妹牛雜
地址:漢陽麒麟路與漢陽大道交口南側
開店15年來,從每天下午5點開門營業(yè),直到晚上9、10點賣完打烊,排隊的人就沒有斷過,排了隊還要趕緊搶個板凳,占個空位,不然就只能端著邊走邊吃了。
一口大鍋就是川妹的標志,里面分別盛著鹵的軟爛入味的牛肉、牛筋、牛腩、大腸跟蘿卜,點了一碗五合一,真的是滿滿當當、熱氣騰騰,什么環(huán)境服務,根本不在乎了!

十里鋪鐵板魷魚
地址漢陽大道712號
從一個流動魷魚小攤變成如今大家口中說的網(wǎng)紅店,十里鋪魷魚花了近20年的時間。
目前可以加老板微信在手機上點餐,魷魚是主角,種類頗為豐富,還有田螺肉、里脊肉、羊肉串、肉筋,鐵板系列等。小小一串,熟客經常都是百十串起點。

黃毛鴨脖
地址:王家灣玫瑰園西村紅玫瑰酒巷子口
開了十幾年的黃毛鴨脖不知道養(yǎng)刁了多少人的胃。
除了平時經常能看到的鴨脖鴨翅,他們家的蹦蹦、鴨肝、鴨頭、腐竹等也都很好吃。除了招牌的鴨脖,愛吃的人還會買點鴨鎖骨,回家后用土豆燒著吃,回味無窮。

蟹神·咩咩小吃
地址:漢陽攔江路地鐵附近
蟹神家的蟹鉗是必點的,用的是花蟹,很好咬,不會太硬。味道又甜又辣,很入味,可以慢慢啃。
另外要推薦一下牙簽肉,濃濃的孜然味,外面稍微有點焦,里面還是很嫩,是小時候吃的那個味兒,吃起來也方便。總之,這是一家重口味的店子。

三毛蒸蝦
地址:江堤街道三里坡江欣苑五期B區(qū)商鋪12-4-1號
老油條不遠處招牌明亮的三毛蒸蝦,雖然開在居民樓外,但還是高朋滿座。
招牌的蒸蝦128元一盤,價格比漢口一般店里的蒸蝦要低上10~20元。塊頭雖然不是個頂個的大,但處理得很干凈,細節(jié)處很難看到一絲污漬。肉質較為鮮嫩,沾上店內特制的醬料,很有回味。

老油條燒烤屋
地址:江堤中路與三里坡交叉口東70米
老油條的生意有多好呢?大概就是17點營業(yè),17店過一分來時已經三五成群地坐了幾桌人。
是鴨腸、是湯包、是鳳爪……嗯,他家的每一道都好吃。在武漢燒烤店很少能見到的稀有品種”烤羊蹄“這里也有,不同于豬蹄的皮厚,羊蹄表皮會較薄一些,輕輕一扯,就能看到肉筋,很有嚼勁。

辣筋子燒烤
地址:建港路和紅建路交叉口鑫口味精致餐廳斜對面
提到建港,地道的武漢吃貨都知道紅建村有一家很好吃的燒烤,沒有招牌。店里的招牌燒烤是筋子和腰子(豬腰),慢慢的大家都叫它“辣筋子”。
不得不說,這家燒烤的味道絕對是好的。尤其是腰子,香辣軟嫩,沒有一點膻味,腰子切得小而薄,加上火候掌控的好,吃起來完全沒有一點膻味,非常嫩!

愛馬仕炒飯
地址:橋機路448-24號
炒飯的名字很酷,只看名字就會被深深吸引!不過更吸引人的是老板的顏值和那身肌肉!很帥的小哥,完全是炒飯界男性荷爾蒙的標桿。
他們家的炒飯很受歡迎,八點半的時候小哥已經賣完開始收攤了,想要吃炒飯可一定要趕早。

辣王燒烤
地址:地鐵三號線沌陽大道站車輪廣場
沌陽大道的燒烤一霸,這條燒烤街以辣王打頭,肉味肆意飄香,相機掃一圈,對比之下顧客幾乎全是它家的,辣王燒烤一枝獨秀。
辣和平價是辣王燒烤的兩大特色,以前他們叫平價燒烤,次序一改,換做“辣王”后,生意更火爆。

對低調的漢陽不甚了解?點擊下列參考鏈接跳轉相關文章,領略漢陽的魅力。
我大武漢的美食遠不止于此
看到這篇內容的“老武漢們”
還有什么好店想要推薦給遠道而來“客人們”?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627932.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