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由來
發布時間:2025-10-23閱讀(4)
                    
                 城市的由來有防御說、社會分工說、私有制說、階級說、集市說、地利說等幾種說法。一是防御說。認為古代城市的興起是出于防御上的需要。在居民集中居住的地方或氏族首領、統治者居住地修筑墻垣城廓,形成要塞,以抵御和防止別的部落、氏族、國家的侵犯,保護居民的財富不受掠奪。二是社會分工說。認為隨著社會大分工逐漸形成了城市和鄉村的分離。第一次社會大分工是在原始社會后期農業與畜牧業的分工。不僅產生了以農業為主的固定居民,而且帶來了產品剩余,創造了交換的前提。第二次社會大分工是隨著金屬工具制造和使用,引起手工業和農業分離,產生了直接以交換為目的的商品生產。使固定居民點脫離了農業土地的束縛。第三次社會大分工是隨著商品生產的發展和市場的擴大,促使專門從事商業活動的商人出現,從而引起工商業勞動和農業勞動的分離,并形成城市和鄉村的分離。三是私有制說。認為城市是私有制的產物,是隨著奴隸制國家的建立而產生的。四是階級說。認為從本質上看,城市是階級社會的產物,是統治階級奴隸主、封建主用以壓迫被統治階級的一種工具。五是集市說。認為由于商品經濟的發展,形成了集市貿易,促使居民和商品交換活動的集中,從而出現了城市。六是地利說。用自然地理條件解釋城市的產生和發展。認為有些城市的興起是由于地處商路交叉點、河川渡口或港灣,交通運輸方便,自然資源豐富等優越條件的原因。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625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