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鐘繇讀音考證(鐘繇的繇)
發布時間:2024-01-22閱讀(12)
琴棋養人,書畫養生。藝術生活,內心真誠
關于鐘繇名字中“繇”的讀音,一般認為是“yáo”和“yóu”兩種。
現在,仍有許多人把鐘繇(yáo瑤)讀作鐘繇(yóu游)。為什么還會出現這樣的錯誤呢?原因是沒有弄清其名字字義的結果。因此,有必要重新辨析,以糾正之。

其實,在讀到古人名時,如果碰到是多音字而拿不準該讀何音,一個簡單且行之有效的辦法是,將本人的名字字義與他的“字”字義加以對照,就會知道這個名字該讀什么音了。因為古人在起名上非常講究,且有一定的規則。一般起名時,會再起一個字。其特征是:名與字是有關聯的。有的是意義上的聯系,有的是意義上的相輔,有的是意義上的相反。
“繇”讀作“yáo(同瑤音)”時,意義為“花草盛貌”。其“名”與“字”出自《老子》:“夫物蕓蕓,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曰復命,復命曰常。”句。取“萬物繁盛循環恒久不易”之義。河上公注曰:“蕓蕓者,華(花)葉盛。”于是可知,“繇”的義與“蕓蕓”之義相合。可以說,他的“字”是對“名”的相輔。
因而名“繇”與字“元常”有著意義上的關聯。若讀“yóu(游)”時,則與“字”的意義沒有多大關系。

《三國志集解》作者盧弼注引曾廷枚《香墅漫鈔》卷二中說:鐘繇字元常,取《皋陶》“彰厥有常”之義。繇同陶,非由音也。同樣還引用潘眉的話:繇,音遙。
《史記·東越傳》“繇君丑”《索隱》“音搖”。《吳太伯世家》“子周繇立”《正義》“音遙”。《漢書》“徭役”字,悉作“繇”,《國志》(《三國志》)亦多作“繇”,其作“徭”者,后來俗本所改。
還有楊升庵的話:鐘繇字元常者,取《皋繇陳謨》“彰厥有常”之義。今多以“繇”音“由”,非也。《晉世說》(《世說新語》):庾公謂鐘會曰:“使以久望卿,遙遙不至。”蓋舉其父諱以嘲之。
鐘會是鐘繇的少子,晉文帝司馬昭,其父即為司馬懿,古代對尊長應避諱,此處各人故意將對方父親的名字或同音字相謔。晉文帝用“遙遙不至”來戲鐘會,很清楚表明,鐘會的父親鐘繇的“繇”字與“遙”同音,所以應該讀作yáo。

所以,鐘繇名字“繇”的正確讀音應該是“yáo”,各位書友記住了吧~
更多內容,記得關注@承明書畫院 ,不會錯過消息哦!

(承明書畫院chengmingshuhuayuan)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62550.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