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生活>江門最好吃的地道菜(也不好意思說在江門長大的)
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8)
江門人秉承美食民族精神,上至禾雀,下至沙蟲,只要是可以吃的美味食物,不管是飛禽走獸、蛇蟲鼠蟻,奇異花卉,無一不歡。看看下面的美食,你吃過多少樣?如果你吃過>30種,那你就是正宗的江門人!
舌尖上的
前菜
1.炒奶白菜

原產于中國的南方,以廣東栽培較多。奶白菜長的很好看,吃起來也好吃,清炒奶白菜既簡單又清淡,很適合江門人的胃口。
2.上湯枸杞葉

江門人連枸杞的葉子都不放過,枸杞葉富含甜菜堿、蘆丁以及多種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常飲枸杞葉茶具有養肝明目、軟化血管等保健功效。
是江門人肯定吃過菜心,不管什么樣的做法,都非常美味,記得電視上介紹過開平的超大條菜心要用刀叉來食用,但是小編還是喜歡吃小小的嫩菜。
4.蠔油生菜

蠔油生菜是江門最常見的一道菜,給你們一個小提示,用李J記的財神蠔油炒更美味!用生菜及蠔油配以輔料加工炒制而成。該菜營養豐富,鮮嫩可口、清鮮潤滑。生菜還有減肥的效果,是很受大家親睞的食材。
5.蒜蓉番薯葉

4、5月份的時候是吃番薯葉的最佳時候,研究發現,番薯葉有提高免疫力、止血、降糖、解毒、防治夜盲癥等保健功能。番薯葉可使肌膚變光滑,經常食用有預防便秘、保護視力的作用,還能保持皮膚細膩、延緩衰老。
6.上湯辣椒葉

辣椒葉,原來是大家都不吃的東西,不過,近幾年,吃這玩意的人多了起來,都上大酒樓了其實,辣椒葉是個好東西,有驅寒溫胃、除濕健脾、養血、驅寒、補肝明目等功效, 我記得吃過最好吃的是在B景休閑山莊。
7.雞湯浸嫩桑葉

在S頂嘗了這道推薦菜,雞湯的鮮味帶出桑葉獨特的甘味,頓時感覺自己是一只“蠶寶寶”,有些人可能會嫌棄桑葉那種粗糙的口感。
8.上湯莧菜

吃莧菜補鐵!湯色微紅,咸香適口。將莧菜摘洗干凈,皮蛋、咸鴨蛋分別切碎,紅辣椒、姜切成絲,蒜拍碎備用;坐鍋點火倒入油,待油熱后放入姜、蒜、紅辣椒絲、皮蛋、咸鴨蛋大火翻炒,再放入莧菜翻炒片刻,倒入少許清水燒開,加入鹽、雞精、胡椒粉、香油調味出鍋即可。
9.腐乳燜節瓜

非常簡單的廣東菜!喜歡的朋友可以自己學一下怎么做。節瓜去皮,洗凈,切成塊狀。腐乳兩塊用勺子把它壓成糊狀。熱油鍋,下蒜蓉和節瓜塊一起炒勻。然后倒入備好的腐乳醬炒勻,并加入適量的開水和一點白糖煮至節瓜熟透,最后加少許鹽調味收汁即可。
10.清炒芥藍

別看標題這么簡單,想做好吃的芥藍,是需要技巧的,用沸水焯燙過以后,還得放糖去炒,解掉芥藍的苦澀味,記得炒的時候還得放掉酒。
11.豆豉炒苦瓜

豆豉炒苦瓜原來是四川省傳統的漢族名菜,屬于川菜系。此菜苦瓜脆爽,豉香濃郁。但是江門人做的超極美味。“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12.上湯馬齒莧

比較奇怪的菜,如果對它強烈的味道不太習慣的話,就不要用太多。馬齒莧莖頂部的葉子很柔軟,可以像豆瓣菜一樣烹食,可用來做湯或用于做沙司、蛋黃醬和燉菜。
13.羅漢齋

羅漢齋亦名“羅漢菜”,原是佛門名齋。羅漢齋最早記載于宋代朱彧的《萍洲可談》卷二里,是指廣州商會為僧侶舉行的一段齋期,后來逐漸演變成一道漢族傳統素菜。
14.煎釀三寶

記得小時候看過的楊千嬅、劉青云、許冠文演的電影,這三哥活寶非常接地氣,所以名曰“煎釀三寶”——最接地氣的名小吃。
15.夜蘭花

半野生蔬菜,植株外型美觀、色澤淡黃、具幽蘭芳香,有清熱明目的藥療效用,廣泛用作湯料、粥面配料及一般蔬菜烹飪。
舌尖上的
早茶點心
16.干蒸燒賣

干蒸燒賣用薄面皮裹半露的肉餡料蒸熟,色鮮味美,質地爽潤,爽口不膩。
在20世紀30年代,干蒸燒賣已風靡廣東各地,近20年來,又傳遍廣西的大中城市,成為嶺南茶樓、酒家茶市必備之品。
17.蝦餃

蝦餃始創于20世紀初廣州市郊伍村五鳳鄉的一間家庭式小茶樓。相傳當時的伍村很繁榮,地方幽美,一河兩岸,河面經常有漁艇叫賣魚蝦。這家酒樓老板為了招徠顧客,便別出心裁,收購當地出產的鮮蝦,加上豬肉、筍等作餡料制成蝦餃。
18.叉燒包

叉燒包以切成小塊的叉燒,加入蠔油等調味成為餡料,外面以面粉包裹,放在蒸籠內蒸熟而成。好的叉燒包采用肥瘦適中的叉燒作餡,包皮蒸熟後軟滑剛好,稍為裂開露出叉燒餡料,滲發出陣陣叉燒的香味。
19.流沙包

流沙包是廣東地區漢族傳統名點,粵式茶樓中常見的一款點心。口感柔韌、麥香濃郁、營養價值更高。流沙包在最近十年才開始流行,小時候都沒有見過流沙包。
20.菠蘿包

菠蘿包,是源自香港的一種甜味面包,據說是因為菠蘿包經烘焙過后表面金黃色、凹凸的脆皮狀似菠蘿因而得名。
21.廣東馬蹄糕

馬蹄糕是廣東地區漢族糕類名點,因為用荸薺粉制作而得名,因荸薺又名馬蹄。此品在江門流行已久,但以泮溪酒家所制最為有名。該酒家地處泮壙,是盛產馬蹄的地方。所產的馬蹄粉,粉質細膩,結晶體大,制成成品質量亦佳。
22.鳳爪

雞爪色澤絳紅,皮層脹大而有皺紋,故有皺紋鳳爪之稱。皮下飽含芡汁,有灌湯之感。食時,皮骨易離,皮軟滑,骨酥爛,老少咸宜。
23.蒸馬拉糕

馬拉糕是傳統的漢族廣式茶樓點心,材料和松糕的區別:馬拉糕是褐紅色的,因為制作時加了紅糖,使用的是面粉,口感松軟滑;松糕是白色的,一般用于喜慶時候,使用糯米粉和粘米粉,口感較為松化。
24.豆豉蒸排骨

是廣東茶樓里點擊率最高、最受歡迎的茶點之一,也是小編早茶必點的保留菜式。豆豉蒸排骨滑嫩脫骨,咬上去肉卻是脆而不爛的。
25.拋餅

拋餅剛出現在茶樓時是新奇的,又名印度飛餅。在新會的某酒樓,真的有兩個印度人在做餅。
26.潮州粉粿

但形卻似雞冠餃形,由于它的皮采用澄面皮,故蒸熟后晶瑩透明,紅紅綠綠的粿餡分明可見,十分惹人喜愛。
27.水晶灌湯包

水晶灌湯包是江南地區漢族特色小吃,同灌湯包子一樣有了形式美,其內容精美別致,肉餡與鮮湯同居一室,吃之,便就將北國吃面、吃肉、吃湯三位一體化,是一種整合的魅力。
28.薄撐

分甜薄撐和咸薄撐,傳聞薄撐的由來是女媧補天的杰作,而到了清末民初,薄撐又有了另一種不同的功能和含義。
29.腸粉

腸粉又叫布拉蒸腸粉,是江門著名的特色小吃,腸粉分咸、甜兩種,咸腸粉的餡料主要有豬肉、牛肉、蝦仁、豬肝等,而甜腸粉的餡料則主要是糖浸的蔬果,再拌上炒香芝麻。
30.奶黃包

奶黃包又稱奶皇包,有濃郁的奶香和蛋黃味道,是一種廣東省的漢族傳統名點,屬于廣式甜點。江門人喝早茶的時候會點上一籠。常見的有三種餡料。
31.鹵水金錢肚

是江門早茶必點名菜,屬于粵菜系。酥而不爛,有彈性,色澤淡紅,鮮香味美。鹵水是粵菜一大特色,因其鮮香爽口而廣為流傳。金錢肚又稱蜂窩肚,是牛的四個胃之一。
32.白水角

鶴山著名民間小吃,在江門各大茶樓流行。白水角的餡料各有不同,可以盡情發揮,比較傳統的餡料是豬肉、大頭菜、蝦米、菇類、蘿卜、沙葛、蔥蒜等,還可放燒肉,用料新鮮與否將影響它的品質。
33.咸水角

咸水角內里餡料有豬肉碎、韭菜、蝦米、冬菇、沙葛。將滾水沖入澄面中攪勻,糯米粉置盤中,加入糖、豬油、凍水搓勻,再與澄面混合。分出多份粉團,每份放入餡料包好,放滾油內炸至淺金黃色便成,口感脆而不韌。
34.粉包

粉包是廣州從化特有的農家美食,以類似于豬腸粉的粉皮切成三角形包裹著不同的餡料做成的美食。勇于創新的江門人將之加只蛋煎熟,然后端上了各大茶樓的桌上。
35.糯米雞

在糯米里面放入雞肉、叉燒肉、排骨、咸蛋黃、冬菇等餡料,然后以荷葉包實放到蒸具蒸熟。糯米雞入口充滿著荷葉的清香,咀嚼時黏牙并帶有著雞肉的肉香。
舌尖上的
粥
36.白粥

江門的白粥不是單純的白粥,如果你去傳統菜市場附近買白粥,里面是加了白果或者腐竹的。腐竹白果粥是婦科帶下病食療方,以白果、腐竹、粳米為材料,將白果去殼皮,同腐竹、粳米同煮為稠粥。
37.及第粥

用豬瘦肉丸、豬肝片、豬粉腸加入粥中煮熟而成。講究粥底綿滑,白米粥熬到米粒全化。客人點時,舀入小鍋燒滾,加豬心、豬肝和豬粉腸,滾熟后盛碗,撒花生米,切碎油條,伴小碟雞蛋散上桌。豬內臟又稱“雜底”,美化為“及第”,成為賣點。十分鮮味可口。
38.生滾牛肉粥

作為江門傳統粥品,是將預先煮好的粥底加入新鮮肉料滾后片刻離火而成。生滾粥的做法既保存了食材原來的鮮美度,又不會破壞其營養物質,非常的鮮香好吃。
39.蜆粥

蜆粥具有滋陰益精、開胃消腫的功效。有一種“蛋蛋”的澀味帶出河鮮的甜味,吃時記得撒上蔥花,這樣更香~~~
40.蠔仔粥

蠔仔粥是一道美味可口的漢族名點,屬于粵菜系潮州菜。但是也傳來了江門,成了地道的江門美食。味香濃,營養豐富。
41.咸豬骨粥

咸豬骨粥先將豬骨頭洗凈,用白酒和鹽腌咸,然后直接放到火里烤至干水。拿起,洗刷干凈,晾干,待用;用鹽水煮熟黃豆,再炒干,待用;以上的豬骨和黃豆與米一同下鍋熬粥。
42.皮蛋瘦肉粥

江門地道菜式。皮蛋瘦肉粥以切成小塊的皮蛋及咸瘦肉為配料。有人會在進食前加上香油及蔥花,也有加蔥花或薄脆。另外,亦有從皮蛋瘦肉粥演變而成的皮蛋肉片粥,采用了新鮮的肉片,而不是腌過的咸瘦肉作配料。行內簡為稱“皮蛋瘦”,又稱為“有味粥”。
43.菜干瘦肉粥

清熱解毒,洗腸胃。瘦肉200克、菜干一小把、干貝10顆、姜幾片丟入砂鍋中,待粥煲熟后將肉片倒入再煮幾分鐘調上鹽即可。
44.八寶粥

八寶又名臘八粥,佛粥,漢族傳統節日食品。八寶粥具有健脾養胃,消滯減肥,益氣安神的功效。可作肥胖及神經衰弱者食療之用,也可作為日常養生健美之食品。
45.淡菜粥

朝早一碗淡菜粥,人人精神又爽利!淡菜性溫,味咸,有補肝腎、益精血等功效,可用于治療高血壓、動脈硬化、腎虛陽痿諸癥。
舌尖上的
主菜
46.白切雞

“無雞不成宴”白切雞是兩廣非常出名的家常菜,除廣東外,在廣西全境各地都非常流行,更是農村紅白喜事中不可少的菜。屬浸雞類,以其制作簡易,剛熟不爛,不加配料且保持原味為特點。
47.燒鵝

江門新會的古井燒鵝,遠近馳名,是傳統名菜,現在有輕軌,十幾分鐘就到古井。但是江門的H記燒鵝也是出了名的好吃,皮脆肉嫩。
48.叉燒

將豬肉以叉子放在火上燒熟,“叉燒”是從“插燒”發展而來的。但是小編發現Y豪酒店的叉燒用的難吃叉燒醬,降低叉燒的美味程度。
49.白云豬手

90年代每個酒樓、大排檔都設有這菜式。以豬手為主料,沸水煮至軟爛,撈出晾涼后加調料涼拌,即可食用。其特點是酸中帶甜,肥而不膩,皮爽脆,食而不厭,骨肉易離,皮爽肉滑,是佐酒佳肴。
50.陳皮鴨

這道陳皮鴨要選用5年以上的新會陳皮與鴨子燜煮而成,啖啖鴨肉中都有著陳皮的清香,不油不膩,恰到好處。
地道的江門人,
你吃過哪幾樣呢?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62035.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