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湖北什么美食比較好吃這些湖北美食
發布時間:2025-10-21閱讀(5)
外地朋友會問,湖北除了熱干面和鴨脖子,還有哪些好吃的?每每聽到這種問題,頭都大了,湖北這么多美食,一口氣怎么說得完!


湖北伢們在一起聊天,不知是誰說“好想喝媽媽煨的排骨藕湯啊”,一句話就能勾起濃濃的思鄉之情。湖北的媽媽們都愛煲排骨藕湯給孩子喝,味道好還能補鈣。排骨藕湯是湖北人秋冬季最愛美食之一。
熱干面
熱干面與河南燴面、山西刀削面、四川擔擔面同稱為中國四大名面。熱干面的面條纖細根根有筋力,色澤黃而油潤,滋味鮮美。拌以香油、芝麻醬、富清鮮辣味粉、五香醬菜等配料,色香味俱全。武漢熱干面可謂享譽全國,乃至享譽世界!
三鮮豆皮
武漢最有特色的小吃之一。當年毛主席在武漢最愛吃的就是豆皮。豆皮上層是綠豆磨的漿,下面是米飯,肉丁,咸菜,香菇。
面窩
面窩更是武漢人“過早”常用品之一。它以米粉為原料,加上蔥花和面窩。據說為清朝光緒年間漢正街燒餅小販所創。面窩油炸后兩面金黃、外酥內軟、窩中脆,深受武漢人喜愛。
黃陂三鮮
三鮮是魚丸、肉丸、肉糕三樣菜看合而為一的統稱。在當地過年或紅白喜事,都會有這樣的菜上席:有"沒有三鮮不稱席,三鮮不鮮不算好"之說。
新農牛肉
顏色紅潤、鮮嫩;吃起來綿軟、有彈性,清香、可口,既沒有牛肉腥味,也沒有油膩感;水分少,不變色味,肉質結實,吃后回味綿長,享譽武漢三鎮。
清蒸武昌魚
“武昌魚”早在1700 多年前的三國時期,已飲譽大江南北。以武昌大中華酒樓最著稱。毛澤東主席“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的著名詩句發表后,更使武昌魚馳名中外。
襄陽牛雜面
襄陽牛雜面是襄陽人最喜歡的早餐,它特點是一辣二麻三鮮,味道可口 ,回味悠長,久食不厭。很多襄陽人如果三兩天不吃牛油面,感覺口中無味,食欲大減。PS:襄陽牛雜面和黃酒是絕配哦!
襄陽大頭菜
襄陽大頭菜又名孔明菜、諸葛菜,相傳是三國時期諸葛亮發明。襄陽大頭菜質之脆嫩,味之鮮美,香之濃郁,成為千家萬戶必備的佐餐妙品。
襄陽黃酒
襄陽一絕,色似乳汁,香氣好,味微酸甜,略帶酒味,其酒精度因加漿稀釋,一般只有2-3度。其使用原料是糯米,又繼承了古老傳統的制作方法。
棗陽酸漿面
發源于清朝,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在琚灣條條街道,酸漿面的香味充斥著人們的口鼻,許多襄樊市區居民經常駕車前往棗陽品嘗美味的酸漿面。
黃龍剁椒魚頭
又稱憨魚頭,最早現于黃龍大壩。因堵河內盛產胖頭鰱魚,人們便用鰱魚頭配野山椒做成了剁椒魚頭。
鄖陽三合湯
三合湯是十堰鄖陽風味美食。一碗正宗的三合湯中都含有當地農戶的紅薯粉,牛肉片以及碗中幾個小餃子。三合湯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
竹溪蒸盆
是竹溪民間美食文化的創新,它以獨特的烹調方式,將土雞肉、豬蹄、香菇、蛋餃、土豆等集于一盆,使它們在色香味上達到高度融合,數百年來經久不衰。
房縣小花菇
房縣小花菇隨著《舌尖二》的熱播,早已成為了餐桌上的明星產品。房縣小花菇肉厚、細嫩、鮮美,食之有爽口感。
鐘祥蟠龍菜
蟠龍菜是鐘祥市特有的名菜佳肴,俗稱剁菜、卷切,是我國明朝時的宮廷“皇菜”。蟠龍菜造型美觀,味道鮮美,油而不膩,營養豐富,“以吃肉不見肉而著稱”。
沙洋長湖河蟹
長湖位于荊州、荊門、潛江三市交界處,是湖北省第三大湖泊,長湖流域生態環境良好,湖內盛產魚蝦、菱藕等水產品,是各種水禽的天然棲息地。沙洋長湖河蟹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
隨州蜜棗
隨州盛產大棗,個大肉豐,形體均勻,賽過秤砣,故稱秤砣棗。該棗制作的蜜棗,色黃似金,又名金黃蜜棗。體肥肉厚,甜如甘飴、沙酥爽口,營養豐富。
馬坪拐子飯
傳統做法是專選豬腳拐子部分及豬肘子肉紅燒放在瓦罐里燉酥香,拐子飯特別之處是在早上吃,實實在在的“吃早飯”。
神農架坨坨肉
神農架的飲食習俗,透露出濃重的原始古樸的傳統風俗。直到現在,山民們殺豬時,總要先割下一塊肉,抹上鹽,在火塘里燒熟后,給孩子們撕著吃,并告訴孩子們,我們的祖輩就是這樣生活的。
宜昌蘿卜餃子
蘿卜餃子雖然也叫餃子,但其制作原料以及制作方法卻與北方水餃大相徑庭。主要原料為大米、黃豆和蘿卜。北方水餃多為下水煮熟,而蘿卜餃子則非下油鍋炸不可,否則就不能成形。所以吃起來的時候,水餃要輸蘿卜餃子一段香脆。
宜昌涼蝦
涼蝦以大米、玉米等為原料,以紅糖水為調料,清涼解渴,夏季勾兌冰水后飲用,風味更佳,深受宜昌居民喜愛的飲品。
宜昌涼拌魚腥草
又名節節根、節兒根,因莖葉有魚腥味而得。全草可入中藥,以莖肥嫩者為佳。配姜、蒜泥、醬油、醋、蔥段、味精、麻油等即成,是宜昌的著名美食。
恩施榨廣椒炒臘肉
榨廣椒為土家族的一種特有菜肴,尤以巴東野三關一帶為最佳。或燜、或蒸后再炒了食用,色微紅、酸辣味十分特別,尤以同土臘肉一起炒作,食時會更加爽口,增加飯量。
恩施炕洋芋
“炕”是湖北方言,介于用少量食用油煎與炸之間的一種烹飪方式。恩施炕洋芋以外焦里嫩為上佳,香甜可口,是恩施的代表性小吃。
土家醬香餅
此餅以香、甜、辣、脆為主要特點,它香中有香,甜中帶綿,辣而不燥,外脆里軟。它是湖北恩施長陽土家族一種特有的小吃,又號稱“中國披薩”。
恩施土家油茶湯
是一種似茶飲湯質類的點心小吃,香、脆、滑、鮮,味美適口,提神解渴,是土家人傳統的非常鐘愛的風味食品,故有民諺曰: “一天不喝油茶湯,滿桌酒肉都不香”。同時,喝油茶湯又是土家人招待客人的一種傳統禮儀,凡是貴客臨門,土家人都要奉上一碗香噴噴的油茶湯款待,油茶湯也成了游客旅游必嘗的風味。
黃岡麻城肉糕
大別山南麓的麻城市,有名為“肉糕席”的10道菜中,頭道就是肉糕。將鮮魚去刺去皮,豬肉去骨剔皮,均剁成肉漿,將苕粉、清水、食鹽按比例放入盆內與肉漿攪拌,加入姜末、蔥花等佐料,制成圓形或方形,放入蒸籠,猛火蒸15~20分鐘,肉糕出籠后切成長方片,其味鮮美可口。
黃梅魚面
黃梅魚面原名捶魚面,明朝時作為貢品連年上貢朝廷,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問世以來,深受食客歡迎,它具有健腦、降血壓、預防冠心病等多種功效,是一種低膽固醇、純天然的綠色營養食品,又因味道鮮美,柔韌皆可。
武穴酥糖
原名“桂花董糖”,也稱“廣濟酥糖,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武穴酥糖具有香、甜、酥、脆四種特色,并能治咳潤肺。料中有香條、桂花、芝麻,食時甜酥,疏松爽口,易于消化。骨子雖用飴糖熬制而成,但松脆,不粘齒舌。
黃州東坡餅
東坡餅又名空心餅、千層餅,據今有九百多年,系用上等細面粉做成蟠龍狀,和麻油煎炸,片片如薄絲條,然后撒上雪花白糖,具有酥、香、脆、甜的特點。相傳為蘇東坡起意,由安國增大和尚殘謬試制成功。
孝感麻糖
以精制糯米、優質芝麻和綿白糖為主料,配以桂花、金錢桔餅等,經過12道工藝流程、32個環節制成,外形猶如梳子,色白如霜,香味撲鼻,甘甜可口風味獨特,營養豐富。
孝感米酒
孝感米酒是具有千年歷史的地方名吃,它以孝感出產的優質糯米為原料,以孝感歷史承傳的風窩酒曲用傳統方式發酵釀制而成,屬于純天然綠色飲品。由于選料考究、制法獨特,孝感米酒白如玉液,清香襲人,甜潤爽口,濃而不沾,稀而不流,食后生津暖胃,回味深長。
漢川荷月
漢川荷月是漢川風味獨特的傳統食品,約有六百多年的歷史。據清代《漢川縣志》第十二卷的圖畫上記述:白餅子(即漢川荷月)酥軟香甜,相傳漢川尹令為奉敬朝廷。
梁子湖螃蟹
不用多說,一說吃螃蟹,所有湖北人腦子第一閃現的名字,梁子湖的螃蟹。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湖北的陽澄湖。
仙桃沔陽三蒸
仙桃,原名沔陽,是著名的“蒸菜之鄉”。沔陽三蒸有粉蒸、清蒸、扣蒸、泡蒸、花樣造型蒸等多種蒸菜技法沔陽三蒸有粉蒸、清蒸、扣蒸、泡蒸、花樣造型蒸等多種蒸菜技法。
毛嘴鹵雞
仙桃市漢族傳統名菜之一,采用五谷雜糧喂養而成,肉質細嫩,口味綿長。在鹵制過程中,再配以蜂蜜 杜仲、肉茴、枸杞、八角等十八種名貴中藥及天然香料,用百年循環鹵汁加毛嘴特有的傳統工藝加工而成。
潛江油燜大蝦
江漢平原最具人氣的菜為油燜大蝦,江漢平原油燜大蝦是湖北省潛江油燜大蝦的發展,潛江油燜大蝦起源于湖北潛江市周磯鎮,又稱廣華油燜大蝦、五七油燜大蝦,近年來在江漢平原聲名鵲起,廣受食客喜愛。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