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各部位豬肉食用方法告訴你豬肉的各個部位應該怎么吃
發布時間:2025-10-21閱讀(6)

小編我天生不會買菜,去超市邊安靜的逛邊查資料還能買點東西回來,如果一進菜市場,聽到里面人聲鼎沸,就連自己來干啥的都忘記了,經不起各路過攤位的大叔大媽的引誘,買一堆菜,回家里卻不知道怎么組合起來。
有沒有和我一樣的?我就問有沒有和我一樣困惑的?尤其是賣肉的攤位輕易不敢上前去。
一般攤主叫“靚女啊,來買肉啊?看這一塊怎么樣”。
“哦,嗯,還好吧”
“好咧”,手起刀落
“不是,你等一下。這塊肉是什么地方?。。算了,切都切了”
于是拿著一塊不知道如何吃的肉回家了。
別跟我說可以問攤主這塊肉怎么吃,在攤主眼里這塊肉就是一寶貝,他會把它說的天花亂墜,讓你感覺幸福的要死,回到家里一煮,發現也不過而而罷了。
今天 ,我就告訴大家一頭豬,都有哪些部位,哪塊適合怎么吃最好吃,順便說一下如何從顏色氣味上分辨豬肉質量。
首先,一頭豬的分布圖

按著烹調的需要,整豬除去豬蹄和豬尾,一般分為以下12個部位:
特級:里脊肉;一級:通脊肉,后腿肉;二級:前腿肉,五花肉;三級:血脖肉,奶脯肉,前肘、后肘。
1、里脊肉:是脊骨下面一條與大排骨相連的瘦肉。肉中無筋,是豬肉中最嫩的肉,可切片、切絲、切丁、作炸、熘、炒、爆之用最佳。

2、臀尖肉:位于臀部的上面,都是瘦肉,肉質鮮嫩,一般可代替里脊肉,多用于炸、熘、炒。

3、坐臀肉:位于后腿上方,臀尖肉的下方臀部,全為瘦肉,但向質較老,纖維較長,一般多作為白切肉或回鍋肉用。

4、五花肉:為肋條部位肘骨的肉,是一層肥肉,一層瘦肉夾起的,適于紅燒、白燉和粉蒸肉等用。

5、梅花肉:肩里肌肉靠胸部的部位,肉質紋路是沿軀體走向延展,因此筋肉之間附著有細細的脂肪,常見取來做叉燒肉或是煎烤都風味十足。

6、前排肉:又叫上腦肉。是背部靠近脖子的一塊肉,瘦內夾肥,肉質較嫩,適于作米粉肉、燉肉用。

7、奶脯肉:在肋骨下面的腹部。結締組織多,均為泡泡狀,肉質差,多熬油用。
8、彈子肉:位于后腿腿上,均為瘦肉,肉質較嫩,可切片,切丁,能代替里脊肉。
9、肘子:南方稱蹄膀,即腿肉。結締組織多,質地硬韌,適于醬、燜、煮等。位于前后腿下部,后蹄膀又比前蹄膀好,紅燒和清燉均可。
10、脖子肉:又稱血脖,這塊肉肥瘦不分,肉者質差,一般多用來作餡。
11、豬頭:宜于醬、燒、煮、腌,多用來制作冷盤,其中豬耳、豬舌是下酒的好菜。
12、夾心肉:位于前腿上部,質老有筋,吸收水分能力較強,適于制餡,制肉丸子。在這一部位有一排肋骨,叫小排骨,適宜作糖醋排骨,或煮湯。
以上的分法,是按普通市場的方法分豬肉分出來的,其實豬肉還有精選上肉、普通上肉,精選五花和普通五花,豬柳,肉眼,豬展等,瘦肉還分老鼠肉和關刀肉(這是廣東老阿姨最喜歡買的兩個部分),骨頭分龍骨、扇骨,大骨等可以用來煲湯,老阿姨最喜歡買的是排骨邊,一般比排骨便宜,煲湯和燒制都很好吃。
其實豬肉最好當天買的當天吃完,放到冰箱里第二天就不新鮮了。
沒有打水的豬肉顏色紅潤,有一點粘性,大家買的時候可以拿遠一點看,在賣肉的燈下是看不出來的,因為那里的燈一般都是紅色,為的就是讓大家看著那些肉都漂亮,拿遠一點,離開紅色的燈光下,就能看清肉本來的顏色了。還有不要買肥肉太少的豬的豬肉,原因嘛,說過很多次了,大家都心知肚明了。
今天就說到這里了,看完的話請關注我一下,后續還會發很多好原創好資源給大家分享的。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593111.html
下一篇:一個服裝設計公司包括什么部門呢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