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新鮮豬蹄筋怎么燉好吃在家學做菜之豬蹄筋的處理方法
發布時間:2025-10-21閱讀(4)

來源:是由豬的前、后蹄中抽出的筋干制而成的。
品種:有前蹄筋和后蹄筋之分。
形狀:后蹄筋一端呈圓形,另一端分開兩條,也都是圓形;前蹄筋一端呈扁形,另一端分開兩條,也呈扁形。
質量:干燥、粗長挺直,半透明,白亮有光澤,無異味。
儲藏:在干燥環境中能長期儲存。
食療:養血補肝,強筋壯骨,美容嫩膚。
漲發
豬蹄筋的漲發方法,主要有幾種,即水發、油發、鹽發和半水半油結合發等。實踐證明,采用半水半油的油水結合發為最好,這樣發制的豬蹄筋質量好,出料率高。
洗滌 油浸 水煮 堿水泡 漂洗 保存
洗滌
用溫水把蹄筋表面的灰分洗去,控干水分。
提示
蹄筋必須晾干或烘干,否則,影響油浸的效果。

油浸
凈炒鍋置小火上,注入色拉油,放入蹄筋,用手勺不斷地翻拌,隨著油溫的升高,蹄筋也隨之發生一系列的物理變化。當油溫升到三四成熱時,蹄筋隨之逐漸回軟收縮,保持此油溫25分鐘左右至蹄筋開始膨脹變大呈原樣時,即撈出控油。
提示
蹄筋應與冷油同時下鍋,逐漸加熱,使油始終保持在三四成熱,切勿過高,否則,蹄筋油浸起泡,不但容易損傷蹄筋的結締組織,使成品口感無筋力,而且泡發時易糜爛,也會降低成品出料。
水煮
將經過油浸的蹄筋撈出,控干油分,放入開水鍋中,加蓋,用微火燜煮20分鐘左右至蹄筋能用手掐斷時撈出。
提示
必須用微火燜煮。因為蹄筋的結締組織較為致密,只有通過長時間的微火燜煮,水分子才容易慢慢滲透到原料中,把蹄筋內的各種物質,如蛋白質、纖維等軟化,致使其體積膨脹、增大,重新變為柔軟而富有彈性的原料。

堿水泡
將60℃~70℃的熱水3000克注入盆內,加入食用堿75克攪拌均勻后,放入水煮過的蹄筋,用一重物壓上,等泡至蹄筋回軟無硬心,用手抓住一頭,另一頭側會下垂即好。

提示
①一般夏天用的堿水濃度要小一些,冬天用的濃度應大一些。
②要根據堿水的濃度掌握好時間,濃度大,泡發時間短;反之則長。不管怎樣,時間切不可過長或過短。如過長,蹄筋發過了頭,會造成糜爛破碎,口感松散無勁;過短,蹄筋漲發不透,影響出料率。
③蹄筋堿水泡發好后應馬上撈出,否則,蹄筋中的蛋白質、脂肪等物質長時間與堿水接觸,會影響蹄筋的品質,也造成了營養素的損失和浪費。
漂洗
將用堿水泡發回軟的蹄筋放入盆中,注入清水浸泡3~4小時,然后再換清水浸泡3~4小時,如此反復3~4次,直至把蹄筋中的堿味全部漂凈。
提示

對堿水泡發的蹄筋進行清水漂,有利于原料對水的進一步吸收,消除原料中的堿味,恢復原料的本味。
保存
用清水泡好,備用。
提示
每天換2次清水。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593008.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