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9-23閱讀(5)
|
在目前發現的5000多顆系外行星里,天文學家已經篩選出了若干個第二地球,其中相似度最高的是k2-18b,它的大小是地球的八倍,距離124光年,母恒星是一顆紅矮星,公轉周期是33天,,但由于紅矮星的熱量不如太陽這種黃矮星,所以k2-18b大體上還是位于恒星宜居帶的。
它也是一顆能被人類居住的星球。
所以 kepler-452b可能會產生非常強烈的溫室效應除了這些太陽系外的世界外,天文學家相信月球和火星也會在未來成為人類文明的新家園,更準確的說,隨著地球人口的不斷上升,以及對外層空間資源的開發,人類文明整體進入太空時代是板上釘釘的事實,其中的關鍵技術,并不是馬斯克的可回收火箭,而是材料技術突破后帶來的太空電梯技術,只有它才能讓大量人員和物資以極低的成本進入太空,最終在太空中建立工業體系,從太空發射飛船前往月球和火星,最大程度的提高效率。
到那個時候,第一批前往月球和火星的,真正意義上的的普通人就會成為焦點,因為相較于之前的科研探索和實驗,太空開發時代的主力,只能是受過短時間訓練的普通人,這樣一來太空和其他星球才有可能成為人類真正的新家園,而不是科研基地。
但是火星的開發,大概率只能靠前幾批火星開發者們自給自足這種類似美洲新大陸和歐洲關系的格局,極有可能會在未來導致火星人類和地球人類之間的矛盾,甚至整個人類文明都會因為空間距離的不斷增加,而變成一個個更小的文明。
在很多科幻作品里,其實都有人類文明未來散裝化的趨勢,比如大名鼎鼎的阿西莫夫寫的《銀河帝國》系列,遍布銀河系的人類文明最終分崩成了若干個更小的文明,這本質上都是因為信息的傳播速度無法超光速,導致若干個定居點之間無法及時通信,所以這種結局本質上是無法避免的。 |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