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首頁>美食>濟南最高檔美食濟南美食寶藏地
發(fā)布時間:2025-07-10閱讀(4)
萊蕪劃歸濟南之前,濟南最有特色的吃食,天橋區(qū)最多。
不管是在圍著制錦市數(shù)次遷移的孟家扒蹄,還是天橋西北角的周記扒雞,包括清河的把子肉、北園的銅鍋涮肉等等,就算有人感嘆今不如昔,其口味也超過了大多數(shù)“網(wǎng)紅”。畢竟,沒網(wǎng)的時代,他們就開始“紅”了,一直“紅”到了今天。
天橋區(qū)的美味,北坦最集中,其集中程度令人發(fā)指,食指大動的指。
早餐,三職專附近,有名號的甜沫就有焦家和李家。我沒喝到過焦家。去過幾次,焦家都已經(jīng)收攤了,李家還剩那么幾碗,我一邊喝,一邊看他們收攤。
賣甜沫的,只賣甜沫,要吃別的,可在附近買。方圓百十步,有家煎餅果子排隊很長,想必不差,還有幾家炸油條和雞蛋包的小攤,都過得去。最有名的,是北坦糖果子,也就是加糖的大油條,別具一格。有時我傍晚路過,還會去那里的李記涼拌菜,很小的攤位,進門老板就發(fā)個鐵盆,讓客人自己在架子上選菜:海帶、青椒、藕、面筋……看好什么就夾什么,一并交給老板,老板倒進另一個盆里,辣椒、蒜泥、麻汁、雞精、香油,邊顛邊攪,如潑墨作畫。其實,這種拌菜曾遍布濟南大街小巷,但水準參差不齊,衛(wèi)生多讓人堪憂,就越來越少了,李記這一家,菜洗淘的干凈,料拿捏的到位,從舌尖到胃腸,都讓人舒適,不容易。
午餐,在北坦會有很多選擇。不過,吃仁和包子得早去。這家經(jīng)營了三十多年的包子店每天只進十袋面粉,從早晨到中午,半天時間就打烊。
仁和包子面好、餡好,名字起得也好。《禮記》中說:“溫良者,仁之本也……歌樂者,仁之和也。”做餐飲,只有仁和,才會長久。我不知道老板取名的原因,就算是“以仁和面”吧。
要買面食,北坦有家品種尤其豐富的鄧記面食店,不管是饅頭、豆包還是發(fā)糕、花卷,應(yīng)有盡有,光窩頭就有很多種。全客隆大饅頭也在北坦,如今在萬科泊寓門口還有一個銷售點,和之前的全客隆或許不完全相同,但畢竟是很多濟南人的記憶,“涼著吃,香滿口;熱著吃,滿口香”。饅頭名副其實的大,最火的時候,有四個廠,每天生產(chǎn)六萬斤饅頭,就算一個人一天能吃半斤,每天也有十幾萬濟南人在吃全客隆。
全客隆不僅僅是饅頭,早在1994年,其創(chuàng)始人就開了超市,地點在北坦大街18號的院子里,堪稱濟南超市鼻祖,后來改名為萬隆超市。一直到2004年,因為各種原因,萬隆超市一夜之間關(guān)閉。我不知道萬隆超市在濟南有多少家店,但我想,那十年,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可能都去過萬隆。
在北坦,光吃饅頭肯定不行,買點熟食的話,可選項非常豐富。沿著東西丹鳳街,西頭就是雨雨炸雞總店,楊家干炸里脊總店在東邊的新菜市街。另外,也在這條街上,還有大名鼎鼎的秦記酥鍋,就是當(dāng)年那個在萬隆超市門口賣酥鍋的小車。
酥鍋,是食材的大合唱。有魚,有肉,有白菜、海帶、豆腐、藕、花生米,一鍋蒸燉,直至酥軟。我覺得,它最代表是儒家思想的中庸,稍微偏頗一點,味道不是酸了,就是咸了,或者甜出一股糖精味。秦記酥鍋酸咸適中,味道穩(wěn)定,幾十年如一日,如今每天只酥四鍋,只要開門,一個小時準能賣光。
說實話,濟南的酥鍋遍地都是,能比得上這家酥鍋的,只有早年間,郎茂山大橋那邊有一個小攤,有陣子我常去買,攤主還是太極拳好手,每從鍋里撈菜,放案板上切,其動作行云流水,有掩手撩拳 、虛步壓掌之妙。
我每到北坦,買得最多的,還是凈香園的香腸。盡管,現(xiàn)如今香腸的種類五花八門,遠有川粵,近有萊蕪,而且,濟南人也有自己灌香腸的習(xí)慣,口味也千差萬別,但都沒有辦法和凈香園相提并論。
凈香園的字號是乾隆年間就有了的,真正發(fā)揚光大,還是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其創(chuàng)始人從國企下崗,做過小生意,開過出租車,后為償還債務(wù),重拾祖業(yè),在秘方基礎(chǔ)上研發(fā)出一系列醬鹵熟食,尤其是其香腸,用的全是鮮豬肉,三肥七瘦,切成細條,用獨家配料拌勻,灌進“腸衣”,再均勻分段,晾曬二十天以上,經(jīng)蒸煮后,色澤黑亮,泛著油光,讓人垂涎欲滴。
說實話,他們家的香腸最大的毛病,就是一吃就停不下,越嚼越香,上癮。香腸終歸比一般肉食要咸,不小心吃太多,對身體不好。另外,快過年那幾天,去凈香園,排隊實在太長,比一根根香腸連起來都長。
除了主副食,北坦還有好吃的零食名聲在外。榮氏栗子老店雖改名為栗香姐姐,栗子還是香得一如既往。緊靠北坦的老楊家爆米花也一直是濟南爆米花界天花板,我雖不怎么吃,但媳婦總讓我捎些回家。
北坦,不過是濟南的一個街道,在大明湖北,工商河?xùn)|。這里沒有太多游客的喧囂,只有默默排隊的老濟南人,他們和這里的美食都像是被歲月過濾過一樣,沒有浮在五光十色中的泡沫,也沒有藏在不可見光處的雜質(zhì),有的是可以信任的守候。
北坦,曾是北壇。在明代,是祭祀五谷之神的稷壇,清乾隆三十六年,《歷城縣志》有“北壇莊”地名記載。民國時期,這一帶發(fā)展成為蔬菜交易市場,隨之貨棧、店鋪、商行、民居等逐漸增多。新中國成立后,北坦是濟南蔬菜公司、鹽業(yè)公司、供銷公司、塑料公司的云集地,是農(nóng)商交集、市場繁榮的老城墻外。
萊蕪劃歸濟南之后,濟南最有特色的吃食,最集中的街道,應(yīng)該還是在北坦,這個濟南美食的寶藏之地,靠的不是刻意的規(guī)劃,而是天然的聚集。
不過,在北坦生活過的人也許并不這么認為:寶藏么?俺尋思這濟南人還不都知道嘛。

過去的北坦

1994年的北坦小巷可以走車

老濟南叫這條街是“北壇大街”

街巷里一度風(fēng)靡的“黃面的”

離街巷不遠的北關(guān)老火車站

1981年的北關(guān)路上,左邊就是著名的“生產(chǎn)渠”

2006年街上的垃圾樓

2006年,北壇大街夏日

2008年,街上的居民在看拆遷告示

2008年,街上的轎車和小學(xué)放學(xué)的孩子

2005年的南街

南街路攤小吃曾經(jīng)很興盛

路邊還有買衣服等攤點

街上的小吃攤很多

2007年,南街14號門前

2007年12月南街開始拆除

北坦小學(xué)原址曾是明代的“北壇”稷壇處

現(xiàn)今的北坦南街

現(xiàn)今的北坦小區(qū)

歐陽中石題刻的“北壇”新建筑,2020年6月15日。
感謝文葦先生攝影作品
歡迎分享轉(zhuǎn)載→http://m.avcorse.com/read-565830.html
上一篇:云南臨滄小吃在哪里之臨滄美食小吃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