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鍋包肉正宗糖醋汁配方地道鍋包肉關鍵點真多
發布時間:2025-07-10閱讀(7)
如果您喜歡我的美食文章,請點擊 “關注”,會有更精彩的美食文章奉獻給您!

鍋包肉是一道東北名菜,原名鍋爆肉,始創于清朝光緒年間,由哈爾濱道臺府尹杜學贏家中廚師鄭興文所創。以其成菜后金澤金黃、外酥里嫩、大酸大甜而聞名。鍋包肉好吃,但實際操作起來極難,關鍵點、竅門真不少。這其中包括選材、肉片處理、淀粉選擇、水淀糊稀稠把控、糖醋汁調配以及鍋爆等諸多核心技術……說到這里,是不是感覺難度特別大呢!但是,也不用太擔心,下面咱們就一點點揭秘傳統鍋包肉做法關鍵點。

傳統鍋包肉,淀粉油溫糖醋比?竅門真不少,大廚一站式揭秘。傳統鍋包肉,豬肉的選擇,一般要選擇豬通脊肉,切成4-5毫米厚的大片,用清水淘洗凈殘留的血水,攥干水分,去腥入味。淀粉要選用土豆淀粉或地瓜淀粉,一是經濟實惠,二是炸出來外皮酥脆。調配好的水粉糊,稀稠度以用手抓起來,呈粗線狀S形流下為標準。鍋包肉的糖醋汁是典型的大酸大甜,糖與醋的用量很大,比例為1:1,差不多平時炒菜的手勺,一勺白糖,一勺白醋。下面,咱們就一起來做這道傳統鍋包肉。

主料:豬通脊肉260克
腌肉料:蔥姜水20克、料酒3克、鹽1克、胡椒粉微量約0.3克
配料:蔥10克、姜5克、蒜5克、胡蘿卜15克、香菜15克
水粉糊:土豆或地瓜淀粉100克、泡打粉2克(可選)、清水約40克
糖醋汁:白糖60克、白醋60克、鹽5克、老抽醬油1克、香油3克、清水20克
調料:植物油10克
說明:所有標注“(可選)”用料,請根據個人愛好自由選擇。
制作過程
選用豬通脊肉,約260克,改刀成4-5毫米厚的中片,別切太薄了,容易炸得太干,吃不出外酥里嫩的口感。把切好的肉片用清水淘洗去里面殘存的血水,達到最大程度的去腥提鮮作用。

把淘洗干凈的肉片,攥干水分,放入一較大碗內。調入蔥姜水20克、料酒3克、胡椒粉微量約0.3克、鹽1克,反復抓捏起漿,腌漬30分鐘,去腥、入味、提鮮。

把各種配料清洗干凈,切蔥絲10克、細姜絲5克、蒜絲5克、細胡蘿卜絲15克、香菜梗段15克。

淀粉一定要選用土豆或地瓜淀粉,經濟實惠,炸出來外皮酥脆。最正宗的處理方法,是用足量清水提前數小時,把淀粉浸泡透了,淀粉沉淀后,把上層的水分控出,這樣處理的淀粉糊才細膩。我們在家制作,現用現調配也可以。土豆或地瓜淀粉100克,一點點向里面添加清水,約40克,慢慢澥開,稀稠度標準為:用手抓起來,呈粗線狀S形流下為標準。
另取一碗,調入白糖60克、白醋60克、鹽5克、老抽醬油1克、香油3克、清水20克,調勻成糖醋汁,色澤呈淺琥珀色為最佳。

差不多肉片腌漬好了,開始炸肉片。鍋內倒入足量植物油,開始加熱油溫。水粉糊內調入泡打粉約2克,抓拌均勻。抓入一部分水淀糊到肉片內,翻拌均勻,使每一片肉片均勻粘掛一層水粉糊,呈薄酸奶狀。如果感覺到水粉糊較少,掛糊不均勻,可以再抓入一部分水粉糊,別把水粉糊全部倒入就行,掛糊太厚,也會影響菜品成色。待油溫達到六成熱,約180度,把掛糊的肉片一片片下入,炸至定型后撈出控油。一開始肉片會粘連,絕對不能人為去分開,等淀粉炸至酥脆后,輕輕一顛,自動就會分開。待油溫進一步升高,達到七成熱,約200度,把初炸的肉片,再次下入復炸,炸至金黃色,撈出控油。

鍋內留底油15克,下入蔥絲、細姜絲、蒜絲、胡蘿卜細絲、香菜梗段,小火炒香。倒入調配好的糖醋汁,開中火,炒至糖醋汁出現“自然芡”,有一定的粘性。把炸好的肉片下入鍋中,快速翻炒,均勻掛汁,立刻離火。

把做好的鍋包肉盛入平盤,立即上桌,5分鐘之內享用,菜品口感最佳。夾一塊,咬一口,酥脆的外殼、滑嫩的肉片、酸甜的口感,粗獷豪邁、馥郁醇厚、回味無窮。
如果您喜歡我的美食文章,請關注我的頭條號,會有更精彩的美食文章奉獻給您!歡迎您的點評!如果您有需要的食譜,恰巧我的頭條號里面都有!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