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7-10閱讀(6)
辣椒大家都很熟悉,它可以說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蔬菜,在全國的供應和需求量都很大。辣椒在湘菜中的地位更是無法忽視般的存在。一直以來在價格上也是波瀾不驚,普遍在5~6元一斤左右,但是在近年來,有一種辣椒因為“天價”而被很多人關注,這辣椒就是樟樹港辣椒。
“天價”擴大了品牌知名度,卻也飽受輿論質疑。要塑造品牌美譽度,就不能回避這些質疑。出于維護社會公平和產業健康發展的考量,也應該對批評觀點進行認真辨析。

“天價”農產品被斥“三宗罪”
和當年“天價”五常大米遭遇輿論批判一樣,“天價”辣椒、“天價”蘋果等,也飽受爭議。批評者們歷數出其“三宗罪”。
其一,排斥普通消費者。
其二,淪為權貴特供,助長灰色利益輸送。
其三,哄抬農產品市場價格。
上述批評,都值得商榷。
本文的基本觀點是:糧食、普通蔬菜等大眾剛需型產品,應該控制在低價水平,以保證民眾的“米缸子”、“菜籃子”,抑制社會總體物價。小眾特色農產品應當允許賣高價,這既是品牌營造和產業發展的需求,有利于當地農民福祉和鄉村發展,也有利于中國農產品“走出去”。

售價高達百元一斤的禮品級樟樹港辣椒
去產地了解過后,總結了樟樹港辣椒貴的幾點原因:
樟樹港辣椒對于生長環境有著很大的要求,而湘陰縣樟樹鎮是南洞庭湖平原與峨形山脈交接的過渡地帶,南面有鐵爐湖,北面有文涇港,中抱陽雀湖,其端部均與湘江相連,一江一湖兩港相夾而成的小“盆地”,形成了適合樟樹港辣椒生長的自然生態環境。加上樟樹鎮土壤耕層深厚,土質微量元素豐富,鋅、硒、鐵、鈣等充分滿足植物生長。
樟樹港辣椒第二個貴的原因離不開農戶的悉心栽培。從辣椒幼苗到上市需要半年的時間,中秋節育苗,過完春節后栽培,第二年四月份上市。該辣椒在種植過程中全部采用人工拔草,施用農家肥、雜草漚肥等有機肥料,不使用任何化學肥料和生長調節劑。除此之外,還使用人工捉蟲,或者是防蟲網等生物物理的病蟲防害技術。
最重要的是給樟樹港辣椒設立檔案,全過程記錄生長過程。并且種植者每年要在幾十萬株辣椒樹中選出合適的一千株左右的種苗,秸稈不可過長,株形不可松散,再經過近一年的培育,才能畝產2500斤左右,不及一般辣椒產量的四分之一。正是這樣的細心栽培,才種出了天價樟樹港辣椒。

第三是樟樹港辣椒的味道。樟樹港辣椒香甜清脆、嬌小玲瓏,越品越香。尤其是多番品嘗之后,回味無窮。剛入口的時候會有一陣微辣香甜,慢慢咀嚼會有一絲辣意,卻又滑而不膩。如此可口的辣味非常適合大眾口味,即使不太吃辣的人都會因為其入口即化的口感對此喜愛不已。
另外,“天價級”產品,在樟樹港辣椒中占比很小!
樟樹港辣椒以清炒為佳,講究糯軟口感和獨特香味,這就要求質地嫩、辣度低、色翠綠、長度最好在6—8厘米之間。依據上述標準,可分為5個等級。
頂級精品,即288元/斤的“天價”辣椒。每一百斤樟樹港辣椒,能達到這個等級的只有幾斤。
上等貨,價格通常是100多元一斤。它和頂級精品一樣,基本面對高端禮品市場。“陽雀湖”、“君之椒”、“鎮源”,都是走頂級、上等產品路線的代表性品牌,“陽雀湖”更是專注頂級精品。

中等貨占比最大,早期市場售價通常在30—80元/斤之間,面向中端禮品市場或高端餐飲企業。在高端飯店里,一盤清炒樟樹港辣椒的價格最高不過八九十塊錢,相當于兩斤進口車厘子或一斤進口貓山王榴蓮。
長得過于成熟的樟樹港辣椒,口感會偏辣不宜清炒,因此淪為下等貨。其外觀特征是,個頭長、色彩暗。這個等級通常出現在菜市場,零售價一般在10—20元/斤之間。
殘品,個頭超小或外觀畸形,一般用來做泡辣椒,也有飯館和家庭主婦買來做辣椒炒肉。其市場零售價,一般不超過5元/斤。
需要說明的是,上述各等級產品價格變化較大。當天氣轉熱辣椒豐產時,整體價格會有較大幅度的下跌。
這個產品價格體系及銷量,形成了菱形結構,對應了不同的消費層次。“只用天價來評價它,是不準確的。”湖南省蔬菜協會會長何久春說。

若無“天價”樟樹港辣椒,消費者也難吃到平價樟樹港辣椒
樟樹港辣椒聲名鵲起前,種植范圍基本限于樟樹鎮4個自然村。當地農民把它當成自食小菜,種于房前屋后,偶爾拿到當地菜市場出售。因為缺少大批量商品化種植,它跟廣大普通消費者基本無緣。
“原因很簡單,它是未經過雜交改良的古老品種,畝產量不到普通雜交辣椒的五分之一,抗逆性也差,惡劣天氣下容易減產絕收。”君子之椒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邵軍說,“它不出名、賣不上高價的年代里,大規模商品化種植鐵定會虧本。”
正因為未經雜交,樟樹港辣椒保留了獨特的原始風味,椒香濃烈。進入新世紀后,它作為一種禮品,在湘陰縣內流行起來。
禮品市場的出現,直接推高了這種辣椒的價格。邵軍記得,2008年時,一斤用于送禮的嫩椒就要賣30塊錢,在當時也稱得上“天價”。樟樹鎮上,開始出現了辣椒種植專業戶。
隨著樟樹港辣椒禮品市場向長株潭、北上廣擴張,它的名氣越來越大,精品裝的價格也越炒越高。這反過來又刺激了辣椒種植面積增長,“相比2008年時增加了幾十倍。”邵軍估算。
擴產之后的樟樹港辣椒,一部分進入禮品市場和高檔餐廳。另一部分,以相對較低的價格流入普通飯店、菜市場,讓廣大普通消費者也能一品其風味。
“高價刺激增產——增產促進產品細化——分化出中低端產品——中低端市場份額擴大——覆蓋更多普通消費者” ,以高價聞名的五常大米、炎陵黃桃,也走過了類似的路程。
“天價”精品,在樟樹港辣椒產業起步的過程中扮演了關鍵作用。如今產業已經成形,是否意味著“天價”精品不再重要了呢?
答案是否定的。“天價”辣椒之于整個樟樹港辣椒產業的價值,不僅僅是營造宣傳熱點那么簡單。

左為樟樹港辣椒中的頂級精品,最高達288元/斤;右為最低端的殘品,市場價幾塊錢一斤。
助長灰色利益輸送?哄抬農產品價格?
五常大米和樟樹港辣椒中的“天價”精品,基本上被人用于送禮,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充當了灰色利益輸送的“媒介”。但是,沒有“天價”辣椒,送禮者還可以選擇“天價煙”、“天價酒”、“天價包”,或是其它的利益輸送手段。將原因歸咎于禮品本身,好比有人持刀行兇卻把罪責算到刀匠頭上,搞錯了重點。
本土“天價”農產品真如此可惡,50元/斤的日本新潟大米登陸中國,上萬元一瓶的法國拉菲酒在國內熱銷,又作何解釋?若要在國內禁絕這些天價農產品,中國又有什么理由鼓勵“擴大高附加值農產品出口”?
這些天價農產品,都是小眾特色產品,在全國農產品總銷量中占比極小。在農產品總體上供大于求的背景下,它們的價格漲跌,幾乎影響不到整體物價。
“姜你軍”、“蒜你狠”等農產品漲價現象,或是因為極端天氣影響產量和運輸,或是有人囤積炒價。這兩個因素,只能在較大宗的農產品領域發揮作用。無論如何,都怪不到小眾特色農產品頭上。
但是近幾年,隨著品牌價值的不斷增長,市面上開始流通起了外地生產的辣椒,打著“樟樹港辣椒”的幌子欺騙消費者,違規摻假、混合銷售,切實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更傷害了‘樟樹港’這個品牌,創立一個品牌不容易,延續品牌價值也很難,尤其是農產品!加大這種“假辣椒”的打擊力度,維護好品牌是很重要的。
對于天價農產品,您怎么看呢?歡迎下方留言~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