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暴風科技大漲到退市(嚴重虧損欠薪半年)
發布時間:2025-06-30閱讀(23)
在中國的視頻播放器市場上有一個始終繞不過去的名字,這就是曾經以36個漲停板傲視整個中國股市的暴風影音,作為創業板的傳奇,暴風集團的成功自不必說,但是如今成功的暴風集團卻處在風口浪尖,嚴重虧損,更被曝出欠薪半年之久,一代神股暴風影音究竟是怎么跌落神壇的?,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暴風科技大漲到退市?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吧!

暴風科技大漲到退市
在中國的視頻播放器市場上有一個始終繞不過去的名字,這就是曾經以36個漲停板傲視整個中國股市的暴風影音,作為創業板的傳奇,暴風集團的成功自不必說,但是如今成功的暴風集團卻處在風口浪尖,嚴重虧損,更被曝出欠薪半年之久,一代神股暴風影音究竟是怎么跌落神壇的?
一、暴風傳奇的風口浪尖
根據經濟觀察網的報道,5月11日在深圳灣軟件園,近十名疑似暴風TV員工拉著橫幅維權,要求返還被拖欠半年的工資。根據現場報道顯示,“無德無信,欠債不還,暴風TV還我血汗錢”,“三諾19樓暴風智能公司拖欠半年工資無人性,還我血汗錢”。上述黑色大字被寫在白色的條幅上,赫然在目。
根據媒體的公開消息顯示,橫幅中提到的“三諾19樓”正是深圳暴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簡稱“暴風智能”)的辦公地址。可以明確的是,條幅中所提及的“暴風TV”正是暴風智能的主要產品。
根據啟信寶的數據顯示,深圳暴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暴風集團專門負責電視業務的子公司,其疑似實際控制人正是暴風集團的掌門人馮鑫本人。而最近上市神股暴風集團的日子同樣不好過。
4月26日暴風集團發布的年報顯示,暴風于2018年實現營收11.23億元,同比下降41.3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高達10.9億元。同時發布的2019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顯示,營收7120.51萬元,同比下降81.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1749.5萬元,相較去年同期的虧損2954.17萬元,增長40.78%。
大概兩個月前,暴風集團實際控制人馮鑫被法院限制消費,成了新一任‘老賴’,馮鑫本人也被外界視為‘賈躍亭的追隨者’,就連暴風集團的會計師事務所都不給面子。針對年報上的慘淡數據,暴風集團的審計機構大華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了保留意見。審計機構對上市公司財報出具保留意見的情況并不常見,這意味著審計師不認可這份財報。
大華會計師事務所認為暴風集團下屬子公司暴風智能2018年度歸屬于母公司的凈虧損高達11.9億元,嚴重資不抵債,可能導致對暴風集團持續經營能力產生重大不確定性,而暴風集團財務報表并未對這一事項做出充分披露。
想當年暴風影音上市,馮鑫用一碗老壇酸菜牛肉面來慶祝自己公司的上市,之后連續36個漲停板,市值到400億,股價達到了327元的高位,僅在暴風集團內部,就誕生了10個億萬富翁、31個千萬富翁和66個百萬富翁。然而,正所謂“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暴風集團可謂是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代神股暴風集團是怎么跌落神壇的?
二、暴風集團如何跌落神壇?
其實早在去年12月份,暴風集團連續兩個債務到期的時候我們就曾經撰文《暴風影音深陷債務危機,曾經的神股暴風會成為下一個樂視嗎?》研究過暴風影音從興起到衰落的原因,不過半年時間不到,暴風的衰落似乎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快。而如今暴風的問題也暴露的比當時更加明顯,我們不妨就來分析一下,暴風集團到底怎么跌落神壇的?
首先,被時代拋棄才是企業最大的危險。我們可以看到,暴風影音的成功起源于2007年美國的次貸危機,當大量企業陷入經營困局的時候,暴風影音采用一種次優戰略,不選擇首播、熱播版權,而是選擇后續購買的形式拿下了眾多影視資源的播放權,從而用較低的成本卻一舉成為當年第二梯隊的領軍企業,暴風影音可以說坐看第一梯隊那些巨頭廝殺的你死我活,自己卻可以穩坐釣魚臺,并且形成了自己免費 廣告的盈利模式,早其他巨頭多年就實現了自己的盈利。但是,這種生活太過安逸,再加上暴漲的股價讓暴風忘掉了自己僅僅是一個盈利模式非常單一的視頻播放器企業,過于保守的發展方式讓暴風錯過了互聯網視頻企業發展的良機,特別是互聯網向移動互聯網轉型的千載難逢的機會,在這個內容的時代,暴風完全放棄了內容,缺乏新鮮的內容更沒有新鮮的功能,再加上讓人詬病不已的廣告問題,暴風最終成為了消費者的棄子這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其次,缺乏多元化利潤來源導致盈利困難。為了解決自己盈利模式單一的問題,其實暴風并不是沒有作為,它進軍了AR、VR、智能電視等多個領域,2016年3月,暴風集團擬以31.05億元的價格收購甘普科技100%股權、稻草熊影業60%股權、立動科技100%股權。這幾件事我們要分成三個層次來看,第一,VR和AR已經被證明是一個偽風口了,基本上做這個領域的企業基本上都沒能形成真正盈利的商業模式,不僅在中國如此,美國也缺乏有效的案例來幫助企業發展,最終的結果就是凡是做VR的企業都沒能形成真正的氣候。第二,暴風雖然成為了智能電視的重要參與方,但是這個市場卻是一個競爭異常激烈的紅海,不僅有老牌的康佳、創維、TCL、海信等等電視巨頭,還有類似于小米這樣的超級巨擘,再加上電視本身就是一個長周期、高投入、高風險的市場,做這個市場不僅讓暴風沒能實現盈利,反而是損兵折將,被拖入了虧損的泥潭。第三,三次并購投資因為高于市場價格幾十倍甚至上百倍的溢價導致飽受爭議,最終證監會以“收購標的公司的盈利能力具有較大不確定性”為由,拒絕了暴風集團的收購方案。這幾件事情的綜合結果,導致了暴風集團整體利潤來源的匱乏,缺乏多元化的現金牛讓暴風真正孤木難支。
第三,資金鏈的異常脆弱。本來,暴風集團作為中國難得實現盈利的視頻企業再加上曾經那么高的市值,錢真不應該是暴風集團的問題。然而,暴風集團還是在資金鏈上面出現了問題,2016年8月,暴風集團推了20億元的融資方案,但很快胎死腹中,5個月后,該融資方案降至18.42億元。2018年5月,暴風集團宣布撤回定增方案,并在一個月后拋出了新的定增方案,將募資金額降至5000萬元。這個被業界戲稱為“迷你定增”的方案,將暴風集團本身業務需要大量資金,卻缺乏足夠的融資渠道的矛盾體現的淋漓盡致,特別是對于暴風的智能電視業務,智能電視讓暴風騎虎難下,這個業務既是暴風的主營業務收入來源,給暴風貢獻了大量的營收,同樣卻也是暴風最大的現金窟窿,瘋狂地吞噬著暴風所剩不多的資金,成為了暴風的一個惡性循環。
如今的暴風正在成為一個逐漸失血的巨人,空有巨大的外殼卻是脆弱無比的內心,截至2019年5月14日收盤,暴風的股價只剩下7.8元,市值不足26億,正如同之前它一直學習的樂視一樣,樂視也正在陷入退市的泥沼,似乎這段時間創業板不少企業都面臨這樣的問題,對于投資者來說與其盯著創業板的個股,不如回歸到創業板的股指上去,通過追蹤股指的基金來投資比如天弘創業板指數基金來進行投資,可能會安全程度更高一些。
投資者可以換股投資,只是暴風這個曾經的神股似乎正在向積重難返的路上越行越遠了,未來暴風路在何方,馮鑫不知道還有沒有逆天改命的能力了?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556374.html
下一篇:艾葉有驅蚊蟲的功效嗎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