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土豆燉牛肉為什么是高熱量(土豆燉牛肉易消化不良)
發布時間:2025-06-30閱讀(26)
很多人都喜歡吃土豆燉牛肉,土豆的糯,牛肉的香,太下飯了。
土豆有益脾胃,牛肉也有益脾胃,土豆燉牛肉,那就更是錦上添花,如虎添翼了。冬天進補,正好多吃土豆燉牛肉。
當我大塊朵頤之時,猛然看到一篇推文,說土豆燉牛肉易導致消化不良,不該這么吃,后果很嚴重。
于是,點進去看看,吃了幾十年的土豆燉牛肉,怎么就消化不良了?

哦,原來是這么回事——
土豆和牛肉在胃里消化時,所需要的胃酸濃度不同,這就會使食物長時間留在胃里,從而延長了腸胃中的消化吸收時間,不能達到即時釋放營養素的效果。長此以往,就會導致胃腸功能紊亂,脾胃受損。

“土豆和牛肉消化時,所需要的胃酸濃度不同”,這個說法我雖沒有經過實驗,但我認為有那么點道理。不同種類的食物,消化方式、消化速度不一樣,這是毋庸置疑的。
那是不是就因此得到結論,土豆和牛肉一起吃,就會延長食物的消化時間,從而導致消化不良,胃腸紊亂,脾胃受損呢?
如果這個結論成立,那所有人都不可幸免的消化不良、胃腸紊亂、脾胃受損。因為,我們每天要吃很多種類的食物,尤其營養學上提倡,每人每天至少要吃12種食物,每周至少要吃25種食物,而且食物種類差距越大越好,這樣才能起到更好的營養素互補的作用。

看看,按照這個吃法,豈不是人人都消化不良,人人都胃腸紊亂么。
另外,營養學上對糖尿病人的飲食建議,不就是要讓食物在胃里呆的時間長一點,消化吸收慢一點,營養釋放慢一點么。按這個說法,糖尿病人血糖能不能控制先不說,最后全都消化不良、胃腸紊亂、脾胃受損了。為了控制血糖,代價不小啊。
因為兩種食物消化時的胃酸濃度不同,而導致消化不良,這個因果關系是錯亂的。

事實上,還真有不少人吃了土豆燉牛肉,消化不良,胃脹胃痛呢。
因為牛肉本身就不是很好消化的食物,所以,牛肉要么烤著吃,要么燉著吃。把牛肉切成薄片,烤到兩面微微發焦,焦制的食物是有助于消化的,比如飯焦,但不能焦成炭哦。還有應對小孩食積有名的藥方“焦三仙”,就是將山楂、麥芽、神曲這三位“神仙”,炒到外表焦黑,內部金黃,再煎湯飲用,消食化積的效果很好。炒焦的三位神仙,所以,叫“焦三仙”。

牛肉放水里長時間燉煮,將它的內部組織打散,有些大分子的營養成分也會部分分解,變成了小分子,這些變化都有利于牛肉的消化吸收。同時,燉牛肉時,最好加入八角、桂皮、草果、豆蔻、白芷、陳皮、高良姜、山奈等香辛料,這些香料都有開胃醒脾、燥濕化痰、消食化滯的作用,不僅能增香,還能讓牛肉變得更好消化,吃了牛肉也不那么容易產生濕氣。
土豆感覺上很好消化,但其實也不是個“善茬”。土豆淀粉含量高,淀粉在腸道中,經過細菌發酵,會產生大量的氣體,如果土豆吃得太多,腸道細菌發酵作用強烈,就會導致胃腸脹氣。另外,土豆中也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膳食纖維是腸道有益菌的“口糧”,但它們“吃”得慢,暫時還沒被“吃”掉的膳食纖維,堆在腸道中,又影響了氣體的排泄,胃腸更加脹氣了。

但這不是土豆的“專利”,各種淀粉含量比較高的薯類,都有類似的特點,比如山藥、地瓜、木薯、芋頭等,吃多了或吃得太快,都容易脹氣。
所以,土豆燉牛肉會不會消化不良,胃脹胃痛,主要看怎么做、怎么吃。
燉的時間長一點,燉的時候加點八角、桂皮、豆蔻等香料,促進消化,并且,不要貪吃,半個土豆,幾塊牛肉就好了。啥東西吃多了都消化不良。

除了土豆燉牛肉被“批判”,還有不少常見的食物搭配,也被批不合理。《食物相生相克表》是不是很多人家里都有一張?有些有道理,有些就是在“耍流氓”。
1、小蔥拌豆腐,易得腎結石小蔥拌豆腐,是很多人從小吃到大的,突然有人告訴你,這種吃法是錯的,是有損健康的, 害怕了嗎?
道理也很簡單,因為豆腐含有豐富的鈣,小蔥含有草酸,草酸碰到鈣,就“相愛”了,結合成了草酸鈣。草酸鈣人體吸收不了,這就降低了豆腐的營養價值了。而草酸鈣在腎臟中沉淀,還能形成腎結石。腎結石發作起來,痛不欲生啊。

乍一聽,挺有道理。但有句話你得記住,“離開劑量談毒性就是耍流氓”!
從理論上說,小蔥拌豆腐,是會形成一些草酸鈣。但實際上,吃小蔥拌豆腐,你會放多少蔥?幾根蔥的草酸又有多少?形成的草酸鈣有多少?
小蔥的草酸含量是2mg/100g,100g蔥才2mg草酸,蔥頭含量多一點,30mg/100g,但這也比很多蔬菜的草酸含量少。
以100g為單位,豇豆含有草酸30mg,胡蘿卜33mg,包心白菜41mg,大白菜60mg,紅薯葉85mg,黃秋葵104mg,韭菜162mg,空心菜691mg……
小蔥不僅草酸含量不高,而且食用量很少,就算小蔥拌豆腐,也不過幾根蔥而已,草酸可以忽略不計,形成的草酸鈣,身體也完全能代謝。

胡蘿卜有營養,白蘿卜也有營養,胡蘿卜搭配白蘿卜一起吃,顏色好看,營養又更上一層樓。可是,《食物相生相克表》會告訴你,胡蘿卜和白蘿卜不能一起吃。
因為,白蘿卜富含維生素C,但胡蘿卜中含有一種能分解維生素C的酶,有人叫它維生素C氧化酶,有人叫它抗維生素C酶,不管叫啥,意思就是它能分解維生素C。那么,胡蘿卜和白蘿卜一起吃,胡蘿卜里的這個酶,就破壞了白蘿卜里的維生素C,營養浪費了。

然而,事實是,這個能分解維生素C的酶,幾乎所有植物都含有,包括白蘿卜自己。
就算沒有這個維生素C分解酶,維生素C本來就是一種很容易被分解的維生素,比如加熱、紫外線、加堿……哪怕是把食物切開,維生素C與氧氣接觸,也會被破壞不少。
就算胡蘿卜不和白蘿卜一起吃,白蘿卜里的維生素C也一樣會有損失,加了胡蘿卜,也不會多損失多少。更何況,酶的特點是怕熱,高溫加熱時,這些酶很容易被破壞,失去作用。
從中醫上講,胡蘿卜和白蘿卜都能寬中下氣,但胡蘿卜性溫,白蘿卜性涼;胡蘿卜偏補,白蘿卜偏瀉。
胡蘿卜和白蘿卜一起吃,沒什么問題,配色好,對腸胃也好。

水果維生素含量高,海鮮蛋白質含量高,都是有營養的好食物。吃完飯再吃點水果,還有助于消化呢。
但是,一定會有人告訴你,水果和海鮮一起吃,會中毒。
因為水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怎么又是維生素C?!),海鮮中含有五價砷,維生素C會將它還原成三價砷,三價砷,就是著名的砒霜,砒霜會中毒,大家都知道啊。所以,海鮮不能和水果一起吃。

還是那句話,“離開劑量談毒性就是耍流氓”,海鮮中含的五價砷很少,就算全部轉化成三價砷,要達到中毒劑量,得吃上千只蝦才行,沒毒死,先撐死了。
要把海鮮中的五價砷全部轉化成三價砷,維生素C也要夠量才行,要提供這么多的維生素C,水果恐怕也得吃幾籮筐。水果和海鮮一起吃,真的會死,是撐死的!

雖然水果和海鮮一起吃,不會中毒,但也不建議水果和海鮮一起吃太多,因為很多水果含有一些鞣酸、果酸等各種酸,海鮮蛋白質很豐富,這些酸會使蛋白質變性,變得難消化,所以,有的人吃了海鮮又吃水果,會感覺胃脹胃痛或拉肚子,這不是中毒了,只是蛋白質變性對腸胃產生刺激而已,拉了就好了。
水果推薦在兩餐之間吃,既不影響正餐的消化,又能確保水果里的營養能更好的吸收。

理論和實踐常常有很大的差距,離開劑量談毒性就是耍流氓,真正相克的食物并不多,能引起中毒的少之又少。
但食物搭配確實有講究,搭配合理了,能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搭配得不好,適得其反。怎樣搭配更好,還要考慮個人體質和季節因素。
想了解更多的食物搭配方法,關注我,我是國家一級營養師,既關注什么好吃,更關注怎樣吃得更健康。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