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6-30閱讀(19)

漫步于中山大道,會路過周邊諸多的老街老巷,這些歷史久遠的街巷,好似璀璨的明珠,見證著城市的發展,車站路,便是其中之一。
它起于漢口沿江大道,穿過洞庭街、勝利街、岳飛街、中山大道、友益街,止于大智門火車站,全長約900米。

上世紀初,這里屬于法國租界,京漢鐵路建成之后,由于擁有獨特的水陸交通優勢,南來北往的客流均經停于此,車站路也吸引了很多經商的民眾。
一時間街上旅店、餐館、商鋪等林立,成為漢口著名的繁華之地。

如今,租界早已成為了一個歷史名詞,有著116年歷史的車站路也已然顯得有些沉寂,但是歲月依然給這條街留下了無數獨屬于武漢人的市井煙火。
今天,讓我們在市井的喧囂熱鬧中,走進車站路,看看它不平凡的百年滄桑。


車站路,最初形成于1896年漢口法租界的設立,在此以前,這條路被分割為幾段,且叫著不同的名稱。
在盧漢鐵路(今京漢鐵路)修建之后,法租界以大智門火車站(今京漢火車站)為起點擴大租界面積,連通至粵漢碼頭,遂以車站路作為法租界的主要干道之一。

1905年12月,全長1214公里的盧漢鐵路全線竣工并更名為京漢鐵路,南端的終點就設在了如今已經停用的大智門火車站。
其中,盧漢鐵路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條自主修建并投入運營的鐵路。
它的建成,改變了武漢在近代中國經濟格局中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為武漢贏得“東方芝加哥”的美譽立下汗馬功勞。

隆隆作響的列車帶來的南來北往的人流,讓大智門火車站及其車站路聲名鵲起。
住在車站路附近三德里的張老爺子回憶道,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這條街上不論白天黑夜都擠滿了人,熱鬧非凡。

作為法租界的主要干道,1896至1943年間,車站路始終是漢口法租界的核心區域,并有著“小巴黎”之稱,曾一度引領漢口風華。
它的面積在五國租界中位居第四,但繁榮程度居漢口之冠,且為當時漢口茶館、戲院、劇場、電影院、咖啡館的集中之地。

昔日,從大智門火車站到中山大道這路段兩側,雖少有豪華建筑,但商鋪遍地,里份密集。
除此之外,車站路一帶的文物保護單位、優秀歷史建筑以及革命歷史遺址也比較集中。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智門火車站,已經成為不少游客的打卡圣地。
優秀歷史建筑有立面簡潔,大收大放涂堃山公館、法租界消防隊、車站路8號、車站路25號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有車站路1號的漢口美國領事館舊址......



車站路還幸存天主教漢口圣母無原罪堂、武漢最大的里分三德里、號稱中國最早理發店的長生堂......
這些老房子和建筑,以各自迥異的風格和執著的守望,和武漢一起歲月流逝,榮華變遷。



現在,從大智路地鐵站出來,沿著京漢街步行5分鐘,便到了車站路。
不同于其他繁華城區,住在這里的居民,除了有生活上的便利,還多了一種濃厚的家鄉情結,仿佛車站路就是他們家的“地盤”。
哪家來了遠道的親朋貴客,一定會陪同到車站路上逛一逛,盡地主之誼。


白天的車站路,在溫暖的和風和陽光的沐浴下,不經意間,有一種穿越到法國街頭的感覺。
而到了夕陽西下,車站路顯露出最本質的一面, 各種宵夜美食成了主題,讓來到這里的每一個人都舍不得走。

長子熱干面
車站路49號
要說武漢最任性的熱干面,那非長子莫屬,作為過早的熱干面,老板硬是到下午才開門。

這家養活了三代人的熱干面店,開了已經近百年,無論是央視主持撒貝寧,還是體壇健將楊威、李大雙、李小雙,都曾是長子的顧客。
面有勁,芝麻醬香,辣椒辣是他家面的三大特點,老武漢們都說只有在這里才能吃到20年前的純正熱干面!

除了熱干面,店里的鹵菜、牛筋湯也很出名,一口湯一口面,別提有多爽了。

燕子煨湯館
車站路27號
降溫后的武漢,來一碗營養又美味的煨湯必不可少。
上過宵夜江湖的燕子煨湯館,你值得擁有。

店里的湯都是用煤爐子,銚子煨出來的,百分百保留了湯的原味。
蓮藕排骨湯最為出名,新鮮蓮藕軟糯清甜,一口咬下去淀粉肥厚,比誰拔的絲長也能成為樂趣。


排骨肉質酥爛,還可以自行選擇要不要胡椒粉。
當一碗熱湯下肚,周身疲憊消失無形,胃和心都被治愈了,無比滿足。

東北烤肉餃子館
車站路92號
車站路的這家東北烤肉餃子館,別看招牌普通、門面小,但味道,卻是很地道的東北風味。

每桌必點的是“東北烤肉”,有羊肉和牛肉兩種鍋底,都是50元一份,可以任意搭配鮮肉類和素菜類等菜品。
一份鍋底包含了酸菜、肉、生菜、千張、蘸料各一份。

烤盤端上桌后,店員會幫你烤肉,不用自己動手只管大口吃肉。
強烈推薦牛肉鍋底和搭配五花肉,混合著酸菜食用,簡直不要太美味。



主食推薦他家的酸菜餃子,皮薄韌勁十足,內陷也很多,蘸點兒調料,又酸又辣,特別鮮美。

張老三杜家雞
車站路113號
車站路曾經是著名的“吃雞”一條街,吸引著三鎮的人民都跑來吃杜家雞。
但是其中最悠久的、最為出名的就是這家名叫“張老三”的店。

他家的杜家雞,份量特別多,口味上推薦中辣,雞肉經過爆炒燜燒后,肉質細嫩好嚼,醬汁入味,哪怕是雞胸部分的肉都有味道。
吃完雞肉還可以讓加湯,涮配菜吃,一鍋兩吃,每一口都是味蕾的極致享受。

炎記大盆菜
車站路89號
主打傳統粵菜的炎記大盆菜有20多年的歷史了,是這條街上當之無愧的老字號。

老板是廣東人,店里的廚師團隊也都是廣東過來的。
廣式燒臘、燒鵝靠著玻璃櫥窗高高掛起,油光錚亮,時時吸引路人的目光。

脆皮燒鵝和白切雞是必點菜。
燒鵝塊塊肥瘦相間,肉嫩緊實;新鮮的白切雞,亮黃肥厚, 配上地道的兩種蘸料,鮮嫩度max,愛吃粵菜的人可以放心沖!


24#漢飽飽
車站路47號
年初時,一元路的一家街頭漢堡火遍全武漢,來排隊的人絡繹不絕,就是這家24#漢飽飽。
如今,網紅漢堡店在車站路有了自己的店鋪。

他們家一共有三種口味的漢堡,芝士牛肉堡、鵝肝堡和MIX牛肉鵝肝堡。
價格分別是25元、35元、50元,每份漢堡的面包都是人工親手烤制,比快餐店里買到的漢堡多了一份新鮮感。



最愛MIX牛肉鵝肝堡,新鮮的鵝肝煎烤后崩發出獨特的油脂香味,漢堡中豐富的蔬菜和酸甜的菠蘿,瞬間緩解油膩感。
牛肉和鵝肝兩種不同食材帶來別樣的口感,吃在嘴里特別香。

大筋子燒烤
扶輪大廈168號
車站路的烤筋子一直以來都聞名江城,這家店也從原有老店的換到現在的新店了。
新店面積很大,招牌也非常醒目,再也不用擔心找不到了。

招牌烤筋子一串5元,依舊很大,咬到嘴里后立馬爆汁流油,肥的地方烤的酥脆,瘦的地方肉感十足。
飯量不大的人建議一串一串點的吃,免得浪費。

///
走在車站路,腳步會不自覺地放慢,心情也會莫名變好。
短短幾百米,街巷美食的香氣和優秀歷史建筑的身影,不動聲色的融入附近居民的日常生活,絲毫沒有違和。
雖然它不再是武漢最繁忙的街道,但是這條街上,那些專屬于武漢的煙火氣,將會一直令人著迷。

來源:武漢吃喝玩樂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