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職場>老板必須掌握的4大稅收籌劃方法
發布時間:2025-06-25閱讀(12)
|
實務工作中,談到企業的稅收籌劃,絕對不僅僅是財務的事情,很多大的方向需要老板來拍板做決策。老板希望控制風險的同時,合理合法合規的降低企業整體稅負,就需要學習一些稅收籌劃的方法,至少理念層面需要了解。百科網認為,作為老板需要掌握以下四種籌劃方法。
一、納稅主體的預先設計 納稅主體的設計,包括經營主體如何設計、投資主體如何設計、納稅人身份如何設計。經營主體方面,比如成立有限責任公司、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還是個體工商戶,每一種經營主體應用的場景以及需要繳納的稅款是有區別的,比如有限責任公司具有獨立法人資格,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還是個體工商戶不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無需繳納企業所得稅,需要按照生產經營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 投資主體如何設計,比如以自然人為主體進行投資設立公司,還是以法人為主體投資設立公司,目的不同適用的投資主體不同,比如本身就是為了進行再投資,避免分紅個稅,則以法人做股東更好。 納稅人身份主要是針對增值稅,選擇為一般納稅人還是小規模納稅人,需要考慮年度銷售規模,上下游客戶情況,發票問題等。
二、利用稅收優惠政策 直接利用稅收優惠政策,這點大部分老板都有所了解,包括普惠性的優惠政策,行業優惠政策,特殊類型企業優惠政策,區域優惠政策等。但是運用的實際中,可能就會出現踩坑,比如利用一些稅收返還園區的返還政策,此類優惠一般不具有長遠性、穩定性,再比如為了硬套某些優惠政策的條件,而出現的違規虛假申報,比如最近取消了不少高新技術企業。對于這些優惠政策,利用好了可以節約稅負,利用不好,卻可能爆發較大的風險。 三、商業模式的設計與重構 我們需要明白,財務的背后是業務,通過商業模式的調整,比如業務架構的調整,交易層級的調整,交易性質的改變,可以有效改變稅的結果。 四、業務的分拆與產業鏈重構 不同的業務是放在一起,還是分拆獨立出去,在產業鏈上,要不要向上下游延伸,對于存在一定風險的業務要不要將其隔離出去,需不需要成立風險隔離公司等等。 以上這些稅收籌劃方法運用到實務中,并非隔離開來,比如業務分拆,選擇將采購業務分拆出去成立單獨公司,既要考慮納稅主體的問題,由于不容易取得發票,選擇分拆出去成立個體工商戶,還要考慮業務上成立在稅收洼地是否可以享受相關核定征收的政策,同時交易層級也增加了一級,在價格設計上,部分利潤可以轉嫁到分拆出去的采購公司。
金稅四期大背景下,合規經營是前提,賬外經營、虛開發票、虛列成本費用等不合規操作,會給企業帶來極大的稅務風險,大數據分析下,極容易被發現,最終可能由于稅務問題導致企業毗鄰倒閉,所以,老板需要建立合規意識的前提下,通過一些合理合法合規的稅務籌劃方式來降低企業稅負,為大家推薦這本《金稅四期管控下企業納稅籌劃實務指南》。 |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551573.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