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職場>稅收規劃的底層邏輯,納稅籌劃從這3點入手
發布時間:2025-06-25閱讀(19)
|
一般公司涉及繳納的稅種包括增值稅、附加稅費(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及地方教育費附加)以及企業所得稅,某些企業還涉及繳納消費稅、土地增值稅等相關稅種。實務中,不少老板反映稅負重,在這個爭奪存量市場的大環境下,完全合法合規繳納稅款,利潤稀少或基本沒有利潤可言。所以,稅收規劃就格外重要。納稅籌劃的底線原則是合法合規,那么納稅籌劃的底層邏輯是什么,或則說從哪里入手進行納稅籌劃呢?
納稅籌劃最核心的底層邏輯是找到交稅少的關鍵環節。實務操作中,這種關鍵的交稅少的環節包括3個比較集中的表現。 一是找到稅率低的業務。以增值稅為例,銷售貨物一般適用13%稅率,銷售服務一般適用6%稅率,銷售貨物的同時提供服務屬于混合銷售,要根據主業確定稅率,比如賣設備同時提供技術服務,兩者一起適用13%稅率;KTV提供娛樂服務同時銷售的酒水,兩者一起適用6%稅率。對于賣設備同時提供技術服務,將業務分拆,成立獨立的技術服務公司,賣設備適用13%稅率,提供技術服務適用6%稅率,提供技術服務的部分,稅率就降低了;相反對于服務類的公司,將銷售貨物和提供服務打包成混合銷售,比單獨核算的兼營行為稅負更低。 再比如租賃,倉庫租賃屬于不動產租賃,稅率為9%,提供一兩名庫管人員,將不動產租賃轉換為倉儲服務(倉儲服務適用6%稅率),稅率就降低了;出租建筑物施工設備,配備操作人員,屬于提供建筑服務,適用9%稅率,不配備操作人員屬于提供有形動產租賃服務,適用13%稅率;航空運輸濕租(配備人員)屬于提供航空運輸服務,適用9%稅率,干租(不配備人員)屬于有形動產租賃,適用13%稅率。找到稅率低的環節,就能合法合規的降低稅負。
二是找到有優惠的主體。有優惠的主體包括高新技術企業,小微企業,技術先進型中小企業等。一般企業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5%,高新技術企業,以及技術先進型中小企業企業所得稅稅率為15%,國家對高新技術企業還有很多補貼政策,加計扣除優惠政策等。 小微企業需要滿足335原則,資產總額不超過5000萬, 從業人數不超過300人,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0萬,2023年度實際稅率為5%。企業在合法合規的基礎上,完全可以朝著高新技術企業,小型微利企業的方向努力。年度應納稅所得額超過300萬,是否可以考慮將部分業務分拆,比如根據銷售區域,劃分為華南、華北、華中子公司等。 同時,這里的主體還可以考慮組織形式,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以及合伙企業不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無需繳納企業所得稅,某些業務是否可以考慮成立為以上這種組織形式來實現稅收的規劃呢。 三是找到有優惠的業務。實務中,有些國家大力支持的業務是有稅收優惠的,比如農產品,自產農產品免征增值稅,但是若將自產的農產品直接深加工混在一起,就不能享受免稅政策,所以,對于一些食品企業,若前段原材料農產品自產,則也要單獨成立公司或農戶加合作社產業模式,使得前端原材料一塊,可以享受到免稅政策,同時購進的免稅農產品,可以計算抵扣進項稅額,扣除率為9%,生產加工適用13%稅率的貨物,可以再加計1%,實際扣除率為10%。
企業可以利用以上3個點入手,進行納稅規劃,但是需要注意,稅務機關對企業納稅籌劃關注的點是企業是否偷漏稅,企業業務要滿足真實性和合理性的要求,真實性主要強調業務是真實發生的,不是為了利用優惠,虛構的業務;合理性強調價格的公允,是否符合市場行情,有沒有將價格定得過高或高低,通過轉移利潤少交稅。 具體到納稅籌劃中,需要考慮的問題要更加復雜,為大家推薦這本《金稅四期管控下企業納稅籌劃實務指南》,該書連接稅法新規,巧用稅收優惠政策,聚焦納稅核心操作規范,優化資金、成本利潤,包括常見稅種的稅收籌劃技巧以及稅務風險化解對策,實操性以及可落地性強。 |
上一篇:股票、基金賺錢了,怎么賣不后悔?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