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首頁>生活>《楓橋夜泊》的注釋和譯文
發(fā)布時間:2025-06-25閱讀(7)
|
《楓橋夜泊》是唐代詩人張繼的作品。
《楓橋夜泊》作者: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楓橋夜泊》的注釋 夜泊:夜間把船停靠在岸邊。www.ws46.com 烏啼:一說為烏鴉啼鳴,一說為烏啼鎮(zhèn)。 霜滿天:霜,不可能滿天,這個“霜”字應(yīng)當(dāng)體會作嚴(yán)寒;霜滿天,是空氣極冷的形象語。 漁火:通常解釋,“魚火”就是漁船上的燈火;也有說法指“漁火”實際上就是一同打漁的伙伴。 對愁眠:伴愁眠之意,此句把江楓和漁火二詞擬人化。就是后世有不解詩的人,懷疑江楓漁火怎么能對愁眠,于是附會出一種講法,說愁眠是寒山寺對面的山名。 姑蘇:蘇州的別稱,因城西南有姑蘇山而得名。 寒山寺:在楓橋附近,始建于南朝梁代。
《楓橋夜泊》的譯文: 月亮已落下烏鴉啼叫寒氣滿天,對著江邊楓樹和漁火憂愁而眠。 姑蘇城外那寂寞清靜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鐘的聲音傳到了客船。 《楓橋夜泊》的賞析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賞析:這兩句意象密集:落月、啼烏、滿天霜、 江楓、漁火、不眠人,造成一種意韻濃郁的審美情境。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賞析:這兩句意象疏宕:城、寺、船、鐘聲,是一種空靈曠遠的意境。 總之:此詩精確而細膩地描述了一個客船夜泊者對江南深秋夜景的觀察和感受,勾畫了月落烏啼、霜天寒夜、江楓漁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聲有色。此外,這首詩也將作者羈旅之思,家國之憂,以及身處亂世尚無歸宿的顧慮充分地表現(xiàn)出來。
《楓橋夜泊》的寫作背景 那年秋天,他去趕考,榜上無名。于是他就買了一張船票,準(zhǔn)備來年東山再起。這天晚上,詩人泊舟蘇州城外的楓橋。江南水鄉(xiāng)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著這位懷著旅愁的客子,使他領(lǐng)略到一種情味雋永的詩意美,寫下了這首意境清遠的小詩。 《楓橋夜泊》的作者簡介 張繼博覽有識,好談?wù)摚误w。與皇甫冉交,情逾昆弟。天寶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登進士。然銓選落第,歸鄉(xiāng)。唐代宗李豫寶應(yīng)元年(公元762年)10月,政府軍收復(fù)兩京,張繼被錄用為員外郎征西府中供差遣,從此棄筆從戎,后入內(nèi)為檢校員外郎又提升檢校郎中,最后為鹽鐵判官。 |
歡迎分享轉(zhuǎn)載→http://m.avcorse.com/read-548845.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