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生活>大寒將至,陽氣宜潛藏!避免4個耗陽氣的習慣
發(fā)布時間:2025-06-25閱讀(10)
| 
 天氣寒冷,很多人都感受到了今年寒濕之氣的威力。但事情都有兩面性,雖然冬天凍得人瑟瑟發(fā)抖,但是正是這股子寒冷帶來的降雪,才能把植物的能量封藏起來,俗話說,瑞雪兆豐年。 
 身體好不好,舒不舒服,都和體內的陽氣有關,養(yǎng)得好,身強體壯,開泄過度,全都耗散完了,那身體也就頻頻出問題,尤其是平時就陽氣不足,陽虛的朋友,越這個時候越要護好陽氣,把自己體內的“小太陽”燃起來。 像是我們平時的食欲不振,則是脾陽不足;身體虛寒,怕冷,手腳冰涼,頭暈乏力,關節(jié)酸痛,麻木腫脹等等都是陽氣不足的表現(xiàn)。 
 習慣一:過度運動,出汗開泄 但若是本就氣血虧空,冬季這點氣血好不容易潛藏到體內,你再一動把它耗散出來,這就會越來越虛,運動之后反而無益。還有一部分人為了追求形體的肌肉感,即使在大冬天也練得十分賣力,看上去外面壯實,但臟腑的氣血實則是虛的,不夠用的。 到了冬季,等到太陽出來再起床,愛運動的可以趁著這時候去鍛煉身體,但不要運動過度,不要出汗,出汗了就會影響陽氣的收藏,損的是腎陽。 
 習慣二:頻繁洗澡,開泄 冬天我們的氣血都緊著供應我們的五臟六腑,而洗澡溫度這么一高,會讓身體的毛孔都打開,這樣氣血就會浮于體表,臟腑的氣血就會供不應求,這時我們身體腠理開泄,陽氣也都被趕到體表了,時間久了身體也會越來越虛,陽氣耗損越來越大。 在冬天這種時節(jié),即使在南方,每周三次左右也夠了,而且洗澡時間一定要控制在20分鐘以內,洗完后注意補水。 冬季應早臥晚起,其中早臥更重要,最佳睡眠時間在晚上9點到次日三點,不過大部分人做不到,這個時間段休息既能養(yǎng)陽又能養(yǎng)陰,養(yǎng)肝血 ,最好的狀態(tài)就是在熟睡中度過。 我家中的一個親戚,因為工作的需要,要早起,每天兩點半到三點就要起床,一般晚上七八點就去睡覺了,如今六十多的歲數(shù),依舊身體康健,比很多年輕人都強。 很多人冬天喜歡吃辣,覺得吃完一身汗,又暖御寒。但冬季嗜辣如命,會讓我們的精神處于亢奮狀態(tài),陽氣會耗散掉很大一部分,尤其是在北方,吃辣椒過多還容易上火,冬季本就是寒燥,這些辛熱上火之物,吃了之后內熱就生起來了。 
 很多人覺得吃辣過癮又解饞,但是辣椒這種東西,說實在的真不如同有辣味的生姜,生姜雖辣的不如辣椒那么過癮,但卻有驅寒解表,又能溫暖脾陽的作用,若是冬日胃里受寒,脾陽不足,每天來上兩片姜,從上到下都是暖暖的,還不會耗損陽氣。 
 中醫(yī)認為,脾胃是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特別是北方一不小心著了涼,風寒感冒初起的時候,煮點姜水,發(fā)發(fā)汗,就可以把感冒趕跑,煮水也很簡單: 然后注意保暖,甚至可以戴上帽子,把汗發(fā)出來,就好了。 
 姜,最能溫陽散寒。我們的陽氣、熱量集中在體表,毛孔張開容易出汗,身體內部(特別是脾胃)卻是空虛的,溫度低。這時候,需要溫暖的姜,來溫中暖脾。 吃了冰激凌,肚子不舒服,痘痘還長得更厲害了 小肚子摸起來比別人涼 寒性痛經的人(生姜紅糖水,既通又暖) 早起容易犯困,乏力嗜睡,總是沒勁(升陽、提神、醒腦) 受寒感冒初起的人摘自: www.ws46.com 姜怎么吃最好呢?生姜加他倆,更好? 醋泡姜特別適合: ·手腳冰涼 ·寒性咳嗽 ·沒有胃口 ·痰濕肥胖之人 醋可以收斂姜性,因為酸味兒是收斂的,于是姜宣發(fā)的力量便收斂進去了,姜性由此變得平和起來,也沒有姜的一股辣味兒了。醋是直接走肝經的,肝遇到酸就會收斂,這時姜的升發(fā)功能也入到肝里,收中有發(fā),能提升肝陽之氣。 
 姜吃完了,還會剩下一些醋,被姜加持過的醋,更加開胃、助酸、止痛。 
 好吃的姜,是能讓不喜歡吃姜的人,也愛上了吃姜。 老陳醋:姜要嫩的銅陵姜,醋要老的。泡姜的醋,選用最正宗的老陳醋,他們的陳醋釀制技藝,是國家認可的老陳醋釀制技藝,被納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每天吃3片,一罐可以吃15天,4罐正好可以吃上兩個月。 陽虛,陽氣不足者,寒冬用艾溫陽扶正 李時珍曾在《本草綱目》中記載:艾葉生則微苦太辛,熟則微辛太苦,生溫熟熱,純陽也。可以取太陽真火,可以回垂絕元陽。服之則走三陰,而逐一切寒濕,轉肅殺之氣為融和。 但本著冬日勿擾于陽的原則,冬季艾灸不宜太猛,也不要灸過頭,時間適度就好。特別是一些畏寒怕冷者,艾灸能夠讓我們身體自主產生熱量,比光貼一些暖寶寶,暖水袋要好,是提升我們身體抵抗外邪寒濕正氣的。 懶得舉著艾灸的朋友也可以用隔姜灸,直接把姜片切成2~3毫米的薄片,扎滿小孔,把艾絨弄上一點在姜片上,點燃,放在我們受寒的部位即可,注意避免燙傷,萬一燙出水泡也不要去擠破,等它自行吸收,避免感染。 
 大約二十幾年前,日本人發(fā)明溫灸器,放在肚臍上暖暖的,可調理腸胃。這是日本人把中國的老方法拿出來賣錢,這個在道家叫灸臍法。其實用不著那個日本溫灸器,我教你們一個方法,什么年紀的人都可以用,比較保險。 用桂圓肉一顆,花椒六、七顆,加上艾絨一同打爛,晚上睡覺時挑一點,小指甲面那么大,放在肚臍里就行了,用橡皮貼把它封住去睡覺,比溫灸器還要好。 
 里面的三味用料都是溫陽且安神的好物,艾草為地之陽,是唯一的純陽之草,苦辛,生溫,熟熱,通十二經,走三陰,理氣血,逐寒溫。無論我們體內有怎樣的陳寒,都可以靠著艾草之力給它化解,驅散出去。 
 這三味一結合,脾胃的寒氣驅散了,陽氣提升上去了,還有寧心安神的效果,非常適合冬日來護陽,用的時候貼在肚臍處,也能避免睡覺時陰邪的賊風從肚臍處進入我們的體內。 
 1. 吃生冷的食物容易拉肚子,腹痛; 3. 怕冷,經常手腳發(fā)涼,陽虛; 5. 臉部、頭發(fā)愛出油、痰濕重; 7. 痛經,宮寒; 這些都是體內的陽氣不足導致的,只有冬日養(yǎng)好護好陽氣,來年我們的身體才會好,想要制作這個肚臍灸的,按照這個比例制作:桂圓肉20粒、花椒30克、黃金艾條1根。基本桂圓肉、花椒、艾絨保證在2:1:1的比例。 
 而且不光是肚臍,在我們腳心涌泉處各貼一個,效果更好,既能護好陽氣,避免寒邪入侵,還能引火下行,不易上火,最好貼三天停一天。 每一顆小丸子都用蠟紙包裹好,放置在玻璃瓶中密封保存,晚上睡前拿一顆貼在肚臍處,第二天早上10點前取出即可,絲毫不花費我們過度的時間,經過一夜陽氣源源不斷的輸入進身體,體內的這些寒啊濕啊就慢慢會被化解。 
 這個肚臍灸比起傳統(tǒng)的懸灸來說溫和很多,正適合冬季使用。 
  |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548031.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