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生活>《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詩意
發布時間:2025-06-25閱讀(10)
|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五絕詩意具體如下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其一)
字詞解釋:1.翻墨:打翻的黑墨水,形容云層很黑。2.遮:遮蓋,遮擋。3.白雨:指夏日陣雨的特殊景觀,因雨點大而猛,在湖光山色的襯托下,顯得白而透明。4.跳珠:跳動的水珠(珍珠),用“跳珠”形容雨點,說明雨點大,雜亂無序。5.卷地風來:指狂風席地卷來。6.忽:突然。7.水如天:形容湖面像天空一般開闊。 詩意:黑云翻滾如同打翻的墨硯與遠山糾纏。一會兒我的小船突然多了一些珍珠亂串,那是暴虐的雨點。一陣狂風平地而來,將暴雨都吹散。當我逃到望湖樓上,喝酒聊天,看到的卻是天藍藍,水藍藍。 賞析:此詩描繪了望湖樓的美麗雨景,才思敏捷的詩人用詩句捕捉到西子湖這一番別具風味的“即興表演”,繪成一幅“西湖驟雨圖”。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其二)
字詞解釋:1.放生魚鱉:北宋時杭州的官吏曾規定西湖為放生地,不許人打魚,替皇帝延壽添福。2.水枕:等于“載在水面的枕席” 詩意:西湖的魚鱉,膽子真不小,竟跟著游人跑。西湖的荷花,沒有人照料,倒也開得飄飄搖搖。喝點小酒,我在船上醉臥。水是我的枕頭,山在向我作揖求饒。月亮在船前邊轉圈邊嘮叨。 賞析:詩的開頭,就寫出這個事實:西湖既是禁捕區,所以也是禁植區,私人不得占用湖地種植。因此,那些被人放生、自由成長的魚鱉之類,不但沒有受到人的威脅,反而受到人的施與。末句,作者把“船”和“月”兩種“徘徊”聯系起來,就產生了許多問題,其中包含了一些哲理,他要定下神來,好好想一想。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其三)
字詞解釋:1.烏菱:指老菱。菱角老則殼黑,故名。2.芡:大型水生植物。3.青菰:俗稱茭白。生于河邊、沼澤地。可作蔬菜。其實如米,稱雕胡米,可做飯。4.嘗新:古代于孟秋以新收獲的五谷祭祀祖先,然后嘗食新谷。 詩意:黑黑的菱角,白色的芡實,這里十分常見;青色的茭白,葉子凌亂,那雕胡米就像裹進綠盤。突然想起來上次在京城一個道觀里嘗鮮??磥砦椰F在滯留在鄉野之中,應該保重身體加個餐。 賞析:前兩句寫到的“烏菱”、“白芡”和“青菰”都是西湖里生長的野生植物。這是詩人以野生植物自況,表明自己外放杭州。末句說“滯留江?!?,說明自己外放地方,遠離朝廷;“得加餐”,隱隱含有希望能夠得到朝廷的再次召見重用之意。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其四)
字詞解釋:1.游女:出游的女子。這里指采蓮女。2.木蘭橈:常用為船的美稱,并非實指木蘭木所制。橈,劃船的槳,這里指小船。3.翠翹:古代婦女首飾的一種,狀似翠鳥尾上的長羽,故名。4.芳洲:芳草叢生的小洲。5.杜若:香草名。多年生草本,高一二尺。葉廣披針形,味辛香。6.吳兒:指吳地之人,這里也代指采蓮女。吳地,指現中國長江下游南岸一帶地域的一個總稱。 詩意:拿著花的女孩斜靠在船沿,斜斜的風帶著細細的小雨打濕了綠色的三寸金蓮。她們在觀賞前面小洲上那些美麗的香草,肯定不會想起同樣喜歡香草的屈原。 賞析:首句中的“游女”當是采蓮女。因為從這一組五首詩看,蘇軾應該始終都在望湖樓上,所以木蘭橈上的該是“游女”。旁人不可能跳到水里給她們獻花。倒是她們近水樓臺,可以采了荷花獻給別人。所以這第一句是寫“游女”們獻花給游客。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其五)
字詞解釋:1.小隱:謂隱居山林。2.中隱:指閑官。3.安往:去哪里。安,哪里。 詩意:我本是鄉野狂人,想把自己放逐在山林之間?,F在卻當上了地方官,不過離開京城也算是得了一點清閑。我本來就沒有家,無處可去,而現在,我很心安。因為,這里有美妙的湖光山色,遠勝過我的家鄉眉山。 賞析:蘇軾心中希望經世濟民,不料被排擠出京,心中郁悶難解。故鄉縱使千般縈懷萬般好,畢竟是回不去了,無論理性使然抑或樂不思蜀,眼前的西子湖畔終歸是看得見摸得著的美好。不如享受當下,與杭州美景相勾連。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的創作背景 北宋熙寧五年(1072年),作者在杭州任通判。這年六月二十七日,他游覽西湖,在船上看到奇妙的湖光山色,再到望湖樓上喝酒,寫下五首絕句。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的作者簡介 蘇軾,病逝之后,宋高宗時追贈太師,宋孝宗時追謚“文忠”。蘇軾在散文、詩、詞、賦均有成就,且善書法和繪畫,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卷》《枯木怪石圖卷》等。宋人王宗稷收其作品,編有《蘇文忠公全集》。(www.wS46.com) |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547562.html
上一篇: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屬于哪個區
下一篇:西紅柿醬怎么做好吃又能放時間長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