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首頁>美食>燉牛肉牛身上的哪個部位最好吃(牛肉一頭牛全身寶)
發(fā)布時間:2025-05-17閱讀(19)

牛肉是全世界人都愛吃的食品,中國人消費的肉類食品之一,僅次于豬肉,牛肉蛋白質(zhì)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所以味道鮮美,受人喜愛,享有“肉中驕子”的美稱。那么牛肉哪個部位最好吃?每個部位適合做什么菜式?與哪些食物搭配最好吃呢?下面為大家詳細解牛!
牛肉的等級是按部位劃分
特級:里脊
一級:上腦、外脊
二級:仔蓋、底板
三級:肋條、胸口
四級:脖頭、腱子
牛肉的部位適合哪種做法?
上腦:位于背部近頸處,肉質(zhì)較嫩,適宜烤和炒。
牛排:位于背部,相 當(dāng)于豬的龍骨,適合烤和燜。烹飪時可帶骨或去骨。
里脊:肉質(zhì)細嫩,經(jīng)冷藏一兩日再食用更嫩。
腑肋:相當(dāng)于豬的五花肉。
前胸:肉質(zhì)比較老,適宜燉的做法或剁碎制餡。
腱子:牛腿部,通常用于醬燒或燉。
牛肉各個部位怎么做最好吃?
1、牛頸肉
肥瘦兼有,肉質(zhì)干實,肉紋較亂。適宜制餡或煨湯,比嫩肉部分出餡率高15%,做牛肉丸不錯。
2、肩肉
由互相交叉的兩塊肉組成,纖維較細,口感滑嫩。適合燉、烤、燜,咖喱牛肉。
3、上腦
肉質(zhì)細嫩,容易有大理石花紋沉積。上腦脂肪交雜均勻,有明顯花紋。適合涮、煎、烤,涮牛肉火鍋。
4、胸肉
在軟骨兩側(cè),主要是胸大肌,纖維稍粗,面紋多,并有一定的脂肪覆蓋,煮熟后口感較嫩,肥而不膩。適合燉、煮湯。
5、眼肉
一端與上腦相連,另一端與外脊相連。外形酷似眼睛,脂肪交雜呈大理石花紋狀。肉質(zhì)細嫩,脂肪含量較高,口感香甜多汁,適合涮、烤、煎。
6、外脊(也稱西冷或沙朗)
牛背部的最長肌,肉質(zhì)為紅色,容易有脂肪沉積,呈大理石斑紋狀。我們常吃的西冷/沙朗牛排就是用到這塊肉。煎、烤起來味道更香,口感也很好。
7、里脊(也稱牛柳或菲力)
牛肉中肉質(zhì)最細嫩的部位,大部分都是脂肪含量低的精肉。也就是一般所稱的小里肌肉,是運動量最少、口感最嫩的部位,常用來做菲力牛排及鐵板燒。
8、臀肉(也稱米龍、黃瓜條、和尚頭)
肌肉纖維較粗大,脂肪含量低。只適合垂直肉質(zhì)纖維切絲或切片后爆炒。
9、牛腩
肥瘦相間,肉質(zhì)稍韌。但肉味濃郁,口感肥厚而醇香。適合清燉或咖喱。
10、腱子肉
分前腱和后腱,熟后有膠質(zhì)感。適合紅燒或鹵、醬牛肉。
歡迎分享轉(zhuǎn)載→http://m.avcorse.com/read-537023.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