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5-17閱讀(18)
水魚又叫甲魚,學名鱉,在廣東這兩道水魚做的菜肴,特別受歡迎,被視為滋補又養生的兩道家常菜,老少皆宜的美味佳肴,就是“水魚燜雞”和“水魚雞打邊爐”簡稱“水魚雞”。

做為老饕一般都會買上十只八只水魚,在家中用一個大盆子加足清水,不投喂任何食物,養上短則七八天,長則一頭半月,稱為凈化。
老饕認為水魚只有經過這樣的凈化,才好吃不腥、味道才鮮美。烹制時加上走地雞,一鍋香噴噴的水魚燜雞,真的是把老饕們的魂都勾走了。

要想挑選到鮮美好吃又優質的水魚,有很多小技巧,比如水魚是雄性還是雌性好,水魚的重量多少最好、青色好還是黃色好、腹部黃白色還是灰褐色好、是本塘養殖還是外塘養殖等等,做出的水魚口感和鮮美度都會有所不同。

本塘養殖的水魚和外塘養殖的水魚,無論從色澤、活力、味道、口感、香氣等都有明顯的差別,區別太大了,下面一起來看看,外塘水魚和本塘水魚都有哪些區別。

1、外塘水魚和本塘水魚區別
外塘水魚:
外塘養殖指的是仿野生環境養殖的水魚,外塘養殖像野生水魚一樣放養,投喂比較自然的飼料,讓水魚自由覓食、冬眠,因此它的生長周期相對比較緩慢,一般2年左右上市。外塘水魚肉質緊實、細嫩鮮美適合燉湯、水魚燜雞、火鍋等。

本塘水魚:
指的是人工溫室飼養的水魚,到冬天時經過人工調節溫度,使水魚越冬時不會冬眠,相對外塘養殖生長周期短。一般12個月左右即可成熟上市出售,本塘水魚價格相對外塘水魚要低。本塘水魚肉質肥厚豐潤、脂肪含量高,適合紅燒、清蒸等。

2、怎樣辨別外塘還是本塘的水魚
外塘水魚和本塘水魚,就好比土雞和飼料雞,它們的品種、外形是基本相同的,雖然它們的特征區別很大,但是沒有掌握一定技巧是分辨不岀來的。
分辨外塘還是本塘,可從水魚的這幾方面來區別比如爪子、腹部、背部、油脂、體態活力等。

爪子:
外塘水魚,爪子尖細發黃,表明活動足夠,用爪子經常爬行覓食屬外塘水魚。
本塘水魚,爪子較鈍短粗發白、表明爬行活動不夠,只吃投喂飼料,不需要大范圍爬行覓食屬于本塘水魚。

底板:
外塘水魚,腹部肚皮白里透紅色暗紅,分布有較明顯的淺色斑紋和紅色血絲。
本塘水魚,腹部肚皮發白發紅,血絲和脈絡不明顯。

甲背:
外塘水魚,甲背灰黑色或者土黃色,表面像有一層蠟質的光滑感,分布肉眼可見的黑色斑點,裙邊厚實平坦不垂墜,用手按壓立即反彈。

本塘水魚,甲背綠色或黃綠色,表面光澤暗淡,沒有明顯黑色斑點,裙邊較薄易垂墜,用手按壓不易反彈。
油脂:
外塘水魚,油脂呈黃色,膠質較粘稠。本塘水魚,油脂呈白色,膠質粘稠性差。
活力:
外塘水魚,生猛好動爬行快有活力。本塘水魚,不好動,爬行不靈活、反應遲鈍。

3、挑選優質水魚的方法
無論外塘還是本塘水魚,挑選水魚時要觀察各個部位必須無傷痕、傷疤,沒有蚊蟲叮咬痕跡,動作反應靈敏生猛。
水魚重量約700克~800克左右,尾巴較長超出甲殼屬雄性,尾較短屬于雌性,雄性肉質較多優于雌性。

觀察水魚是否有細小針孔、還有水魚厚度是否勻稱,翻轉水魚后是否能快速翻身過來等。出現有針孔、厚度不勻、不能翻身的多是為了增加重量而注水的水魚,味道腥、肉質松散。

4、廣式水魚燜雞的家常做法
材料:
土雞1只1500克,水魚1只700克,姜4片,蔥2根,蒜頭4瓣,食油1湯匙,鹽1茶匙,醬油1湯匙。


做法:
第一步:宰水魚的方法,用筷子放在水魚嘴里咬緊,拉出頭部剪斷放干凈血水,再用70攝氏度的熱水中燙3分鐘,放涼水中,用刀刮掉黑皮沖洗干凈,用刀沿著甲殼破開清理干凈內臟,把水魚切成塊;
第二步:把光雞內臟取出清理干凈,用水沖洗干凈,切成塊;
第三步:熱鍋下油,開大火放入姜蔥蒜爆香,倒入雞肉翻炒5分鐘,倒入水魚繼續翻炒5分鐘,放入鹽、醬油倒入淹過雞肉的清水,水燒開后轉成中火煮20分鐘左右;
第四步:轉成大火,淋入芡汁炒勻起鍋裝盤撒上蔥花即成。天氣冷的時候可以把煮好的水魚雞舀入電磁爐的鍋中,一邊加熱一邊吃味道鮮美無比。

5、廣式水魚雞火鍋的家常做法
材料:
雞1只1500克,水魚1只700克,生姜片3片,紅棗5粒,桂圓肉10克,枸杞子5克。

做法:
第一步:雞、水魚宰后清洗干凈,切成塊,分別裝入盤子中備用;
第二步:火鍋底料放入生姜、紅棗、桂圓肉、枸杞子。加入清水,水燒開后,倒入雞肉、倒入水魚煮熟;
第三步:水魚雞煮熟后蘸醬料邊煮邊吃。
最受歡迎的水魚雞就這樣做好了,簡單易學,原汁原味超級美味。


關于以上這些水魚的小知識,各位朋友是否有更多的小技巧和好的建議?歡迎留言區討論留言告訴我們,讓大家一起學習了解。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536592.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