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魚肉怎么做既有營養而且又好吃(這樣做更鮮美好吃)
發布時間:2025-05-17閱讀(20)
要說世上最鮮為何物,非海貨河鮮莫屬。
那與眾不同的鮮香之氣,那晶瑩剔透的玲瓏之體,讓人在大飽口福的同時也過足了眼癮。
但是,魚、蝦、蟹等海貨河鮮的烹制極考驗烹制功力和火候,多一分必過,少一分又不足,千萬要小心了!

豆瓣味濃郁,魚肉極鮮嫩,卻嘗不出半點腥氣,只有無法形容的鮮香。

豆瓣魚是用先煎后燒的方法做出來的,其色澤紅亮,相似的還有一道更有名的干燒魚。
不過,二者還是有區別的。
干燒魚最后需要把汁收干,不用淀粉勾芡,成菜有一絲焦香之氣;
豆瓣魚最后不用大火把汁收干,而是用淀粉來勾薄芡,使魚肉更嫩滑,豆瓣味更濃郁。另外,蔥姜蒜末在豆瓣魚中的用處也非常大,切成末來燒味道更濃郁,如果這三樣放少了,那么就差之遠矣。
因此無論是做還是吃,兩者都有不小的差距,認為兩者差不多的朋友不如就從多多練習這兩道菜做起。
原料(圖1)主料
鮮鯽魚 500克
最好用薄一些的魚,更容易入味。首選是鯽魚,雖然刺多,但味道鮮美。不能選太大的魚,如果人多可以多做幾條。其次可以選鯉魚或武昌魚。
調料
郫縣豆瓣 30克
醬油 10克
黃酒 15克
醋 10克
白糖 10克
蔥姜蒜 各20克
胡椒粉、淀粉 各適量

準備原料
①鯽魚整治干凈,在兩面各輕劃三四刀,用少許胡椒粉和黃酒抹一下備用(圖2)。
*在魚身上劃刀口的時候不要用力,把表面輕輕劃開就可以,若劃得太深,在燒的過程中魚身容易斷。
②蔥姜蒜切細末,郫縣豆瓣剁細備用(圖3)。
煎魚③炒鍋燒熱,倒少許油,燒至八成熱,把魚放下去用大火將兩面煎黃(圖4、圖5),盛出。
*要提前把鍋燒熱后用油涮一下,讓油在鍋中多轉轉,然后泡一會兒,能夠更好地避免粘鍋。
*魚剛煎的時候不要動,防止魚皮破裂,等過一會兒定型了再動,一定要用平鏟來鏟動魚身。
炒醬料④將煎魚油倒掉,放些新油,油量比平時炒菜稍多些,小火溫油炒郫縣豆瓣,直至酥香出紅油(圖6)。接著放蔥姜蒜末,以中大火煸香,約10秒(圖7),再下醬油和黃酒大火爆香。
*煎過魚的油不僅有腥味,長時間高溫加熱還容易產生毒素,所以一定要換新油。
*炒豆瓣醬時油一定要多放一些,不然會炒糊。
*放蔥姜蒜前要開大火,因為量比較多,火力不夠則炒不出香氣,但要注意別把豆瓣醬炒軟!
燒魚⑤倒適量熱水,放白糖,燒開后將魚放入(圖8),再次燒開后轉小火燒5分鐘,翻面再燒5分鐘,把魚盛到盤里,鍋中的汁勾薄芡后放醋,最后澆到魚身上即可。
*燒魚這一步加水不能沒過魚,到魚鰭就差不多了,否則汁太多會使味道變淡。
*湯汁勾芡不能太濃,稍微有些稠度,掛在魚上即可。
*醋一定要最后放,這樣才有提鮮、增添風味的效果。
*豆瓣、醬油都比較咸,建議就不再放鹽了。
羅氏麻辣烤魚香料和麻辣味道結合得天衣無縫,極香! 魚肉極嫩!

做魚的“門派”無數,最有名的便是六大派—清蒸、紅燒、麻辣、干炸、垮燉、生食,其中又以生食和麻辣為主。生食傳自東瀛,麻辣來自蜀地,前者曲高和寡,乃貴人之食;后者價廉親民,因此尤受大眾喜愛,傳遍九州。
原料(圖1)主料
烏江魚 1000克
最好選用脂肪含量高的魚,如烏江魚、鲇魚、江團等,烤出來口感好、香氣足;其次選草魚、鯉魚等。
輔料
青筍、蓮藕 各適量
腌魚調料
黃酒 15克
鹽 3克
花椒 20粒
胡椒粉、蔥姜 各適量
麻辣炒料郫縣豆瓣 50克
干二荊條辣椒 15克
麻椒 10克
永川豆豉 8克
醪糟 20克
冰糖 10克
黃酒 10克
鹽 1克
油 180克
蔥姜 各適量
香料粉
其他調料
干辣椒 30克
香蔥、姜 各適量
孜然粒 適量
做法準備原料
①將烏江魚從背鰭部開刀(圖2),割斷魚刺,完全片開,魚頭也劈開,取出內臟和鰓,洗凈(圖3)。將魚合上,在兩面輕輕劃幾刀,用腌魚調料抹勻并腌制1小時左右(圖4)。
*如果嫌麻煩,可以在買魚時讓商家幫忙宰殺,回家后再把魚洗凈進行腌制。
②干辣椒剪小段,去籽,用溫水泡上。干二荊條辣椒去籽,用溫水泡軟后,與郫縣豆瓣一起剁到極細。香蔥切段,姜切末,青筍切條,蓮藕切片,再切少許蔥段和姜片(圖5)。
制作麻辣炒料③炒鍋倒入油,中火燒至四成熱。下剁細的郫縣豆瓣和二荊條辣椒,小火慢炒5分鐘,至出紅油(圖6),保持小火,接著放永川豆豉、醪糟、冰糖、黃酒、蔥段和姜片炒5分鐘(圖7),再放入麻椒和鹽炒5分鐘,最后放香料粉炒5分鐘,即可關火(圖8)。
*炒料用牛油最香,如果方便,可以買塊牛肥肉自己煉一些油來炒料。
*炒料過程應嚴格按順序和時間來,而且要不停地鏟動,否則會煳底。
炒料可以說是烤魚中最重要的一環,料炒好了,成菜的味道就有保證了。
*郫縣豆瓣有咸味,鹽可以少放一些。
*放香料粉的時候最好一小撮一小撮地放,放完后炒一炒,看看香味夠不夠,不夠再加。對于香料粉的量,可以依個人喜好自行調整。不過,因為香料磨成粉后香味特別濃,千萬不要一下放一大把進去,否則會把紅油弄得混濁不清。切記,味道夠了就行。
烤魚④烤箱上下火210℃預熱10分鐘,在腌好的魚兩面刷一下油,將魚放在烤架上,入烤箱烤20分鐘左右(圖9),至表面金黃(圖10),隨后放進大盤中。
*要用烤架烤魚,不要用烤盤,因為烤盤會存留湯汁,使魚沒有焦香氣。
用烤架烤魚時,會有湯汁和油滴落,最好在下面的托盤中墊張錫紙接著。
*在烤魚的最后5分鐘可以加一些孜然粒,提提味道。
*魚的大小不一樣,烤的時間自然不同,如果拿不準烤制時間,可以用牙簽扎扎魚身,如果能夠輕松扎透,就是熟了。
*這個菜一定要用統籌方法才好,那就是先把魚烤上,然后利用等待的20分鐘炒料,這樣等魚烤好,料也炒好,接下來就方便了。
澆汁⑤將蓮藕和青筍用水焯一下或者直接用油炒一下放在烤魚旁邊。
⑥將炒好的麻辣炒料中的紅油盛出一些倒入鍋中燒熱(圖11),放入泡過水的干辣椒段,用中火煸炒至出香氣、顏色變暗紅,將剩余的麻辣炒料一起倒入,放香蔥段和姜末,再放一點熱水,大火炒半分鐘(圖12),最后將麻辣炒料汁直接澆在烤魚和蔬菜上就成了。
*泡過的干辣椒在用油炒的時候會有一個由紅變淺黃、再變棕色的過程,是正常現象,不必擔心,最后辣椒變成棕色就可以出鍋了。

西餐的廚房里都有一個用來熱盤子的溫箱,這個設置非常好。
熱盤子最大的作用就是能讓菜的溫度下降得慢一些。
對于中餐來說,很多熱菜都是在出鍋后2分鐘之內最好吃,過了這2分鐘,隨著溫度不斷降低,菜的味道和口感也會慢慢變差。為什么我們總是說“趁熱吃”,其實就是這個道理。
菜品出鍋后直接放進冰冷的盤子里,由于冷熱交替,熱量瞬間被大量吸收,品質就會下降得非常快。
因此,我在家中做菜的時候通常會把盤子燙一下,或提前打開烤箱,把溫度調到60~70℃,把要用的盤子放進去預熱,這樣就能讓菜的品質多保持一會兒。
要是你家里已經置備了烤箱,不妨也試試看。
食材筆記炒料,也就是炒制的麻辣醬料。
對于很多烤魚店、麻辣香鍋店、重慶火鍋店,甚至麻辣燙店等川菜館來說,炒料就是他們的“王牌”。
炒料中的香料如何組合、辣椒和花椒等調料的品質,就決定了一家店的主打菜的味道。
炒料如此重要,以至于廚師行業中有一些人專門研究它,開發不同的味道,謂之“炒料師”。
每位炒料師都有自己的獨門配方,這道羅氏麻辣烤魚中的炒料是從我自己的一個配方中精簡出來的(原方的香料比這里給出的量要多1倍!),
我有自信它的味道絕對不輸一般的店。無辣不歡的朋友,不妨也做一回麻辣炒料師!
姜汁浸鱖魚清新爽辣,姜汁和豉油的味道完美結合,魚肉很鮮嫩。

鱖魚諧音“貴余”,有富貴有余之意,選材中有鱖魚的菜自然帶著吉祥的意味。
鱖魚的肉細嫩白凈、刺少,很適合片成魚片,而且鱖魚腥味不重,特別適合清蒸或者過水這類做法,因此就有了這道姜汁浸鱖魚。
一勺冒著微煙的清油澆下,滲入每一個縫隙,瞬間激出千縷白汽,綠的蔥、黃的姜、紅的椒,愈發鮮艷誘人;
清油繼續行進,越過雪白的魚肉,注入醬汁中,形成一個個大小不同的油圈圈,讓清爽的醬汁變得靈動起來。
看著漂在醬汁上的油圈,似純凈蔚藍天空中的朵朵白云,又似人生中一個個圓滿的結局!
原料(圖1)主料
鱖魚 1000克
如有條件的話,買鮮活的鱖魚現宰現做味道最好。
調料
姜 蒜、香蔥、小米椒、鹽、白糖、蒸魚豉油、黃酒 各適量
蛋清 少許
姜蒜比例為3∶1,小米椒有兩三個足夠,如喜辣可多放小米椒,同時姜也要多些。其他調料相對來說比較隨意,所以沒有給出具體分量。

準備原料
①姜蒜和小米椒切成細末(圖2)。鱖魚去骨取肉(圖3),片成薄薄的魚片,用少許鹽和黃酒抓勻腌一會兒,最后用蛋清調勻備用(圖4)。
*鱖魚的背鰭非常鋒利,且有毒素,一定要小心別被扎到。取完肉的魚留頭尾,用于成菜的擺盤裝飾。
調姜汁②將姜蒜、小米椒末全部放于碗中,放適量白開水和蒸魚豉油,再放少許鹽和白糖,攪拌均勻,泡2小時即可(圖5)。
*加水量不能太大,剛好能夠把細末調開就行。蒸魚豉油不能放太多,因為最后要澆在魚片上,放太多魚片容易發黑。而稍微放些鹽和白糖可以彌補蒸魚豉油較少造成的味道不足,但也應注意別放多了。
焯魚片③鍋中加水燒開,將魚頭和魚尾焯熟后擺入盤中(圖6),待水再次開后,改中小火,將魚片依次散放于鍋中,再開中大火焯熟(圖7),撈出(圖8),放于盤中,澆上調好的姜汁,撒香蔥粒,用熱油澆一下,出香氣便可食用了。
*焯魚片的水要多些,這樣能讓魚片很快成熟而不會變老。如果水太少,魚片下鍋后水溫會急速下降,魚片受熱時間過長,口感會變柴。
*不能把魚片一大團地扔進鍋里后通過攪拌讓它們散開,然后再攪拌,那樣魚片容易爛,而且其表面的蛋清也會在攪拌過程中脫落,導致魚肉變柴。下魚片時,要夾兩三片分散地快速放入鍋中,動作一定要快,否則,最先下鍋的魚肉到最后就老了。
*焯魚片還要特別注意火力的控制。水開后調中火,保持水面微開,迅速地下入魚片。不能用滾水焯魚片,否則魚肉易碎成小塊、變老。在鍋里的水微開的狀態下迅速下完魚片,此時水溫下降,須及時調節火力,把火開大,這樣才能令魚肉保持鮮嫩的口感。
*魚片出鍋裝盤后,澆姜汁、撒蔥粒,接著一定要用熱油把味道燙出來。油量須充足,一方面激發各種調料的味道,另一方面也能夠讓整道菜的口感更加嫩滑。
更上一層樓有些朋友想用“蒸”的方法代替“焯”,這樣雖然也可以,但是蒸過的魚片很容易粘在一起,而且時間不好控制,往往會把魚片蒸老,影響整道菜的口感。
因此,“蒸”是下策。焯水是較為省事的辦法,屬于中策。如果條件允許,不妨用溫油把魚肉滑熟,這樣做能得到最好的口感,是上策。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535924.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