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5-16閱讀(16)
哈爾濱,簡稱“哈”,別名“冰城”,是黑龍江省的省會城市,是東北地區的重要中心城市,常駐人口將近一千萬,哈爾濱這座城市歷史悠久,早在石器時代,大概2000萬年前,就有人類活動過的跡象,在發展國民經濟的時候,哈爾濱被列為重點建設城市。

哈爾濱人豪爽大氣,不拘一格,待人友好,和善大方,對人沒有花花心眼,都是真心實意,也正是因為這一點,使哈爾濱整座城市都充滿了親和力,喜歡與其結交朋友。
都知道北方人喜歡爭搶結賬,在哈爾濱你更能感受到這份熱情,遠道而來的朋友,肯定不能讓你掏錢,“一天三頓小燒烤”可不是隨便說說的,爭搶著買單結賬,這種事情經常遇見,也經常發生,也是一種待客之道。

哈爾濱除了熱情好客的性格,還有多種多樣的美食小吃,極具地方特色,絕對讓你流連忘返,哈爾濱有哪些令人難忘的美食?本地人推薦這4種,吃一次不留遺憾。
一、哈爾濱紅腸紅腸是俄羅斯的代表美食,傳入中國以后,在哈爾濱發揚光大,一度受到市民的熱烈歡迎,當地有多家從事紅腸的企業,秋林里道斯紅腸、哈肉聯紅腸、哈爾濱農大紅腸等,多家紅腸品牌,既經營當地的市場,也通過網絡銷往全國各地,暢銷不衰。

制作工藝大多為俄羅斯的傳統工藝,味美鮮香,肥而不膩,營養豐富,掰開全是肉,蛋白質含量豐富,做法精良,經過多年的經營,哈爾濱紅腸已經深入當地人的習俗,宴席、酒席一定會切上一盤,下飯下酒。

擁有最早歷史的“哈肉聯紅腸”,先后被日本商人、蘇聯紅軍經營過,最后回歸國有,這里生產的肉類罐頭,一度運往了戰場,飽腹止餓,為戰士們提供了優質的營養。
二、大列巴大列巴是哈爾濱的特產之一,這種俄羅斯風格的面包,現為哈爾濱一絕,備受當地人的歡迎,大列巴之名,體現了中西文化之融合,原名只叫“列巴”,后來因為個頭太大,才加了個“大”字,“列巴”是俄語中面包的意思,拎在手里沉甸甸的。

對于外地人來說,第一次吃大列巴會不習慣,正常中的面包,應該是松軟的,軟綿綿的,不費牙齒,咀嚼輕松才對,而大列巴則恰恰相反,口感硬,比一般面包厚重,拎在手里沉甸甸的,人們提著大列巴送禮,也是一種重情重義的表現。

有的人吃習慣了,還會把大列巴當成主食,涂抹一層果醬、魚子醬、奶酪,再切一盤紅腸,搭配著大列巴吃,鮮香美味,大列巴的保質期很長,經過三次發酵烘烤,外皮硬且艮,但內芯軟松,面香味十足。
三、馬迭爾冰棍馬迭爾品牌的歷史,距今已有上百年,是哈爾濱中央大街上的特色風景,一年四季,均有冰棍售賣,已成為當地的重要標志物,論起當地美食來,肯定有它的一份,馬迭爾冰棍的特點,“甜而不膩,冰中帶香”,沒有添加劑,一致受到哈爾濱人的好評。

“不到長城非好漢”,到了哈爾濱,如果不嘗一嘗馬迭爾冰棍,那真的算是白來一趟,馬迭爾經歷了上百年的歷史,無論夏日炎炎,還是寒冬凜冽,都有食客排隊購買,據說最多的時候,一天銷售量超一萬根。

鍋包肉誕生于光緒年間,由哈爾濱道臺府的廚子創造,此菜色澤金黃,外酥里嫩,口味酸甜,豬里脊肉為主要原料,裹漿炸熟后,再炒勾芡制成,鍋包肉在哈爾濱的酒桌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屬于經典菜系,也就是今年,鍋包肉還入選了《地標美食名錄》,外觀紅白相間,肉質外焦里嫩。

哈爾濱的廚師,燒的“鍋包肉”都好吃,東北菜雖然沒有入選八大菜系,但也有一定的“江湖”地位,其中鍋包肉、溜肉段、小雞燉蘑菇,都能憑味道服眾,一定要嘗嘗。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534000.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