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3-19閱讀(20)
肉松或稱肉絨、肉酥。肉松是將肉除去水分后制成的粉末,它適宜保存,并便于攜帶。
從蒙古帝國早期,成吉思汗馳騁歐亞作戰時的干糧就是肉松和奶粉。馬可·波羅在游記中的記述,蒙古騎兵曾攜帶過一種肉松食品。肉松制作簡單無需“秀潤加工”,蒙古早期便已完善。清朝的前身大金并無肉松傳說,而后金清朝被蒙古飲食影響,隨之納為己用。

用牛肉、羊肉、豬瘦肉、魚肉、雞肉除去水分后而制成的,肉松是亞洲常見的小吃,在蒙古、中國、日本、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都很常見。一般的肉松都是磨成了末狀物,適合兒童食用,將肉松拌進粥里或蘸饅頭食用。或加入紅糟、白糖、醬油、熟油精制成。
對于長壽之鄉如皋來說,最出名的當屬肉松了,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如皋肉松是江蘇地區漢族名菜。屬于蘇菜系,味道咸甜。如皋肉松的生產始建于1914年,建國后由如皋肉聯廠生產。原為“太倉式”肉松,由于不斷改進生產工藝,研制最佳配方,已形成了如皋肉松自己特有的風味。
1. 豬肉洗凈后,切塊,鍋中水燒開,放入豬肉焯水后,撈出洗凈。

2. 鑄鐵鍋中放入焯水后的肉塊,加入料酒、老抽、冰糖、十三香、鹽、生姜,倒入250ml清水(用普通鍋水量要增加),蓋上鍋蓋煮開后轉小火燜煮一小時左右,至肉酥爛,筷子輕松能穿透。

3. 取出肉,帶上一次性手套,把肉塊用手撕成肉絲(這步需要點耐心,撕的越細,成品口感越好)。

4. 再將撕好的肉絲倒入攪拌機中打碎。

5. 洗凈的鍋子,燒熱,直接倒入打碎的肉松,小火干炒(這時要注意保持均勻的火力)。

6. 不斷翻炒至蓬松狀(耐心點,我炒了二十分鐘左右,不同鍋子不同火力需要的時間也不一樣,炒到最后肉松完全脫水呈現出干爽蓬松狀為OK)。冷卻后裝入密封袋或者密封瓶子中保存,要是炒的夠干,可以保存好幾個月。
小貼士
1.豬肉要選全瘦肉,不要帶筋的。
2.最好煮到肉很酥爛(想要快可以用壓力鍋),筷子能輕松穿透,能輕松用手捏碎的程度。關于用不用攪拌機,我的經驗是要用,如果光靠用手撕,當然也能做成,但是口感比較粗,我喜歡細膩點的口感,這樣孩子吃起來也比較容易。有粉絲給我支招,說煮酥爛的肉肉裝入保鮮袋,用搟面杖搟碎,這也是一個更省事的做法哦,不妨試下。
3. 最后炒制的過程記得用小火,全程保持一個火力,不停的翻炒(否則會焦),一直到肉松呈現干爽蓬松的狀態。炒的越干,水分越少,越利于保存。
4. 如果想要顏色漂亮,在最后炒制的時候可以加入咖哩粉和糖份一起炒制,做好的肉松顏色會呈現金黃色。為了追求盡量少添加,我沒加。喜歡芝麻的,也可以在炒到最后階段加入芝麻一起炒香。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