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陜西傳統蒸碗的吃法(逢年過節必不可少的美食)
發布時間:2025-03-14閱讀(21)
蒸碗其實是中國大部分地區都有的一種美食做法,常見于北方地區。但由于祖國地大物博,于是蒸碗這種做法在不同的地方,也就發展出了不同的特色產品。
這其中就有較為知名的“陜西八大蒸碗”(也叫“關中八大蒸碗”)。

?陜西八大蒸碗由小酥肉、條子肉、黃燜雞、粉蒸肉、四喜丸子、帶把肘子、梅菜扣肉和八寶甜飯組成,這其中最大的特色就是,絕大多數都是葷菜,由此可見關中人民的豪爽與大氣!
眾所周知,蒸碗一般都是先將各色菜肴加工成半成品或成品,然后在食用前放鍋里蒸熟即可。所以,這陜西八大碗一般都是需要提前加工的。
小酥肉,一般都是需要撿上好的五花肉切成片,然后裹上淀粉和雞蛋液,用提前備好的蔥姜蒜腌制好,再上鍋油炸成金黃色,瀝干油分。炸好后還需再翻炒一番,最后出鍋后撒上香菜蔥花。
條子肉,則是選帶肥帶瘦的大塊兒肉,先用清水煮一遍,煮的目的是為了去除血沫,煮完后等晾干水分,在每塊兒肉表面裹上蜂蜜。之后再上鍋小火慢炸,直至肉的表面完全上色。拿個小碗,倒入醬油、鹽,加溫水攪勻,倒入肉碗,在肉上放陳皮、八角、蔥段、姜片蒸制,蒸好后取掉陳皮、八角、蔥段和姜片即可。
黃燜雞,則要先腌好一只仔雞,順便準備好黃豆,泡發后瀝水備用,蔥姜蒜切好,備好花椒、桂皮、八角、香葉、干辣椒若干。開火加入雞仔與黃豆煸炒,而后依次放入老抽、料酒、白糖、雞粉、十三香和郫縣豆瓣炒入味,最后倒入適量開水燜制。
粉蒸肉,做法則多種多樣,簡單點可以直接購買全料蒸肉粉加五花肉制成。
四喜丸子,需先將備好的肉、荸薺、香菇、姜、蔥切碎,再加入淀粉、老抽、食鹽、白糖和餡兒,順同一方向攪拌上勁,取適量餡料摔打成丸子。再鍋中放油炸制金黃,撈出后放入湯汁材料,加適量清水煮開。
帶把肘子,是陜西大荔地區的一道傳統名菜,有專門的做法,這里就不詳述,以后有時間專門撰文介紹。
梅菜扣肉,最早源于客家菜,傳入陜西地區后,結合當地人們的口味,有些許改進。這道菜的關鍵在于梅菜(也叫“霉菜”),需提前腌制準備。將五花肉切成方形,梅菜干用溫水泡開;鍋中沸水放入五花肉,加蔥白、料酒、姜片焯煮一定時間;之后撈出五花肉,在肉上均勻抹上醬油上色,另起鍋燒油炸制,取出放涼;梅干菜加料炒制備用;將五花肉切片,碗底墊上梅干菜,將肉整齊擺放上去,每擺放一片,都需刷上特制的醬料;最后上鍋蒸熟即可。
八寶甜飯,取血糯米、糯米混合均勻洗凈,提前浸泡好,同時也提前浸泡好紅豆。之后拿一個大碗,在其內壁涂上一層熟豬油,將一部分花生、杏脯在碗底擺好造型,上面放入混合糯米,再放一層紅豆,再填一層糯米,循環往復,直至蓋滿。在碗中加入適量冷水,蓋好保鮮膜備用。食用前蒸熟,撒上一層桂花糖制成的水晶滋汁即可。

陜西人通常只有在逢年過節、宴請賓朋之時,才會備齊這“八大碗”,以顯隆重。若是在平時,偶爾時間充沛,則會選擇性地挑選一兩樣制作,即使這樣也算是極其豐盛了。
不過現如今,街上陜菜館子眾多,大部分店里都有這種蒸碗售賣,倒是可以省時省力,花點錢就能吃上一頓、大飽口福了。

?雖說這蒸碗是全國各地都有的做法,但不知怎的,也許是我走過的城市太少,基本在其他城市很少見有飯館售賣蒸碗的。但在西安,隨便走進七八家飯店,就至少兩三家有蒸碗,也許這蒸碗的確廣受西安人的好評才會這樣吧。
也不怪只有在陜西這塊兒地界,才孕育出了“陜西八大蒸碗”的盛名。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510759.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