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12-16閱讀(15)
粵菜飲食文化是嶺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歷來善于融合中外、兼容并包、博采眾家之長?;磽P菜與魯菜、川菜、粵菜并稱為中國四大菜系,除了魯、川、粵菜外,惟一破例以省以下兩個城市、區域命名的菜系就是淮揚菜系。
淮揚菜,始于春秋,興于隋唐,盛于明清,素有“東南第一佳味,天下之至美”的美譽。揚州是“世界運河之都”、“世界美食之都”、“東亞文化之都”,而揚州菜,則是淮揚菜的主體。揚州菜講究刀工,刀工比較精細,尤以瓜雕享譽四方。菜品形態精致,滋味醇和;在烹飪上則善用火候,講究火功,擅長燉、燜、煨、焐、蒸、燒、炒;原料多以水產為主,注重鮮活,口味平和,清鮮而略帶甜味。前段時間我們舉辦渤海海鮮美食節,這次舉辦揚州美食節,都是想通過學習、借鑒其他菜系,在粵菜的傳承與創新上做一點實實在在的事情,研發推出適合老廣口味的系列新菜品。老廣們講究“不時不食”。
中秋佳節即將到來,白云賓館舉辦揚州美食節,麻麻第一時間過來才嘗鮮,太開心了在廣州就可以品嘗到正宗的、食材新鮮的揚州菜。

文思豆腐羹
文思原為清代揚州大明寺的和尚,善做豆腐,故名文思豆腐。原料為嫩豆腐、火腿、香菇、筍、茶葉,其選料極嚴,刀工精細,軟嫩清醇,入口即化,具有調理營養不良、補虛養身等功效。
揚州手打獅子頭
相傳隋煬帝游揚州時,地方以葵花剁肉進獻,隋煬帝嘆服,見其形大似雄獅之首,后賜名獅子頭。它是揚州名菜,開國宴主打菜,選用小膘五花肉(肥六瘦四),由片切至條再切至小顆粒,調味后摔打上勁再成團,口感松軟、肥而不膩、細小香嫩的肉香,在高湯的澆灌下,更顯其噴香撲鼻,味道鮮美。

大煮干絲
揚州干絲絕對是遠近聞名,一塊三分厚的豆腐干被切成24張薄片,再橫切成相同粗細長短的數百根細絲。乾隆六下江南,揚州地方官員以九絲湯獻媚乾隆,后人以九絲湯加以發展,現演變為大煮干絲,是典型的以講究刀工火候著稱的淮揚菜的代表作之一,將豆腐干片切成細絲,配以雞絲、筍片加雞湯燒制而成,火候文武兼用,方能入味,裝盤時蓋以熟蝦仁、豌豆苗、火腿絲等,多種原料及雞湯的鮮美味融合到干絲里,口感綿軟,異常鮮美,百食不厭。

老揚州醬淋熏魚
過年的餐桌上,總少不了江蘇人愛吃的熏魚,取“年年有余”的好寓意,亦有“爆發”之意,過年硬菜一上桌,熏魚最先用來下酒。
家鄉素燒鴨
以香菇、木耳菜、豆腐皮等為主要原料,清香素味,營養豐富,色澤金黃,形如燒鴨,故名上素燒鴨。

淮揚燙干絲
揚州傳統名菜,以揚州白干為主料,配以開洋、姜絲、香菜,入口軟綿,口味清淡。
高郵雙黃蛋
"未識高郵人,先知高郵蛋"高郵雙黃鴨蛋,江蘇省揚州市高郵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地方傳統名菜之一。一蛋雙黃,蛋白如璧玉,蛋黃似瑪瑙,紅白相間,壁合珠連,實為人間之珍品,食用之精品,國家之瑰寶。入選全世界最值得品嘗百種味道(位列第二 )。

揚州貴妃鹽水鵝
揚州鹽水鵝,揚州特色名菜。形態飽滿,爛而不散,色黃油亮,質感松嫩、肥而不膩,鮮咸。揚州人俗稱其為“老鵝”,是在有著2000多年歷史的淮揚菜里不可或缺的一道名菜,有著悠久的歷史。充分體現了“以味為核心,以養為目的”的中國烹飪的本質特征。

蘿卜絲酥餅
揚州菜的經典,開酥完美烤制有度,咬開就是滿滿的豬油香、芝麻香、花椒香和蘿卜的清新混合于一體。
陳年花雕冰花熟醉大閘蟹
色澤紅亮、酒香濃郁,蟹肉鮮嫩、黃多肉肥、汁鮮味甜 。女兒紅、糖、生抽、八角、桂皮、香葉,酒香與調料香充分融合,做成既甜又香的醉蟹汁。大閘蟹洗凈,上籠蒸熟至涼,同藕、蝦、蓮子一起泡入醉蟹汁中24小時,提鮮提香即可食用。

琉璃水晶溜蝦仁
水晶蝦仁是一道揚州名菜,新鮮現剝的河蝦仁,奇香四溢,晶瑩剔透,賽如明珠,咸甜適中,蝦仁緊實Q彈,口感嫩爽滑。

春花富貴雞
廣府人無雞不成宴,白云賓館經典名菜春花富貴雞,精選天然放養、皮下脂肪適當的清遠雞種,經浸入馥郁的湯汁中以恒溫慢慢“吊”熟,鎖住汁水,考驗廚師對火候控制的分毫,入口鮮嫩多汁,飽含雞的精華。

清酒鵝肝拼煎焗大連鮮鮑
滑嫩的鵝肝,以清酒腌制,甘香可口,入口即化,甘甜香味久久回蕩。
煎焗鮑魚是一道廣東省傳統名菜,亦為國宴菜肴之一。新鮮鮑魚用文火煎香,只用少許醬油調味,最大程度激發食材原本的鮮味。肉感軟潤,味鮮而濃,營養豐富。

古法石缽炒軟兜
“湖灌之水,其中多鱔?!背缘臅r候,由于魚肉比較長,又有一定的寬度和厚度,不能像吃面條那樣吸入口中,如果想吃相優雅一點,不讓湯汁滴滴淌淌,弄得桌上到處都是,那得用湯匙從下面兜住,故而得了這么一個繪聲繪色的菜名。選用太過粗壯的鱔魚,要用“筆桿鱔”,也稱“筆桿青”,也就在兩把重左右,這樣的小鱔魚,炒出來才夠細夠嫩。

陽春面
陽春面又稱光面、清湯面或“清湯光面”,湯清味鮮,清淡爽口。是揚州的一大特色。
蟹黃蒸餃
蟹黃蒸餃,揚州的十大名吃之一,以小麥面粉、蟹黃、蝦仁、竹筍、螃蟹、雞蛋、海參等為主要制作材料。

揚州炒飯
早在春秋時期,揚州船民就開始食用雞蛋炒飯。清嘉慶年間,揚州太守伊秉綬開始在蔥油蛋炒飯的基礎上,加入蝦仁、瘦肉丁、火腿等,逐漸演變成多品種的揚州炒飯。大米粒粒分明,雞蛋還是拉絲的,油脂很完美地融入到米飯中,粒粒金黃,米粒雖然細小,但非常有嚼勁??此坪唵蔚囊煌腼垼彩浅鞘星晡幕l展的結晶。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505406.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