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12-16閱讀(14)

梁永剛 | 文
在中原,制作醬豆的過程俗稱為“曬醬豆”,一個“曬”字道出了制作醬豆的主要秘笈。
一年中能夠曬制醬豆的日子屈指可數,酷暑盛夏三伏天是最佳時機。三伏天太陽毒氣溫高,等外面地上曬得直冒煙,屋內熱得像蒸籠,也就迎來了曬制醬豆的黃金時間。
舊時的鄉間,莊戶人家缺鹽少油,一碟鮮香適口的醬豆是農家餐桌上的尤物,調劑著寡淡無味的尋常生活。

簸完了,母親順手拉過來一個木墩兒坐下,將盛滿黃豆的簸箕置于腿上,彎著腰,低下頭,抓起一把黃豆,在手掌里摩挲著、挑揀著,那些霉爛、有蟲口、殘缺不全的癟豆,被母親丟到了篩子里,簸箕里那些大小勻稱、渾圓飽滿的豆子,則被留作曬制醬豆的原料。
第二天一大早,母親起床后去井上挑了兩桶水,一桶清洗頭天拾掇干凈的黃豆,另一桶則用來浸泡黃豆。
半天工夫豆子就泡脹了,吃過晌午飯,母親伸手從水桶里撈出一把豆,放在手心里仔細查看,此時干癟瘦小的黃豆經過井水的浸潤,體態一下子豐腴了許多,看上去宛如肥嘟嘟、白生生的胖娃娃。

母親從墻上取下竹笊籬,把沉入桶底的黃豆撈到另外一只空桶內,然后開始往鍋中注入清水,生火燒鍋。鄉諺說“涼水煮米,滾水煮豆”,等鍋里的水完全沸騰了,母親才將黃豆丟入鍋中慢煮。
母親說,煮豆一定要把握好火候,豆子一發面就要?;穑侵蟮锰珷€,豆就不囫圇了,不好看不說,關鍵是一捏就碎,曬不出好醬豆;也不能煮得半生不熟,太生了曬成醬豆后吃起來口感不好。
火的大小,煮的時間長短,豆的生熟,全憑母親長年累月的經驗。等一縷縷熟豆的清香順著鍋沿的縫隙躥了出來,守在灶臺旁燒鍋的我涎水都流出來了,母親叮囑我把火熄滅。
等滿灶房的煙氣散盡之后,母親緩緩掀開鍋蓋,舀了一勺熟豆倒入碗里,往案板上一推,嗔怪道,看把你饞的,端過去吃吧。急不可耐的我端起碗跑出了灶房,在院里找個地方一蹲,連手也顧不上洗,抓了一把就往嘴里填。

一番風卷殘云,小半碗熟豆被我吃下了肚,仍然覺得意猶未盡,我懇求母親再給我少盛點兒。母親說,這東西嘗嘗就中,吃多了在肚子遇水就脹,半夜里讓你疼得在床上打滾。
夜漸漸深了,母親把煮熟的黃豆一笊籬一笊籬撈到篩子里,端到院里的石板上瀝水,只需經過一晚上的晾控,黃豆的干濕度基本上就行了。
等熟黃豆控干涼透后,母親將其倒入陶盆里“拌面”,即在黃豆上裹一層麥面,使其互不粘連。緊接著開始“焐豆”,找了一間密封嚴光線暗的屋子,臨時支起一個木板,鋪上厚厚一層事先準備好的麻葉,將拌好面的黃豆均勻攤在上面,然后又蓋上一層麻葉。

母親一臉嚴肅地告訴我,焐豆這幾天,屋里的木板不能隨意挪動,窗戶、門都要關得嚴嚴實實,就連蓋在豆子上的麻葉也不能掀開。焐上兩三天,發酵后的黃豆開始變烏。
再過兩天,豆子上起了霉點,長出了白毛。又等了幾天,變成了長長的綠毛。母親把長滿綠毛的黃豆倒進篩子里,端到院里的太陽地里暴曬,曬干曬透之后,捧起一把豆子,兩手使勁對搓,直至把綠毛揉搓下來,然后用簸箕簸干凈。
黃豆脫去綠毛后,便可以添加“料水”了。所謂“料水”其實就是用花椒、八角、干辣椒等調料放鍋內煮成的汁水,又叫“花椒水”,等完全放涼后加入適量食鹽,倒入黃豆中攪拌均勻。如果有西瓜,也可挖出西瓜瓤去籽后攪拌到黃豆中,口味則更加獨特和鮮美。

在太陽下暴曬是制作醬豆的關鍵環節,決定著醬豆的成色和味道。三伏天最適合曬醬豆,這是農人們祖祖輩輩總結出來的經驗,天越熱曬出的醬豆越出味。
尋一個連一絲云彩都沒有的大晴天,母親將經過料水浸潤的黃豆,分裝在一個個醬紅色的陶盆里,擺放在屋檐下的青石板上,任由毒辣的陽光暴曬。醬豆濃烈的氣味很招蒼蠅,母親就用白紗布封住盆口,既不影響日曬通風,又可防止蒼蠅蟲子落入。
曬制中的醬豆最怕淋雨,一遇水很快就會腐爛壞掉,白忙活一場不說,還糟蹋了好端端的黃豆。夏天的天小孩的臉,說變就變,曬醬豆的那些天,母親每天都是提心吊膽,只恐怕突然下場雨淋壞了醬豆。每天早上母親都照例要抬頭看天,根據云彩多寡判斷天氣好賴,思忖著該不該把醬豆盆兒端出去。母親說,攪拌醬豆必須在早上,那時候醬豆還沒有起熱。
等到晌午頭就不能再攪了,日頭毒,氣溫高,攪拌后醬豆很容易發酸變質。攪拌醬豆也有技巧,不能亂攪一氣,必須順著一個方向,這樣醬豆才能曬得更透發酵更均勻。

只要天好,氣溫高,陽光毒辣,連續曬上十天半月,盆里的醬豆便由土黃色變成了深紅色,此時輕輕揭開白紗布,一股濃郁的醬香直撲鼻孔,用指頭蘸上一點稠乎乎的醬豆放到嘴里,辛香、醇厚的滋味立即傳遍唇齒,此時醬豆就算曬成了。
鄉諺說“富人一本帳,窮人一盆醬”,在昔日生活拮據的鄉間,一盆色香味俱佳的醬豆是農家餐桌上的主要菜肴,也是一道受人喜愛的下飯咸菜。醬豆的吃法很多,蘸饃就飯,炒菜摻拌,下酒佐餐,可謂是五花八門,應有盡有。
(圖片來源于網絡)
作者簡介:
梁永剛,男,1977年生,漢族,河南平頂山人,中國散文家協會會員,現供職于河南省平頂山市新華區政協。
豫記版權作品,轉載請微信80276821,或者微博私信“豫記”,
投稿請發郵件至 yujimedia@163.com
豫記,全球河南人的精神食糧!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503565.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