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常熟金湯面放什么面好吃(一月不重樣的常熟一碗面)
發布時間:2024-12-10閱讀(21)


物“清晨一碗面”似乎已成為常熟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攝影 / 吳學文
常熟屬于蘇州,在常熟的很多地方,還保留著傳統蘇式面館的格局。在這簡單的方寸之間,看似平平無奇的"清晨一碗面",卻成為常熟人心中無可替代的鄉情美食。
-01-一個月不重樣的澆頭
點好澆頭后,掌柜的的一邊收錢,一邊還會熱情地關照:你要重青還是免青,要紅湯還是白湯,要緊湯還是寬湯。紅湯、白湯滋味不同,湯多、湯少, 影響浸泡后面的口感,"青"則是指蒜葉, 取用多少都是"個性定制"。老吃客則是不 看"菜單"的,他們有吃慣了的"心頭好", 甚至有時都不用開口,一點頭一招手,掌柜的自會麻溜地將老友那"心頭好"端上桌來。
-03-暗藏玄機的面湯
澆頭與湯完美配合,才是“常熟一碗面”的秘訣
常熟人的精致,表現在吃面上頭,簡直有點"疙瘩"。面條必要勁道,面湯也有講究,常見的面湯有三種: 一種以鱔骨、豬骨等熬成,要花五六個小時慢慢燉煮,吊出鮮味,以配肉面類;一種以魚鱗、鱔骨等熬成,湯色奶白,以配魚面類; 第三種是雞湯,配素面堪為人間絕品。什么澆頭配什么面湯,講究的人不動聲色,點完澆頭后端看這個店家配出來的面湯,心里就對店家的好壞劃出了條杠杠。
-04-新歡舊愛一鍋端經過不斷的創新求精,常熟面館早已成為食客們"新歡舊愛一鍋端"的美食大熔爐。傳統蘇式面館的澆頭,除了鱔糊、腰花等少數幾個需要勾芡品種,大多是預先做好的,一盆盆排列整齊,面盛好后往碗里澆一勺就行。

用蕈油作面“澆頭”的傳統美食蕈油面,鮮美異常。攝影 / 吳學文
若是遇上挑剔的食客,認為大鍋制作、又一直擺在外頭的澆頭"嘸啥吃頭",要現炒的才可口,老板早已為他們"另尋新歡"——炒澆面。

傳統蘇式面館的澆頭大多預先做好,而常熟面館里,多數澆頭都變成了現炒,稱為“炒澆面”。攝影 / 吳學文
隔著玻璃,可看到廚房正當中的大桌上,放著 一格一格備好的食材,無論冬筍肉片還是肉 絲蝦仁,全部現點現炒,外來的吃客們感慨不已,感覺"常熟的面澆頭,簡直就是一本菜譜啊"。你也可以要求一份"隱藏餐單", 反正澆頭都是現炒,隨心搭配也可以。再撒上你合意的蒜葉、蔥花、香菜碎,剛剛斷生的面條,被隨即澆上去的現炒澆頭的熱力一逼,生熟度恰到好處,鮮味隨著熱力鉆進面里,味道更是鮮不可擋。

周末的早上,媽媽帶著小娃就成了面館的主要吃客群體。要一碗面,再配個小碗,兩人分分正好不浪費。小碗里先是撥四分之一,再是撥三分之一,等半碗的面也不夠娃吃的時候,娃就長大了。再大一點,娃成了大人,"清晨一碗面"的常熟老吃客,就又多了一個。
所以面何止是面呢?就是在這一碗最日常、最平民、也最長盛不衰和變化多端的滋味中,細水長流的,是常熟人骨子里那濃郁的鄉情和一如既往的精致。
- END -
文丨余嘉
編輯 | 胡莙
原文取自《地道風物·常熟》有增減、改動

圖書《地道風物·常熟》
本文未署名圖片來源于"IC photo"或"圖蟲創意",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公司、組織、個人未經IC photo或圖蟲創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500372.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