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天水圍的粵語(睇水倒塔咁早食大圍)
發(fā)布時間:2024-12-09閱讀(21)
睇水
“睇水”指把風、望風之意。喺粵語里面,“睇”即“看”嘅意思,“睇水”嘅字面意思系“看水”。“睇水”一詞源自過去五六十年代嘅廣府地區(qū),其時自來水重未普及到各家各戶,街巷里均設置咗公共水龍頭,居民需要到公共水龍頭取水。居民每次取水都要放低零錢,為咗監(jiān)督,運營者會派人專門“睇水”。后來,“睇水”一詞便開始流傳。
例句:呢兩條友系賊仔嚟嘅,一個負責睇水,一個負責偷嘢。
倒塔咁早
“倒塔咁早”指未天光就開始做某啲事。“塔”即馬桶,為廣府地區(qū)嘅俗稱。昔日,廣府地區(qū)大部分民房都無廁所,住客嘅大小二便主要依靠放喺廚房內嘅屎塔。一到夜晚,住客就要將屎塔攞到門外固定嘅地方,方便清潔工人收取。呢啲負責倒“塔”嘅工人,大多數為上咗年紀嘅女性,俗稱“夜香婆”。
由于該行為屬厭惡型行業(yè),臭味遠播,所以一般喺深夜十一、二點后先進行。“夜香婆”將指定存放地嘅屎塔集中至運送嘅斗車內,然后用清水將屎塔稍作清洗,放回原位。如此逐家逐戶進行,直至天光伊始先收工。如果唔系先將屎塔放喺指定位置,“夜香婆”就會喺最后,臨近天光嘅時候到該戶人家門前大叫:“倒塔,開門!”
食大圍
“食大為”指食公家。該詞源于昔日粵劇戲班生活,“圍”指吃飯嘅席或桌子。戲班開伙食,有擔綱老倌嘅一圍為之“大圍”,樂師打雜一圍為之“細圍”。以前傳統(tǒng)戲班開飯,班主只供應大鑊飯,餸由各人湊錢。后到20世紀50年代初,粵劇戲班非常蓬勃,班主就供應餸菜,標準為“大圍”三餸一湯、“細圍”兩餸一湯。故后流傳至今,食大圍即意為食公家。
炒更
“炒更”指兼職。擁有正職嘅上班族,佢哋喺業(yè)余時間加班,從而獲得專職工作收入之外嘅報酬。“炒”即操作,炒作;“更”系時間嘅一種計量單位,古人將兩小時作為一更,一夜分為五更。天黑入更,三更夜半,五更天亮。呢度嘅“更”系指嘅業(yè)余時間。“炒更”簡單嚟講,就系利用夜晚時間或其他業(yè)余時間除本職工作外再兼營一份職業(yè)。
易過借火
“易過借火”指所辦嘅事情輕而易舉。“易過借火”重點喺“易”字上,“易過”系“比……容易”,成個詞組夸張地說明所辦嘅事情輕而易舉。該詞來源于上世紀60年代,其時家庭主婦操持家務,點火起煤爐嘅時候,為咗節(jié)省時間和柴火,就會攞新蜂窩煤去隔籬屋換取煤爐里燃燒嘅其中一個蜂窩煤,返自己屋企將爐火燒旺,呢種行為就系“借火”。后嚟,廣府人就用“易過借火”形容所辦嘅事情輕而易舉就完成咗。
大笪地
“大笪地”原指大塊嘅空地,后指專賣平價貨品嘅集市。喺上世紀,廣府地區(qū)消費水平偏低,于是每逢夜晚,喺街頭巷尾閑置地上,便自發(fā)形成咗一啲開闊、簡陋、專賣平價貨品嘅小集市,呢啲夜市既有跳蚤市場,又有大牌檔,更有唔少表演節(jié)目,系昔日貧苦大眾于夜間嘅最佳娛樂去處,亦被稱為“平民夜總會”。到80年代后期,隨住生活水平提高,呢種夜市亦逐漸式微,“大笪地”隨即變?yōu)闅v史。
狼過華秀只狗
“狼過華秀只狗”形容極端兇猛、兇殘嘅人或舉動。相傳民國初年,粵人好斗狗賭博。華秀為佛山嘅一位茶商,養(yǎng)有惡犬,經常咬傷途人,。一次,祖廟秋色巡游出現一只惟妙惟肖嘅紙扎老虎,,華秀嘅惡犬見后,撲上前將紙老虎咬爛,故“ 狼過華秀只狗” 一語,不脛而走。
另一說,喺光緒年間,廣東番禺縣有一位果農,名叫華秀,當時治安極差,汪洋大盜出沒,果農養(yǎng)咗幾只圍口狗作為防衛(wèi)之用,呢種狗被稱為“白狗黃頭身打印”,系最好嘅名種狗,亦系最惡嘅一種,及后當遇上唔合理嘅事情時,就稱“狼過華秀只狗”。
上述兩個典故均出自一九三九年八月四日——香港版《成報》"華秀只狗不怕虎"。
闊佬懶理
“闊佬懶理”指不理不睬。“闊佬”,指古時候嘅財主、或指由于生活水平高而長嘅體胖嘅人,泛指有錢人。“懶理”指懶得搭理理睬。點解闊佬會懶理?原因在于古時候財主家都有仆人,且不同嘅仆人有不同嘅分工,對于一般性嘅事務根本唔需要財主本人自己操心,故喺民間便出現俚語“闊佬懶理”,以安慰人哋唔需要樣樣事情過于操心。因其生動有趣,該詞便一直流傳至今。
牛一
“牛一”指生日。古時寫字為豎排行文,所以個“生”字上下拆分便成“牛、一”,所以廣府人會將“生日”稱為“牛一”。另因為古時嘅人比較迷信,怕喺生日時有相沖,所以唔想大大方方噉宣揚自己過生日,便"生"字拆開成“牛一”以代替生日之說,達到避諱嘅目的。
文章首發(fā)于:2020-10-13

原文截圖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492965.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