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首頁>美食>烹飪訣竅簡潔(搞懂這8個烹飪原理)
發(fā)布時間:2024-11-30閱讀(25)
學(xué)做美食難不難,其實說難也不難,簡單的可以照搬食譜或者烹飪視頻,不簡單的每次做都是另外一個味道,這就好比你學(xué)唱一首粵語歌,曲,調(diào),聲音當(dāng)時都學(xué)會了,可是唱了兩遍給別人聽,別人總是覺得你唱的是兩首歌,沒學(xué)到發(fā)音原理和精髓,也只能這樣了。

做菜,做美食也有精髓和原理,“精髓”在骨,骨不正則皮毛歪,不知精髓原理,當(dāng)然做菜味道不好,當(dāng)你做菜的同時突然知道這樣做的原理,會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之后應(yīng)用起來會更加的得心應(yīng)手,今天阿胡為大家總結(jié)8個烹飪基本原理,希望你的學(xué)廚之路少走彎路。
1.肉湯變白的秘密很多朋友都喜歡喝湯,而且湯成白色顯得更有食欲更營養(yǎng)的樣子,且不說外面賣的有沒有添加劑,就說咱自己在家該如何把湯燉的白一點。

肉湯是怎么變白的,說得簡單點就是肉里的脂肪顆粒被熱量逼出到水中,再被翻滾的熱水打碎在水中,然后肉中分解出的可溶性蛋白質(zhì)和乳化劑將其包裹,通過光呈現(xiàn)的一種散射反應(yīng),繼而你看到的湯就是乳白色的了。
綜上可以得知,湯要變白要具備3個條件,脂肪,蛋白質(zhì),大火。
脂肪一定要有,而且是越多越容易產(chǎn)生白色,這也是很多人燉魚湯時喜歡先煎一煎的原因,增加了脂肪的含量的同時還可以去腥增香。使湯水翻滾的大火也一定要有,脂肪顆粒被攪動得越細(xì)小,越容易出白湯,這也是為什么文火容易出清湯的原因。
最后提醒一句,在沒有額外增白劑的情況下,湯越白證明其中的脂肪含量越高,減肥和體質(zhì)不好的朋友要小心。
2.鐵鍋炒菜“熱鍋涼油”不粘鍋的秘密我的一口鐵鍋用得比你的有涂層不粘鍋更得心應(yīng)手,而且更健康,別不信哦!
很多人用鐵鍋炒菜,也知道“熱鍋涼油”的方法,可還是粘鍋,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就先來說說為啥正確的“熱鍋涼油”不易粘鍋,這其實是一種物理原理,也被叫做“萊頓弗羅斯特效應(yīng)”,簡單點說,當(dāng)一個沸點低的液體,比如說水100度,突然接觸到高達(dá)溫度500度的甚至更高的物體時,劇烈的蒸汽會將兩種物質(zhì)隔開,用鐵鍋“熱鍋涼油”炒菜不粘鍋正是這個原理,鍋燒熱后加入涼油會形成“油氣”將上面的涼油和鍋隔開,從而達(dá)到炒菜不粘鍋。

你用這個方法不成功,我想多數(shù)是你對高溫的恐懼,害怕將鍋燒得太熱,害怕油下鍋的爆裂聲,害怕油被燒著火,還害怕浪費油,其實很簡單,把干凈的鍋燒熱,燒干里面的水分,燒至微微冒煙,然后加入涼油,把鍋壁四周都潤上油,再把鍋燒至四周冒煙,將熱油倒出(這個油還可以用的哦),再重新加入涼油,這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涼油像蓮藕葉上的水珠一樣“飄”在鍋中,這時候就是下入食材的好機會,炒肉,煎魚都不會粘鍋的。
3.炒肉嫩而不老的秘密想要炒肉絲,肉片,豬肝,雞丁嫩而不老,關(guān)鍵就是對肉的預(yù)處理,最常見的就是“上漿”。
所謂上漿,其實就是一個對肉進行“控水”的過程,將肉加鹽等調(diào)料碼味后再加入干淀粉抓拌均勻,這樣肉下鍋后,高溫讓肉表面的淀粉迅速的糊化,將肉包裹在里面隔離熱油,從而控制住鎖住內(nèi)部的水分,讓成熟后的肉更加的鮮嫩,比你直接炒肉好的很多。

然后還有很關(guān)鍵的一點,要低油溫把肉“滑熟”,而且油量要稍微寬一點,以肉絲為例,肉絲下鍋要待到表面基本糊化定型后,用勺子滑散開來,全部變色后就可以盛出待用,然后再去和其他食材同炒才能嫩而不老。
當(dāng)然除了上漿“控水”來讓肉鮮嫩而不老,還有通過“破壞”纖維,讓肉鮮嫩的方法,主要就是添加類似于“嫩肉粉”的東西,比如食用堿就可以破壞肉中的粗纖維讓肉軟化下來,但是基于食材營養(yǎng)保留和飲食安全方面的考慮,建議家庭不要用這個方法,“上漿”才是最安全可靠的。
4.關(guān)于給肉“焯水”的秘密簡單點說,給肉焯水要“冷水”下鍋,給植物食材焯水大都要“開水”下鍋。
給肉焯水的目的是去腥味,而腥味的主要來源就是“血液”,所以其實就是為了去除“血液”,我們用水清洗的都是外表的血液臟污,但是內(nèi)部的鞭長莫及,只能通過將肉冷水下鍋,慢慢地隨著溫度的升高,熱傳導(dǎo)也慢慢向肉的內(nèi)部延伸,內(nèi)部的帶有腥味的血水才會加速滲出,最后漂浮在水面上呈現(xiàn)黑灰色的泡沫。

如果開水下鍋會怎么樣呢?接觸開水后,肉的表面迅速地收緊,從而將肉中血水也關(guān)閉在里面無法排除,去腥味也就不可能了。
5.油炸美食中“復(fù)炸”的秘密各位都想將自己的油炸美食做得不但色澤金黃而且外酥里嫩,這就要用到很多美食教程中說道的“復(fù)炸”,何為復(fù)炸呢?
簡單地說就是重復(fù)炸一遍,有人問,再重復(fù)炸一遍會不會太油膩,會不會炸焦?

這當(dāng)然不是把食材撈出來又投進去炸一遍那么簡單,第一次炸應(yīng)該屬于低油溫將食材炸定型斷生,為的是食材不流失更多的水分食材口感,食材撈出后一定要等待油溫再次升高再進行復(fù)炸,由于高溫的原因食材中少量的水分開始滲出,表現(xiàn)為食材周圍有大量的油花氣泡,同時將第一次油炸時吸入的油脂逼出來,外表開始變得金黃酥脆,記住第二次時間別太長,否則就焦了。
就是一句話:低油溫將食材炸熟炸定型但是容易吸油,高油溫復(fù)炸炸酥卻可以吐油
所以看見沒有,炸兩次非但沒有影響食材的口感,而且外表會變得更酥脆,也會將低溫油炸時的油脂逼出來,保證食材最后不油膩。
?6.做菜時那一丟丟“白糖”提鮮的秘密很多人反感做菜時加白糖,其實白糖的作用還真的很大,主要有提鮮,中和,防腐,增甜,增色,解油膩等作用。防腐需要高濃度的糖分,和食鹽腌制是一個道理,白糖加入也可以中和各種味道,讓菜肴味道更自然,其他的增色,解油膩也就不多說了,就重點說說“提鮮”這個事。

說到白糖“提鮮”就得知道什么叫做“美拉德反應(yīng)”,簡單點說就是在加熱條件下蛋白質(zhì)與糖發(fā)生的一系列復(fù)雜反應(yīng),過程中會產(chǎn)生成百上千的新分子新氣味,為食物增添更好香味和色澤。順便說一下你個白糖增色的“炒糖色”也屬于這個反應(yīng)。
所以看出白糖可以提鮮的條件:糖(葡萄糖,果糖),蛋白質(zhì)(氨基酸),高溫。
糖我們有,在烹飪過程中使用白砂糖或者冰糖會分解產(chǎn)生葡萄糖和果糖,蛋白質(zhì)也有,比如食材本身的蛋白質(zhì)或者醬油中的氨基酸等,高溫更是手到擒來,但是一些水煮或者湯汁過多的菜肴,用白糖提鮮就要多煮一會才會有效果,好比紅燒肉最后的色澤和香味,就是加白糖炒糖色美拉得反應(yīng)的最好例子。
如果你加了只有甜味,那只有可能是加的太多了,或者烹飪過程中溫度太低了,至于加多少,你要懂得“適量”的精髓。
7.“酒”可以去腥的秘密我們老祖宗很久以前就知道“酒”可以用來給肉類食材去除腥味,而且最后發(fā)現(xiàn)只有10到15度之間的酒精度數(shù)去腥效果最好,又出現(xiàn)了以黃酒為基添加了香料的“料酒”,算是烹飪專用酒了吧。

酒精和食材接觸后,食材中的腥味物質(zhì)就會溶解在酒精中,然后再通過加熱來使酒精揮發(fā)帶走腥味,同時一些香料也會幫助遮蓋部分腥味,提供各適量的香味。
所以得到酒去腥味的條件:酒精(10到15度),腥味物質(zhì)(肉類海鮮等),高溫,空間。
高溫要多高的溫度?很簡單,肉類下鍋后炒至8成熟即可烹入料酒,那為何要有“空間”一說,酒精的揮發(fā)當(dāng)然要散發(fā)出去,如果封閉起來酒精無法揮發(fā),自然有留在食材中了,這也就是餃子餡不是加料酒的原因。

那白酒和啤酒不可以嗎?當(dāng)然也可以,但是如果單純的只是去腥,那肯定沒有料酒來得好,白酒度數(shù)高,其酒精“侵略”性高,去腥的同時還容易改變食材的味道和口感,啤酒度數(shù)太低,去腥效果不明顯,但是若想帶來不一樣的菜肴風(fēng)味,是可以添加的,比如我們本地的黃豆燒雞塊就是加了少量的白酒,成菜帶有淡淡的白酒香味,也不錯。
8.花椒“香和麻”全掌握在你的油溫里首先花椒的“麻味”并不是一種味道,它和辣椒的“辣味”一樣,是一種給人的痛感,這種物質(zhì)最大的特性就是容易溶解在油脂中,并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溶解度增大,但是其又有很大揮發(fā)性,隨著溫度的升高也伴隨著揮發(fā)。

再說花椒的“香味”,主要來源于芳樟醇,檜烯,月桂烯,這些物質(zhì)的沸點在150到230度之間,也就是說要達(dá)到這樣的溫度才會釋放出香味,放眼烹飪中哪里會有這樣的高溫,非油炸不可。
繼而得知烹飪時想花椒出香味和麻味須有條件:食用油,低油溫出麻味,高油溫出香味。
實際使用中,最明顯的就是自己花椒油中有體現(xiàn),比如為了充分萃取出花椒的麻味,我們會通過低油溫浸泡花椒,并覆蓋嚴(yán)實上鍋蒸的方法,再為了提取花椒的香味,還會把蒸過的花椒再高溫油炸一遍,再將兩者混合就可以得到又香又麻的花椒油,如此而已。
——有話說——好了,今天暫且和大家分享這8條烹飪原理,希望能給你的學(xué)廚之路帶來很大的幫助,有說得不對的地方也歡迎各位和大家一塊探討。
我是阿胡,廚藝不精,還請各位多多指教,喜歡我的分享的可以關(guān)注我,明天還有精彩內(nèi)容,感謝閱讀,明天見。
歡迎分享轉(zhuǎn)載→http://m.avcorse.com/read-488694.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