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鹽豆跟日本納豆(日本納豆與山東鹽豆)
發布時間:2024-11-24閱讀(15)
納豆是日本的國民美食,相信很多人都是通過日本的動漫了解到了日本的美食,最早了解到納豆也是在觀看《蠟筆小新》的時候,小新嘴饞發現沒有最愛的小熊餅干零食后,一碗自制的納豆讓這個可愛的五歲小朋友高興地跳了起來,于是就對這碗納豆充滿著好奇與向往。
直到吃到日本的納豆才讓我大徹大悟,那種黏糊糊趴著絲,而且還有一股臭襪子味的納豆簡直就是山東民間臭鹽豆的翻版,只不過日本納豆宣傳手段多樣,知名度和聲譽要高一些罷了。經過一番資料的查找,發現日本的納豆和臭豆子都屬于同源食品,跟我國傳統的豆鼓很相像,根據古書記載和考證發現日本的納豆還是從中國傳入的。日本納豆與山東臭豆子哪種美味更能征服人心?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能夠帶給人味蕾愉悅的就是屬于自己的美味。

日本納豆
日本納豆簡史據日本古書《和漢三才圖會》記載:“納豆自秦漢以來就開始制作,納豆始于中國的豆豉,日本也曾將納豆稱之為‘豉’,在平城京出土的木簡中也曾出現了‘豉’字。日本的豆豉由禪僧從秦漢傳播到日本寺廟,日本的納豆首先在寺廟得到了發展,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納豆就是豆鼓。
到了大概11世紀中期的時候,水戶地區出現了一種拉絲的黃豆發酵食品,據說是由水戶的將軍家用稻草包裹著煮熟的黃豆作為作戰時的軍糧,通過幾天時間的默默發酵之后,包裹的黃豆出現了拉絲,黏黏的,而且還有一股特別的鮮味兒,后來這種美食逐漸在民間流傳開來。
隨著時間的發展而出現了諸多改良,根據各地的特色,傳承出諸如大龍寺納豆、大德寺納豆、一休納豆、大福寺的濱名納豆、悟真寺的八橋納豆等等地方特產。
現如今的日本納豆不僅作為一種美食,更作為一種保健產品走出了國門,成為了國際市場中的香餑餑。

納豆
中國豆豉的歷史起源豆鼓是我國傳統的特色調味品,發展歷史較為悠久。豆豉,古代稱為“幽菽”,也叫“嗜”。關于豆豉最早的記載見于漢代劉熙《釋名·釋飲食》一書中,其中將豆豉譽為“五味調和,需之而成”。在公元2至5世紀的《食經》中也有關于““作豉法”的記載。古人不僅將豆豉看作是一種調味品,而且還將其入藥,具有極好的藥用價值。《漢書》、《史記》、《齊民要術》、《本草綱目》對于豆豉都有相關的記載,其最早的制作歷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
據史料記載,豆豉的生產最早是出現在江西的泰和縣,經過不斷的發展流傳了海外,日本的納豆就是其中之一,東南亞各國也有吃豆豉的習慣。
豆豉主要是以黑豆或者是黃豆為主要的原料,根據細菌蛋白酶的作用發酵而成的一種美味。豆豉的種類有很多,按照原材料的種類可以為分為黃豆豉和黑豆豉,根據口味則可分為水豆豉、干豆豉、咸豆豉和淡豆豉。
鹽豆也屬于豆豉的脈系,在蘇北、山東地區比較受歡迎,也是當地人們智慧和勞動的結晶。我國很多地方都有制作并食用豆豉的習慣,而且隨著當地人口味的差異,豆豉也出現了不一樣的風味。

干鹽豆
鹽豆的傳說關于鹽豆,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傳說。相傳,鹽豆是誕生于楚漢相爭時期。在糧草緊張的時刻,楚軍將黃豆煮熟加鹽當菜吃。一次在遭到漢軍突襲的時候,楚軍就將煮熟的黃豆裝在蒲草編制的草包里,等到漢軍撤退的時候,黃豆被捂上了好幾天開始出現白絲,而且還散發出一股臭味。但當時糧草嚴重不足,長毛的豆子也舍不得扔掉,加上鹽、姜、辣椒、大料等除臭,沒想到味道比之前更好了,鹽豆從此就流傳開來。
一顆神奇的納豆如何征服日本人的味蕾和名聲在外的瑞典鯡魚罐頭一樣,盡管味道"不太友好”,但納豆在日本甚至在全球也有著自己的粉絲群體。在日本的餐桌上,納豆飯是每日必不可少的美食,也是日本人早餐的標配。
納豆還有一個極高的稱謂——人類的第二個太陽,雖然說的有些夸張,但是納豆的營養豐富也是一個不容爭辯的事實。健康長壽是人們追求的終極目標,想要達到長壽的目的,飲食也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不能將日本人長壽的原因歸納為納豆,但是納豆確實是日本飲食保健中一個不可或缺的部分。
此本人對于納豆極為癡迷,每年的7月10號還被定為是納豆節,因為日語中7代表“納”,10代表“豆”,納豆節由此而來,足以見得日本人對于納豆的喜愛。
對于日本人來說,美好的一天是從一杯納豆開始的。在日本的超市和便利店,在顯眼的位置都能看到一排排盒裝或者是杯裝的納豆。日本人吃納豆的正確姿勢是先攪拌,直到納豆被攪出粘絲,據說這樣做可以更好地激活休眠中的納豆菌。攪拌好的納豆顏色會逐漸變白,用筷子挑起來的時候會帶有一種細絲,豆子被粘到筷子上掉不下來,這個時候就可以食用了。
醬油也是日本人必不可少的調味品,基本上可以代替鹽。吃納豆的時候也少不了醬油的相伴,醬油的的汁水可以充分調動納豆的粘性,使納豆的口感也更加柔軟。納豆配醬油,是日本納豆的地道吃法。

納豆
除了醬油之外,橙醋、芝麻油和黃芥末、白糖也是納豆的神仙伴侶。對吃食講究的還可以搭配上秋葵和腌梅干、香蔥,這樣搭配出來的納豆口味就更加更豐富。
在日本,納豆的吃法也有很多,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的口味來。比較常見的吃法有納豆飯、納豆卷壽司、墨魚納豆、納豆意面、納豆蕎麥面、納豆炒飯、納豆吐司、油炸納豆、納豆冰淇淋等眾多吃法。
山東鹽豆:經過時間發酵而沉淀出來的美味臭豆子是山東臨沂地區的一種特色家常小菜,在當地也被稱之為“臭鹽豆”。制作黃豆的時節一般是在深秋到初冬,將煮好的黃豆晾干,放到一個泥瓦盆里,將泥瓦盆搬到廚房的柴草中,用麥麩將其蓋好,這個環節被稱之為“焐豆”,放置5天左右,瓦盆中的黃豆會慢慢發粘出長絲。
發酵好的臭鹽豆用筷子挑一下就能出現粘絲,而且還伴隨有一股香臭味兒。將起出的臭豆放上適量的鹽、辣椒面和切碎的生姜充分攪拌,放上少許香油,即可食用或出售。看似沒什么亮點和出彩之處,但是跟雞蛋一炒或者是跟紅蘿卜片涼調,味道簡直是讓人欲罷不能。臭鹽豆還可以跟辣椒一起炒,又臭又辣,搭配饅頭和面餅,吃起來真是美滋滋。

鹽豆
鹽豆分為鮮鹽豆和干鹽豆,鮮鹽豆可以做成鹽豆攤煎餅、鹽豆搭白粥、煙豆燉豆腐等美味。干鹽豆是鮮鹽豆在太陽下曬干而成,可以卷煎餅吃,也可以做成油炸鹽豆、醋泡鹽豆等,風味各異。
由于制作鹽豆工藝精細,其成品色澤黑紅,味道鮮香可口,是佐餐下酒開胃的一道經典小菜。對于當地人來說,每年都會在冬日里制作這道民間小菜,年年吃都吃不夠。現在大家的物質生活條件好了,大魚大肉已經是桌上的常菜了,但是這道質樸的小咸菜卻永遠不會缺席,不單單是因為好吃,更是山東農家質樸生活和風情的象征。當地民間還流傳著一句俗語,”聞著臭,吃著香,一頓不吃饞的慌”,這也是家鄉的人們對鹽豆的一種純真質樸的贊譽吧。

鹽豆炒雞蛋
日本納豆與山東鹽豆大比拼1、口感與風味
日本納豆的口味對于吃不慣的人們來說可能會覺得比較怪異,甚至還有一股臭味兒,很多國人在品嘗過日本納豆之后表示味道很詭異,但對于日本人來說,納豆是一種不可或缺的美味。納豆氣味濃烈,味道微甜,味道特殊的原因是可以理解的,因為納豆屬于發酵的蛋白質類食物,如果發酵的時間長些,在味道鮮美的同時,多少會有點不良的風味。
山東鹽豆雖然也是通過發酵而來,也帶有一股臭味兒。但是鮮味兒加上絲絲臭味兒,臭中有香,拌上火紅的辣椒更能激發人的食欲。平時一個饅頭的飯量的人,蘸了鹽豆子飯量也會大增,辣乎乎的,吃到滿頭大汗才覺得過癮。
2、制作工藝
傳統納豆的制作是將蒸好的大豆用稻草包裹,在40度的溫度下放置一天的時間,稻草上面的納豆菌就會沾到大豆上,并繁殖發酵,就做成了納豆。日本現在的納豆都是進行標準化的生產,不再包以稻草,而是由外面添加人工培養的納豆進行大規模發酵。
鹽豆的制作方法跟傳統納豆的做法類似,將黃豆經過清洗泡浸、煮制成熟、發醇培菌、加料拌味、晾曬至干、密封儲存等工序制成,整個過程約需一周左右的時間。
發酵好的黃豆經過加鹽、加辣椒和佐料的工序,充分攪拌后鮮鹽豆就制作完成。鮮鹽豆放置時間久了會發酸,當地人自由應對這種情況的妙招,那就是將鮮鹽豆放到太陽底下進行晾曬,收干汁的鹽豆既保留了原有的鮮味,而且又便于保存。干鹽豆便于保存,可以一直吃到接上新一茬的新鮮鹽豆子。
納豆和鹽豆都是發酵產生的美味,納豆”是“鹽豆”(臭豆子)制作過程中的一個階段,“納豆”經加工即可成為“鹽豆”(臭豆子)。
3、營養價值
納豆不僅具有黃豆的營養價值,還富含維生素K2和多種營養元素,可以雙向調節血壓和調節血脂,提高人體的免疫力。現在的納豆在很多人的眼里已經成為了一種保健品,引發了去日本旅游消費者的瘋狂購買。

日本納豆
鹽豆顧名思義在制作過程中使用了鹽,為了便于保存,鹽豆的含鹽量往往比較高,其營養價值跟納豆比起來要遜色了很多。
總結:納豆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日本的飲食文化,鹽豆也是類似于我國飲食界的“國粹”。同樣是臭豆子,日本的納豆在世界都備受推崇。在飲食文化上,我們應該重拾自信。鹽豆即使沒有日本納豆知名度高,但是其帶給國人舌尖上的美味是無價的。現在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多了,但老百姓居家過日子,再多的山珍海味,也不如鹽豆的臭味相投。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了,如果有什么意見和想說的可以在評論區交流,喜歡我文章的歡迎關注、點贊、收藏、轉發。最后祝您生活幸福、吃嘛嘛香!
文|食尚橘子姐
聲明: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