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11-24閱讀(14)
這陣子廣東終于也降溫了。雖說我們這兒一年到頭也過不上幾日秋,但認認真真貼秋膘,就是我對遠方的秋天最大的尊重。
天涼了,該囤肉吃啦~今天半島君就給大家安利一些方便網購的地方特產肉類零食。

還記得我那個從東北給我帶藍莓干的室友嗎?大學四年她給我種的最大一棵草,其實是哈爾濱紅腸。
紅腸說起來還是東歐傳入的舶來品,大約百年前中國人也開始自己設廠生產,像哈肉聯、哈商委,都是哈爾濱當地的百年老廠。

傳統紅腸灌的是豬肉牛肉混合餡,要經過果木熏烤,才有區別于其他肉腸的口味,現在哈市雖然遍地紅腸品牌,但真正能做出傳統味的并不多。
上學時室友給我們帶過好幾個牌子,哈肉聯的精制紅腸是大家公認比較能打的選手(最好吃的是室友奶奶自己灌的,似乎每個人的奶奶都是天生的土特產制作高手)。

圖?梨渦小公子
紅腸比我們平時常吃的香腸要咸,瘦肉多,因為熏烤過肉汁不算豐盈,但有讓大蒜愛好者欲罷不能的蒜香,用來下酒真的一絕。
扎實、彈牙、咸香,是我對哈肉聯紅腸平平無奇的描述。這款腸配方中完全不含淀粉,肉感細膩,每次咀嚼都給人大口吃肉的滿足感,不止滿足,而且真的很扛餓。

半島君相信每個廣東人家里都有一口搪瓷碗,用來裝自家熬的雪白光潤的豬油,我們每日餐桌必備的青菜,沒有用葷油炒過總是差點兒意思。
小時候,家里人從市場買一大袋肥肉回來熬油,我最喜歡站在邊上看著,等他們拿著長筷子把豬油渣從鍋里夾出來時,我伸手就是一口一個,是童年的神仙零食。
長大后發現,神奇的溫州人竟然把豬油渣做成了零食!我身邊有很多不吃肥肉的朋友,但幾乎沒有一個能抗拒得了溫州豬油渣,為了它我可以暫時忘記熱氣這回事,甚至不惜多喝幾罐涼茶。

名歐豬油渣品相很好,是用大塊的五花肉炸的,酥脆,輕薄,褪盡油膩只剩一個香字。
名歐現在有五香和咸味兩種口味,推薦大家先試試咸味,別讓調料的味道搶了肉本身的風頭。
想尋求刺激的朋友還可以試試蘸辣椒面吃,又是一種全新的體驗。

再給大家安利來自胡建的一只鵝,幾年前半島君去武夷山旅游,第一次吃到嵐谷熏鵝就深深為之著迷,以至于那幾天一到飯點我就一門心思全在鵝上,都忘了吃福建人(咦?)
嵐谷是閩北一個山清水秀之地,幾乎家家戶戶都有熏鵝的手藝。

先用幾十種香料鹵鵝,鹵料中包含了武夷山特有的大紅袍和米酒,鹵過后整只鵝(包括鵝jio jio)抹上辣椒面,放在特制的熏料上,淋上鵝油蓋鍋熏。
光是聽這個制作過程就知道,這是一只出了武夷山再也無法復刻的鵝。

做好的熏鵝,肉不會干柴,皮下鵝油在熏烤中滲入肉中,留住了鮮嫩,皮則變得薄且韌。
冷吃熏鵝口味雖比較咸,但被茶和酒洗禮過的豐富香味還藏在其中,屬于越嚼越香的肉肉。

聽本地人說他們平時喜歡拿熏鵝去燜飯,但我始終覺得冷吃更有嚼頭。
就算是降溫了的天,溫一壺酒,撕一只鵝腿,貼秋膘的人零食就該這么放肆地吃!

在云南普洱,一個以茶聞名的城市,20年前二中雞腳橫空出世,火速成為另一張城市美食名片與普洱茶并駕齊驅。
據說他們家的雞腳能讓每一個在吃之前疑惑“雞腳能有多好吃?”的人一口之后馬上閉嘴,真香警告寫在腦門上。

不過對半島君這樣不太擅長吃辣的人來說,閉嘴的下一秒往往就是張嘴吐舌頭了——“嘶哈嘶哈…好辣啊!”
二中雞腳,看著辣油不多,顏色也不深,小米辣的蠻橫卻直擊靈魂,讓人吃出香腸嘴來。

安利給所有的嗜辣星人!半島君當時買的是微辣口味的,已經很刺激了,不過一邊喝水一邊又想多吃一個。
除了辣味,入口時能讓舌尖蘇醒的酸甜,本身厚實的掌心和鹵得爽脆的雞皮,都是吃雞腳的快樂源泉。

小胡鴨是半島君在今年年初被種草的湖北特產,特地問了本地的朋友,他說比起其他幾只“出圈”的鴨,小胡鴨在湖北更受歡迎,啊,下單!下單!
最給人驚喜的是鹵鴨翅根,明明是鹵味,口感中卻帶點酥。因為制作工序多了一道油炸,炸過的翅根鎖住了肉汁,肉變得緊實,鴨皮變薄,肥膩轉變成脆香。


同樣作為鹵味,咸鮮中帶微甜,對不吃辣的朋友很友好,對半島君這種愛吃肉又不吃辣的人就更友好了。
另外小胡鴨家的網紅產品——蒜香無骨鳳爪也可以一試。醬汁是甜辣口的,辣度不低,鳳爪帶筋帶脆骨,做了鎖鮮裝。
爪爪吃完之后醬汁加點花椒油燒開,用來做素菜涼拌簡直一絕,聰明的吃貨就是要把美味吃干抹凈~

好,說了半天終于到兔兔了!
去成都之前,半島君其實也不懂兔兔辣么可愛為什么要吃兔兔,但一進入巴蜀地界,就仿佛每一個從你身邊經過的人都在給你安利:“兔兔辣么可愛?辣兔兔更可愛!”

半島君喜歡買火號火焰兔家的冷吃兔肉,最經典的麻辣口味,調味香辣有層次,先鹵后炒,每夾起一塊肉都能連著帶上來一兩顆花椒,香氣撲鼻。
辣椒用的是二荊條,入口并不霸道,火辣的后勁會在你品過兔肉香氣之后才漸漸漫上來,而回味卻會帶一絲絲甜。
把兔丁蓋在剛蒸好的米飯上,讓騰起的熱氣帶出兔肉中的油脂香,焦脆的兔丁也微微變軟,是另一種快速征服味蕾的吃法!

剛剛過去的長假,幾乎整個朋友圈的人都在往西北跑。
近幾年去新疆的朋友再也不是只識大盤雞了,在炒米粉酸奶馕包肉等一眾美食的包圍下,還有另一只雞令人著迷——椒麻雞。
新疆宴席中,C位擔當的大盤雞

圖?kiba_ff
椒麻雞的好吃來源于雞肉肉質的勁道,調料的爽口,以及濃縮在碗底的湯汁的鮮美。
半島君身邊有來粵工作的新疆人,說之前在遍地都只有大盤雞的時候,想念家鄉味道,他就會買尕喜椒麻雞來解饞。
用他的原話來說就是:“也不能完全解饞,但解掉百分之七八十還是可以的…”
尕喜的椒麻雞用的小土雞,肉比較緊實,薄薄的雞皮在秘制下變得爽口酥脆。

他們家的即食包裝,除了配有椒香辣油之外,還多了一包雞湯,完全是勾出真空雞肉靈魂的點睛之筆。
半島君對咸味的接受度還挺高的,椒麻雞我拌開之后空口吃無壓力,因為沒有什么奇怪的添加劑,吃多了嘴巴也不難受,配個啤酒就更爽了!
不太能吃咸的朋友,可以拿這個拌面,雞肉吃完了拿底料拌面也可以,蔬菜包里有洋蔥,煮熱過后是十足十的疆味。

今天是半島君分享購物車的第二期,掐指一算上一波買的零食也快吃完了吧?
買肉這件事,宜早不宜遲,再遲一點趕上下個月的物流高峰就不好了!沖鴨~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