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潮汕美食中的特味(走進鄉村探尋非遺美食)
發布時間:2024-11-24閱讀(13)
中國青年網潮州6月30日電(通訊員林坤鴻 岑尚鎮)
在歷史長河中,勞動人民的勤勞與智慧,為人類文明留下寶貴遺產,千百年來,中華民族就有收集、保護這些遺產的優良傳統。“以人為本、活態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才能世代相傳、亙古綿延,而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分布在廣闊的農村,尤其是少數民族地區,因此,鄉、村自然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重點。為傳播鄉村非物質遺產文化,由佛山科學技術學院經濟管理學院的同學組建了一支名為“潮起尋韻”的三下鄉調研團第三天(6月30號)前往潮州市饒平縣大新溪村進行鄉村非遺文化調研。
【貼近文化】天剛剛亮,隊員們就踏上了前往大新溪村的道路,整裝待發,只為有更好的狀態。簡介:咸牛奶是浮濱鎮大新溪村的傳統食品,相傳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咸牛奶純屬農家副產品,多半在趕墟時賣,奶疙瘩總是泡在濃鹽水里,白得微微泛青,有濃縮了的奶味。其濃香撩人食欲,其咸味亦醒你耳目,非下飯不能入口,裝在透明廣口瓶里,常溫下十天半個月依然雪白硬挺.
【采訪土樓居民】首先,我們來到大新溪村的土樓采訪居民對咸牛奶的一些觀點。其中有個居民表示,咸牛奶味道美味,可以搭配著粥吃或者可以下個雞蛋煮著吃,老太太還表示自己制作咸牛奶的話不怎么方便,自已年紀大手腳不夠靈活不太方便制作咸牛奶,但她的兒媳婦會做,并熱情地邀請我們可以等她兒媳婦下班回來后向她購買咸牛奶。

圖為調研團采訪土樓的老奶奶。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岑尚鎮供圖
其中另外一個居民表示自己家有制作咸牛奶,今天早上剛去市場賣完咸牛奶回來。咸牛奶一元兩粒,價格便宜,在本地市場暢銷;而且咸牛奶由牛奶、酸醋、鹽等原料制作,入口即咸,耐人尋味,具有補鈣和消食等功效。該居民還表示自已家有養一頭水牛,靠這頭水牛提供新鮮的牛奶,每天都要拉這頭牛去田里吃草,運動和到附近的湖泊里洗澡。

圖為制作咸牛奶所需的水牛。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岑尚鎮供圖
【采訪制作咸牛奶手工藝者】晚上,我們來到新寮村采訪正在制作咸牛奶的居民。該居民表示自已從2004年開始制作咸牛奶并堅持到現在。我們從該居民了解到制作咸牛奶有許多步驟,首先要制作咸牛奶要先煮好熱水備用,再將剛擠出來的新鮮牛奶用大碗裝盛后放到熱水中隔水燙溫,沸騰時倒入一點酸醋以便于牛奶凝結;接著要用海鹽過濾制作為“咸”汁,而且鹽度要比較高;然后拿出一把特制的小勺和一個茶杯,將牛奶與醋水混在一起。牛奶在醋水中迅速凝結成小白團,她又將其倒到手掌中熟練地捏成圍棋子大小“奶塊”后,放進特制的“咸汁”中浸泡入味,“奶塊”在“咸汁” 浸泡到隔天就可以吃。
經過特殊工藝制作的咸牛奶,蛋白質含量依然很高,并且能儲藏數個月。該居民說這就是老輩人的智慧。我們的隊伍了解到咸牛奶的工序比較繁雜,沒什么人愿意干,但是不會擔心咸牛奶制作工藝失傳,總會有人做下去并了解到該居民的女兒會制作咸牛奶。詢問制作咸牛奶過程中最注重的是什么,我們隊伍了解到最重要的是衛生,不管好不好吃,衛生一定要做到位。隨后,我們的隊員向該居民購買咸牛奶,一起品嘗這非遺的美食——潮汕人的牽掛的味道。

圖為調研團訪問咸牛奶傳承人。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岑尚鎮供圖
【體會與感悟】我們在探尋獨具一格的潮汕文化的時候見識了前人的聰明才智,也領悟了影響力超群人物的開拓進取精神。同時我們走訪調研發現,隨著城市的發展和傳統民俗的逐漸淡化,咸牛奶制作工藝的發展現狀令人擔憂。越來越少的青年人肯接手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往后我們將通過網絡等等的途徑去宣傳這些潮汕文化,讓這些文化繼續在這個歷史發展的長河中發光發亮。不辜負這個偉大的時代,不辜負潮汕這片豐沃的文化土壤,努力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助力。

圖為調研團與大新溪村書記的合影。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林坤鴻供圖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