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韓國泡菜投入產出比(韓國蔬菜價格飛升)
發布時間:2024-11-24閱讀(15)
“白菜價,白菜價”,在中國形容一個東西便宜,會稱其為“白菜價”,但在韓國可就不一樣了。
北半球入秋以來,整個韓國的菜價那是坐著火箭往上漲,一天一個價。前段時間咱們國家的菜價上漲和韓國一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現在要是在韓國提起“白菜價”,那恐怕不是形容價格便宜,而是形容東西“金貴”了。
什么?您不信呀?那咱一起來看看央視的報道。
“白菜變金菜”說是在這兩天啊,韓國又到了腌制越冬泡菜的時節,別說韓國,咱們國家北方地區也都普遍開始囤大白菜了,東北地區更是會腌上一缸一缸的大白菜和大醬。

韓國人的這一傳統還是傳承自咱們的文化,畢竟都一個文化圈。別的咱不多說,就說這腌泡菜的時候,肯定要用白菜吧,花椒大蔥辣椒粉這些調味料多少也要點吧,就算是這些都沒有,至少也要有鹽巴。
但是在今年,他們上述所有的泡菜原材料,一股腦的全漲價了。
其中就屬大白菜和大蔥的價格漲得“又快又高”,白菜漲了5成,均價已經達到每顆近60元;大蔥足足漲了6成,每公斤超過50元。

韓國官方做了一個簡單統計,以韓國常見的四口之家,一次需要腌制20棵泡菜為基準,今年光是食材和調料方面的花銷,就可能要在35萬韓元到40萬韓元之間,約合人民幣1890—2000元。
什么概念?一個腌泡菜稍微貴點就合100塊人民幣一顆呀!將近20000韓元。
我一度認為他們吃的是這種白菜。

但是,調侃歸調侃,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韓國出現如此奇高的蔬菜價格呢?
事實上,韓國白菜漲價早已不是什么奇聞,幾乎每年韓國白菜的價格都會受到天氣、市場、產量、病害等多種復雜原因的影響,導致價格產生波動。
韓國去年2020年,一顆白菜的零售均價為1.0689萬韓元,約合62元人民幣,稍微重些的白菜一顆能達到80-100元人民幣。而一棵白蘿卜售價在3913韓元,約23元人民幣。

在2019年,韓國一顆白菜的價格最高在人民幣40元左右;在2018年,一顆白菜最高則是合25元??v觀近幾年韓國蔬菜價格的漲勢,堪稱是“坐火箭”上升。不但在同年內產生了巨大的波動,幾乎每隔一年就有極大的躍遷。
2018年的韓國白菜價格合25元人民幣,2021年就漲到了62元,但韓國經濟自2018年開始有所下滑,2018年的韓國人均GDP為3.33萬元,2021年的韓國人均GDP則是3.15萬元。
收入基本不變,但物價飛漲,這就是韓國的現狀。有朋友看到這里可能會說,韓國的人均收入也高,其實韓國的最低時薪一小時約合人民幣52元,一天假如工作10小時,就是500元,也只是買7、8顆大白菜的價格,而韓國其他的蔬菜水果只會更貴。

那為什么韓國的蔬菜如此之貴呢?
韓國的農業原罪長期以來,韓國農業一直存在三個危機,即農業用地面積小、農業勞動力不足和缺乏競爭力。
眾所周知,韓國是一個半島國家,三面環海,國土面積小,其農業用地面積占韓國國土面積不到兩成,就這樣有三分之二還是水田,基本只能種植水稻。再加上韓國的氣候多臺風,也不適宜農作物生長,這就導致韓國農業的發展先天不足。

而隨著韓國工業化逐漸加深,大量農村青年涌入城市,其農村勞動力也出現嚴重不足,這也讓韓國農業發展受到極大限制。這就導致韓國出現一個怪現象,其農業GDP占韓國總GDP的比重迅速下降,但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卻跟不上GDP占比下降的速度,甚至導致韓國的農業人口出現過?,F象。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導致韓國農產品的競爭力下降,當韓國加入國際自由市場時,外國進口農產品對韓國本土農產品造成了降維打擊。而韓國國內的資本為了逐利,配合國外資本大肆沖擊韓國農業,造成了韓國農業和農村的衰退。

韓國政府為了保護國內農業,出臺了一系列保護措施和政策,對進口農產品加征了昂貴的關稅,但盡管如此,韓國進口農產品仍舊比本土農產品便宜。韓國政府又加強對民族感情的宣傳,讓國民自發支持“國貨”,抵制進口農產品,給國內農民大量的補貼。被政府補貼養起來的韓國農民,也徹底失了國際競爭力,靠著政府的保護下和國民的支持下過日子。既然不提高產量也能掙足夠的錢,他們自然不會主動選擇辛苦勞作。
先天不足,后天無力,再加上狹隘的民族主義情緒,最終導致韓國農業成為韓國整體的負擔,讓韓國人最終背負著高昂的菜價過活。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484501.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