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11-24閱讀(12)
牛羊肉泡饃應該說是西安最有名的美食之一, 在陜西當過地方官的宋代大詩人蘇東坡就有“隴饌有熊臘,秦烹唯羊羹”的詩句贊美羊肉泡饃。的確,一個老西安人來說,隔段時間去一家正宗的泡饃館去喋一碗泡饃,那絕對是一種享受。特別在秋冬季節,周身溫暖,身心舒坦很有滿足感。一段時間不吃,都會覺得生活中缺少的什么。

記得多年前有一次去泡饃館,在等餐的過程中,鄰桌一個大媽正在聚精會神吃飯,她全身心投入的表情讓我覺得她已忘掉了整個世界。發現我在觀察她,她微笑著抬起頭說,她是這條街的清潔工,就喜歡吃泡饃,每周都要來吃一次。看來,稍貴的泡饃對收入不高的大媽來說,是對自己辛勞的一種犒賞,甚至是艱難生活中的一種寄托。
鑒于牛羊肉泡饃的名氣,每每有朋自遠方來,我都會熱情的請他們去西安泡饃最有名的回民街。但是體驗卻不太好。
特別是前年夏天,一個海南的大姐來西安出差,嚷嚷著要去吃西安的特色泡饃。我特意請她去了大皮院一家最有名的泡饃館。當香氣四溢的泡饃端上來后,她卻皺起了眉頭。

也許是為了照顧我的情緒,從始到終,她努力用筷子在碗里攪來攪去,一副難以下咽的樣子,到后來我發現她除了碗里的粉絲外,泡饃幾乎沒動。當我充滿歉意的提出請她再吃點其他時,她說自己吃得很飽,并笑著安慰我,味道好吃著呢。
這件事讓我非常內疚,之后再有外地的朋友來,我基本再也不請他們吃泡饃了。
在西安備受歡迎的牛羊肉泡饃,為什么外地人不愛吃呢?我總結了四點不知對不對?
一是就餐環境不好。
西安的泡饃館基本都是回民開的,大大小小不下幾千家,不說味道的差異,環境大都不太講究,桌椅陳舊,桌面油膩,空氣中有一種濃重的膻味。而且外地游客基本都是集中來,因為人多嘈雜,服務跟不上。

二是吃法。
牛羊肉泡饃講究自己掰饃,這樣湯汁才能更多的被饃吸入,味道才更好。對西安人來說,掰饃是一種享受,但對時間緊張的外地人來說,掰饃到就餐結束,差不多要一個小時,太浪費時間了,不值得。也有機器絞饃,但味道還是與手掰有差異。加上油大,太燙,吃起來吸入聲太大,對不少講究的女士感覺不雅。
第三就是味道。
這可能是外地人最不能接受的了。首先是膻味。羊肉泡饃的湯是用羊骨、羊肉經十幾個小時燉煮出的,湯中自然會含有羊肉的腥味,這是很多人不能接受的。再加上泡饃的標配,糖蒜與辣子醬,吃過后濃重刺激的味道在口齒里久久難以消散,與人說話都有味道。

另外,西安的泡饃少說也有幾千家,由于師傅的做法不同,味道也千差萬別,這其中也免不了有南郭先生的存在,特別是在一些旅游景點,更會讓外地朋友體驗感變差。
第四就是價格
在西安,一碗泡饃一般要25、6元,稍貴的30多快40元,四個人就是100多塊,快趕上一桌菜價了。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泡饃是小吃,就跟吃一碗面一樣,有點貴。加上由于物價增高,里面的肉量縮水,不少人對此價格并不接受。
你對西安的泡饃是一種什么體驗,歡迎留言討論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