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11-24閱讀(12)
立秋了,明顯的能感覺出一絲秋的涼意,尤其是早晚,溫差較大;出門是不穿薄外套能感覺出有些涼意。俗話說:一場秋雨一場涼,北方對時令節氣的感覺特別明顯,這一點是眾所周知的。酷熱的三伏進入到了秋天,在飲食方面也要隨之做出合理的調整和改善,秋天的飲食講究祛濕御寒,多選用一些熱量高的食物來驅除體內的寒氣,還要適當的“貼秋膘”,俗話說“夏天過后無病三分虛”,秋天多吃一些如肉類、魚類等有營養和膳食纖維較高而且還容易消化的食材,才能更好的進補。

羊肉,這種食材既能御風寒,又可補身體,對一般的御風寒、慢性氣管炎、虛寒哮喘、腎虧陽痿、腹部冷痛、體虛怕冷、腰膝酸軟、面黃肌瘦、氣血兩虧、病后或產后身體虛虧等一切虛狀均有治療和補益效果,最適宜于冬季食用,故被稱為秋冬補品,深受人們歡迎。

紅燒羊肉是歷史悠久的回族風味菜,宋元至明,皆為家庭制作。經巧婦精烹,或推朱紅小車,或提罐沿街叫賣。清朝末年,汴梁“義和園”清真飯莊的掌廚胡大黑,把羊肉切塊掛面糊后,用熱油炸黃,添原汁湯,配水發金針菜,燒沸后,蓋鍋稍燜,盛入海碗。成菜肉爛軟香,湯鮮味醇,風味獨特,深受歡迎,從此進入市肆。

紅燒羊肉
主料:羊肉五百克、白蘿卜一個。
輔料:植物油適量、生姜二十克、大蒜四十克、大蔥一根、鹽適量、花椒粒五克、香葉、孜然適量、干紅辣椒十克、蠔油二十克、老抽十五克、生抽三十克、料酒四十克、白糖十克。
做法:
第一步:首先我們將洗干凈的白蘿卜一切為二,然后再切成滾刀塊,大蔥切成馬蹄狀,大蒜用刀背拍爛在切碎,生姜用刀背拍爛在切碎分別放入盆中備用。

第二步:再將羊肉剁成大小均勻的段塊,然在讓如容器中浸泡五分鐘撈出控干水備用。

第三步:鍋中加入適量的水將羊肉倒在鍋里攪開,待鍋水開后加入少許的料酒和生姜片焯水五分鐘將浮沫打撈干凈撈出用涼水沖洗干凈控干水備用。

第四步:鍋中加入適量的油燒熱后將切好的大蔥、生姜、大蒜、花椒粒、孜然、香葉和干紅辣椒依次放入鍋中煸炒至出香出味。

第五步:我們再將焯好水的羊肉放入鍋中開大火爆炒出香味。

第六步:再將蠔油、生抽、老抽、食鹽、料酒依次放入鍋中翻炒之出色出味。

第七步:鍋中加入適量的水,再將切好的蘿卜放入鍋中蓋上鍋蓋燜煮九十分鐘。

第八步:再加入少許鹽和少量的胡椒粉翻炒均勻,然后開大火收汁即可出鍋裝盤。

小貼士:
1 羊肉味甘,性溫。能補血益氣,溫中暖腎。
2 含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磷、鐵、鈣、維生素B1、B2和煙酸,膽甾醇等成分。
3 用于氣血不足,虛勞羸瘦;脾胃虛冷,腹痛,少食或欲嘔,腎虛,腰膝酸軟,尿頻。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