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您好,綿陽米粉是綿陽最著名的早餐小吃了。它和別處米粉最大的不同就是:湯和臊子是合為一體的,而不是普遍的湯臊子分開。先說怎么正宗一點,那就需要留營鎮的紅醬,其....
您好,綿陽米粉是綿陽最著名的早餐小吃了。它和別處米粉最大的不同就是:湯和臊子是合為一體的,而不是普遍的湯臊子分開。
先說怎么正宗一點,那就需要留營鎮的紅醬,其次需要綿陽當地的細米粉,最后還需要當地的黃菜籽油。
這三樣地方特色中,紅醬實際上是一種輕鹽鮮椒醬,而當地的米粉不像別地的有韌性,而是更加綿軟吸味,黃菜籽油相比黑菜籽油更香,生味又輕些。而且,綿陽人還特別喜歡菜籽油沒有練熟的那種味道,外地人是吃不慣的。
所以,如果您在家做的話,我可以告訴您做法,雖然很好吃,但談不上百分百的正宗。
下面說做法。

第一步:制作紅醬。
- 紅醬的做法并不難,選用新鮮的辣椒,洗凈去蒂后放入竹編中控水,晾曬2個小時。
- 取一個大盆,將辣椒剁碎,不要剁的太碎,有小拇指甲蓋一半大小即可。
- 每斤辣椒加20克鹽攪拌均勻。放入壇中密封半個月即可。
第二步:炸臊子。
- 綿陽米粉的臊子一般有牛肉,肥腸和雞丁三種。其中牛肉和肥腸一般用作紅湯,而雞丁用于清湯。
- 將牛腩切成2厘米左右的塊,將清洗干凈的肥腸切成2厘米做的段,雞肉直接帶骨剁成小塊即可。
- 鍋內起油鍋,油5-6成熱時下入牛肉油炸,直到把牛肉水分炸干為止。再下雞肉,也炸到水分炸干為止。
- 肥腸最好另一起一鍋,炸到肥腸有點酥脆即可。在綿陽當地的做法里,牛肉和肥腸用的都是生菜子油炸制,而雞肉是用熟菜籽油炸制。如果您吃不慣的話,都可以先把菜籽油煉熟再炸。
第三步:炒底料。

- 所需原料:菜籽油200克,牛油50克,姜25克切碎,蒜25克切碎,小米辣25克切碎,干辣椒25克剪段后泡水,郫縣豆瓣50克剁細,紅醬100克,十三香10克。
2、鍋倒入菜籽油燒熱,加入牛油融化后爆香一半的姜蒜碎,加入小米辣碎,干辣椒段,紅醬,豆瓣翻炒,全程中大火,直到鍋內水汽熬干,加入十三香10克,和另一半姜蒜碎即可。
3、一次可以多炒一點放冰箱,吃的時候直接兌湯就行,不用每次都麻煩。
第四步:兌制紅湯。
- 將豬筒骨,雞架洗凈。冷水下鍋汆一道水,撈出洗凈待用。
- 鍋內重新加水,將豬筒骨,雞架,姜片,料酒一起放入,大火燒開撇去浮沫,下火燉3小時后即為高湯。如果清湯加入鹽,胡椒粉,味精調味的話,也就是米線清湯。
- 將炒好的底料倒入高湯中,比例為一斤高湯二兩半底料,再將牛肉或者肥腸倒入。
- 大火滾開后小火燉到牛肉熟而不爛,軟而不碎的時候,加入鹽,味精,胡椒粉,花椒粉調味。
- 有濾網的話這時可以撈一下,將辣椒皮等漂浮物給打掉。米線紅湯即成。
- 清湯雞肉也按紅湯做法操作即可。只是雞肉的成熟時間較短,需要注意。
- 另起一鍋,將海帶片加高湯煮熟。
第五步:冒米線。
- 買不到綿陽米線,就買最細的那種米線即可。生面店有售,大概3塊一斤。
- 將米線放入滾水里燙到變軟但還有硬度的時候,倒入大碗中。
- 加入蔥花,香菜,榨菜粒,酸菜末,海帶片,澆上滾開的紅湯,再從湯底撈一些牛肉或者肥腸,即可享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