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11-19閱讀(8)
每一種食物都有自己營養成分的含量,它們占比各不同,帶來的好處、包括中醫學上提到的“性味”都不同。其實但凡食物都是如此,如果種類越多,則營養越豐富,越能互補,我們追求的就是食物多樣化,如果在小米中加點糯米,還能加點黑米,加點薏米,那營養還更豐富。
例如大豆中富含豐富的植物蛋白質,雞蛋、牛奶中富含豐富的動物蛋白質,植物中一些蛋白質分解后氨基酸的占比可能和動物蛋白質的氨基酸有差異,雖然兩者的吸收效率都不低,但如果能混合在一起食用則有助取長補短,讓蛋白質更好地吸收。

小米在谷物中其實可以算作一種粗谷物類食物,而糯米可屬于細糧,光是小米粥可能會讓人覺得平淡,如果添加一些糯米,則能夠讓口感更佳柔軟,香味濃郁,提高食欲。
糯米的特點在于它含有的淀粉大部分屬于“支鏈淀粉”,和咱們平時吃的普通大米、粗谷物類食物相比,大米和粗谷物類食物中的淀粉大部分是“直鏈淀粉”。支鏈淀粉顧名思義,結構分支更多,這些枝丫的結構能更大面積接觸唾液淀粉酶,從而更利于分解消化,所以我們吃起糯米飯、糯米粥的感覺口感軟糯甘甜,很多時候糯米都用于添加在白米飯或其他粗谷物類食物中增香,增糯。
不過,支鏈淀粉雖然能夠讓糯米更軟糯香醇,但缺點也很明顯,由于更好被消化吸收,所以淀粉更快能分解為葡萄糖,葡萄糖快速進入血液,則對血糖影響較大,對于高血糖、糖尿病患者來說并不利。

另外我們可以從傳統醫學的角度來看看,小米在中醫學上被稱為“粟米”,它性偏涼,味為甘而咸,如果是久放的小米則味還會變為“苦”而性涼,能如腎入脾,有清熱益腎和解毒的效果;小米能滋陰利小便,小米中的礦物質含量豐富,還富含粗蛋白、膳食纖維。
糯米在傳統醫學上叫做“江米”,我們平時愛吃的零食“江米條”就是糯米油炸的點心,糯米則性溫味甘,如果兩者加在一起剛好能夠中和性味,屬性十分溫和,各種人群都可食用,糯米有溫中補氣的效果,能夠暖脾暖胃,不過要注意的是冷糯米不宜多吃,不好消化,而過多糯米的攝入也可能會不宜消化,因為糯米粘性強,容易沾年成一團附著在消化道,難以進入胃中消化,所以糯米應當適當添加,適當食用。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