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做飯什么時候放鹽(你確定自己做菜會)
發布時間:2024-11-19閱讀(11)
炒菜放鹽,天經地義!
在物資匱乏的年代,炒菜加鹽也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可從當下來看,雖說鹽所提供的咸味已經無法滿足人的味覺神經了,但在調味料的使用上,它仍是不可或缺的。
而且炒菜到底先放鹽還是后放鹽?這是一個值得深究的問題~放錯了,做出來的菜,老婆孩子都嫌棄。

01
烹調前放鹽
從用油習慣來看,如果喜歡用豬油、非精選花生壓榨的花生油等油炒菜,宜先加入少量的鹽再炒菜。
因為食鹽中的碘化物能去除花生油內極微量的黃曲霉毒素;而對動物油來說,烹調前加鹽有利于減少有機氯農藥的殘留量。

從食材來講,蒸塊肉、燒全魚、炸雞排時,先用鹽腌漬一下再烹制,有助于咸味滲入肉中;在汆各種魚丸、肉丸等,先在攪碎的肉泥中加入適量鹽和淀粉拌勻,再團成丸子。
02
烹調時放鹽
這主要針對魚、蝦、肉等動物蛋白而言。在烹調肉類時,鹽能與蛋白質組分——氨基酸類結合形成氨基酸鈉鹽,即味精的成分,讓食物的味道更鮮美。所以加鹽提鮮,不無道理!

要注意點是,增鮮的用鹽量較少,只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而鹽分過多,做出來的海鮮肉類口感就不夠細嫩,味道就會大打折扣。
例如做紅燒肉、紅燒魚時,肉經煸、魚經煎后,無須待其熟透,就應放入鹽及調味品,大火燒開,小火煨燉即成。
03
烹調后放鹽

在確保用油安全時,應在菜出鍋前加鹽最佳。尤其對于炒白菜、青菜、芹菜等蔬菜時,在大火、熱鍋、熱油時將蔬菜下鍋,翻炒熟透放入適量的鹽。
這樣可減少蔬菜中維生素及其他營養物質在烹調時的損失,炒出來的菜也能嫩而不老。
04
食用前放鹽

做涼拌菜時,用鹽量過多,會使植物細胞壁破裂,造成汁液外溢,失去原有脆爽的口感。所以,要在食用前放鹽調味,腌漬片刻后瀝掉水分,拌一拌,吃起來才會有脆勁!
05
燉煮軟爛后放鹽

家中有虛弱的病人或是產后孕婦,在燉煮骨頭湯、豬腳湯、雞湯、鴨湯等滋補湯品時,待肉爛脫骨后,才可放鹽,這樣肉中蛋白質、脂肪較充分地溶在湯中,湯頭才鮮美。
反之,提前放鹽會使肉變硬,不易燉熟燉爛。
做菜放鹽一定要選對時間!這樣做出來的菜更鮮,更香,更入味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479859.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