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11-19閱讀(19)
吐霧吞云凌霄漢,穿山涉水闖神州
踏痕遍布千山路,汗水激流萬壑丘
借問此去欲何往,鞠躬盡瘁譜春秋
這雄渾壯麗的詩句描寫的是蒸汽機車

▲曾經奔馳在內蒙古集(寧)通(遼)鐵路上的蒸汽機車
蒸汽機車是大工業革命的標志
在世界工業革命的歷史上
在中國歷史發展的進程中
都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痕跡
小編將收集的蒸汽機車圖片展示一下
精彩內容不容錯過
想要的免費拿去

▲DB1型(達波1型)28號機車
美國機車公司(ALCO)制造,1907年生產,長度13.24米,總重量90.49噸,動輪直徑1370毫米,軸式為1-3-2式,調車機車,現收藏于沈陽蒸汽機車博物館。
蒸汽機是18世紀初起源于
英國的一種動力機械
1705年,英國工程師
托馬斯·紐卡門(1663-1729)
制造了一臺性能較好的蒸汽機
到1725年,這種蒸汽機
已在許多煤礦中得到應用

▲PL1型(頗勒1型)220號機車
美國制造,1907年生產,長度16.6米,機車及煤水車總重量112.58噸,車身全長19.5米,軸式為1-3-1式,貨運調車機車,現收藏于沈陽蒸汽機車博物館。
詹姆斯·瓦特(1736-1819)
仔細觀察研究了
這些蒸汽機并加以改進
制成了一臺工作效率和速度
更高的新式蒸汽機
首次采用與汽缸分開的蒸汽壓縮器

▲JF2型(解放2型)2525號機車
日本制造,1927年生產,長度22.34米,三氣缸機車,第三傳動軸是曲軸,其特點是牽引力大,適合于在坡度大的線路上運行,現收藏于沈陽蒸汽機車博物館。
把蒸汽機用于鐵路機車動力的
并不是瓦特
而是理查德·特里維西克
1804年2月21日
他用一臺以蒸汽機為動力的機車
拖掛了5節車廂
載了10噸貨物和70名乘客
以8英里的時速運行了大約16公里

▲JF3型(解放3型)2558號機車
捷克斯洛伐克制造,1927年生產,長度20.32米,機車及煤水車總重量135.5噸,動輪直徑1400毫米,軸式為1-4-1式,貨運機車,現收藏于沈陽蒸汽機車博物館。
此后
特里維西克又對這臺機車作了改進
并以此開辦了一個馬戲團
給他的這臺車取名叫作“誰能趕上我"

▲SL5型(勝利5型)292號機車
日本制造,1927年生產,長度24.07米,客運機車,現收藏于沈陽蒸汽機車博物館。
這臺機車拖掛一小列車廂
以每小時24公里的速度
在馬戲團的鐵軌上轉來轉去
引起不少人的關注
因此,有人把理查德·特里維西克
稱為“蒸汽機車之父”

▲FD型(佛得型)1227號機車
前蘇聯伏羅希洛夫格勒工廠制造,1931年生產,長度29.07米,貨運機車,現收藏于沈陽蒸汽機車博物館。
然而,真正開創蒸汽機車新紀元的
則是喬治·斯蒂芬森(1781-1848)

▲SL7型(勝利7型)751號機車
日本川琦重工制造,1934年生產,長度25.675米,客運機車,動輪直徑2000毫米,構造速度每小時130公里。該型機車采用流線型設計及自動加煤機系統和給水預熱裝置,是當時世界上較為先進的機車,現收藏于沈陽蒸汽機車博物館。
斯蒂芬森1781年出生
在英國紐卡斯爾的泰恩鎮
他1841年籌錢制造了一臺蒸汽機車
在煤礦的小型軌道上試車成功
后來,他又設計制造了
幾種不同的蒸汽機車

▲ST2型(斯特2型)22號機車
德國Krupp制造,1935年生產,長度21.47米,貨運機車,機車及煤水車總重量160.90噸,動輪直徑1375毫米,軸式為1-5-1式,現收藏于沈陽蒸汽機車博物館。
1822年斯蒂芬森擔任了斯托克頓
至達林頓鐵路的機械工程師
1825年該條鐵路建成通車

▲JF6型(解放6型)3329號機車
日本制造,1936年生產,長度21.168米,貨運機車,曾在蘇家屯機務段擔當開原——西豐間客貨運輸的牽引任務,現收藏于沈陽蒸汽機車博物館。
9月27日,這條鐵路上開行了
世界上第一列旅客列車
這趟列車的時速為24公里

▲SL8型(勝利5型)815號機車
日本日立制造所制造,1937年生產,長度24.705米,總重199.91噸,動輪直徑1850毫米,客運機車,現收藏于沈陽蒸汽機車博物館。
牽引這趟列車的就是
被稱為“運動1號”
(Locomotion NO.1)的
著名蒸汽機車
這一天宣告了鐵路時代的開始

▲DK5型(迪克5型)250號機車
羅馬尼亞制造,1958年生產,長度22.9米,貨運機車,現收藏于沈陽蒸汽機車博物館。
1830年9月15日
利物浦至曼徹斯特
的鐵路正式開通
列車由蒸汽機車牽引
運行效果良好

▲XK13型(西克13型)3858號機車
波蘭Chrzanow工程制造,1959年生產,長度9.146米,調車機車,總重44.4噸,動輪直徑1100毫米,軸式為0-3-0式,現收藏于沈陽蒸汽機車博物館。
在中國,由于歷史原因
蒸汽機車和鐵路的出現都比較晚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
中國沒有真正的鐵路機車制造業
機車都是由外國輸入
車型種類繁雜、性能落后
對鐵路運輸影響很大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
將原有的大部分機車車輛修理廠
擴建改造成制造廠
還新建了一批機車車輛工廠
從1952年開始成批生產
“解放”型蒸汽機車之后
又自行設計制造了
“人民”型、“勝利”型、“前進”型
“建設”型等新型機車

















每一臺機車都有說不完的故事
它是一百多年來
我們的國家由衰敗走上興旺
的歷史縮影
是中國幾代鐵路人
拼搏奮斗的見證

▲JS型(建設型)5003號機車
中國大連機車車輛廠改進設計, 1957年7月試制成功, 長度23.389米, 貨運、調車機車, 曾在蘇家屯機務段服役,現收藏于沈陽蒸汽機車博物館。

▲GJ型(工建型)1038號機車
中國制造,1960年生產,長度9.735米,機車空重45061噸,廠礦用調車機, 構造速度每小時35公里,現收藏于沈陽蒸汽機車博物館。

▲QJ型(前進型)1316號機車
中國大同機車車輛廠制造,1972年生產,長度26.023米,貨運機車,曾在蘇家屯機務段服役,現收藏于沈陽蒸汽機車博物館。

▲QJ型(前進型)6912號機車
中國制造,長度26.023米,貨運機車,曾在呼和浩特局集團公司服役,2005年12月9日宣告退役。
這些古老的蒸汽機車
雖然退出了歷史舞臺
但是它仍然凝聚著深厚的歷史
和科技文化的內涵
還深深銘刻在我們的心中……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479736.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