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4-11-19閱讀(14)
本篇約9000字,預(yù)計閱讀時間20分鐘。但可能關(guān)于甲狀腺,這一篇就寫完整了。
某三甲醫(yī)院在職工體檢時發(fā)現(xiàn),半數(shù)女性醫(yī)護人員有甲狀腺問題。這和社會上的數(shù)據(jù)基本吻合[1]。
根據(jù)國家癌癥中心發(fā)布的最新中國惡性腫瘤發(fā)病和死亡分析報告,甲狀腺癌的發(fā)病率在過去的十年中迅速上升,已經(jīng)達到女性惡性腫瘤的第四位[2]。
甲亢、甲減、甲狀腺炎、甲狀腺結(jié)節(jié)、甲狀腺癌,這些是一類疾病還是不同種類的疾病?
為什么甲狀腺疾病近年來有爆發(fā)趨勢?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檢查出甲狀腺疾病,怎么辦?
今天咱們一起做一個科學文獻檢索,看看關(guān)于這些問題,最新的科學數(shù)據(jù)告訴我們什么。
01 礦物質(zhì)
碘是甲狀腺素的關(guān)鍵成分,因此甲狀腺的功能與碘的攝入關(guān)系很大。膳食缺碘可能造成甲狀腺功能低下和甲狀腺腫大。
那么是不是碘多了就會得甲亢;碘少了就會得甲減和結(jié)節(jié)?
沒有那么簡單。
研究發(fā)現(xiàn),碘攝入與甲狀腺健康成U型曲線[3]。在碘缺乏的情況下,甲狀腺沒有足夠的原材料合成足夠的甲狀腺素;在高碘攝入的情況下,甲狀腺素合成的中間體,甲狀腺球蛋白會因為結(jié)合過多的碘元素,而更容易被免疫系統(tǒng)辨別為敵人,發(fā)生自身免疫反應(yīng)[4],其結(jié)果反而降低甲狀腺素的生成。
后文將說明,合理的尿碘范圍在150-400微克/升之間。
甲狀腺是人身上每克組織硒含量最高的器官。硒參與甲狀腺素的代謝和保護還原反應(yīng)。所以從膳食中攝入足量的硒對于正常甲狀腺功能很重要。研究發(fā)現(xiàn),補硒可以改善甲亢和甲低的癥狀[5]。
攝入多少硒才夠?根據(jù)歐洲的最新建議,在缺硒地區(qū)(如中國),每天每千克體重補充1微克硒可以使體內(nèi)硒蛋白達到飽和[6]。假設(shè)食物中已經(jīng)有微量的硒,那么大約每天50微克是根據(jù)當前的認知比較合理的補充量。
血紅素是甲狀腺素的合成酶TPO的核心成分。因此鐵對于甲狀腺的正常功能是必要的。甲低患者常常伴有缺鐵性貧血;補鐵可以幫助甲低患者恢復(fù)正常的甲狀腺素水平[7]。
關(guān)于正常的鐵水平我們在“為什么女人比男人更長壽”一文中討論了。鑒于低鐵狀況的甲狀腺疾病的風險,和高鐵狀況癌癥的風險,在血紅蛋白正常的情況下,可能理想的血清鐵蛋白濃度在20-35微克/升之間。
后面將要討論,大多數(shù)現(xiàn)代的甲狀腺疾病屬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而過量的食鹽攝入會誘導產(chǎn)生促進自免反應(yīng)的Th17輔助性T細胞[8]。所以控制膳食中鹽的攝入有助于預(yù)防和改善甲狀腺疾病。
02 漂白劑
有兩類因子可能擾亂正常的甲狀腺功能,一類是碘離子的類似物,一類是甲狀腺素的類似物。
甲狀腺素的合成可能受到在離子狀態(tài)模擬碘離子的無機鹽影響,如高氯酸鹽、硝酸鹽、和硫氰化物。這些離子通過和碘競爭鈉/碘共同轉(zhuǎn)運蛋白,抑制碘的吸收,從而降低甲狀腺素的合成[9][10][11][12]。對于本身碘攝入就不足的孕婦,這種影響更要引起重視,因為甲狀腺素對胎兒的發(fā)育起到重要的作用。
生活中的高氯酸鹽主要來源于含次氯酸的漂白劑和一些食物的塑料包裝[13];硝酸鹽廣泛存在于多種蔬菜之中;硫氰根存在于煙草和十字花科的蔬菜之中。
波士頓素食者研究發(fā)現(xiàn),素食和純素食者的碘和硫氰根的攝入差別很大,但是與促甲狀腺素的水平(甲減的指標)無關(guān)[14]。該研究還發(fā)現(xiàn),素食者的高氯酸鈉與促甲狀腺素也沒有關(guān)系。
從趨勢上看,我國甲狀腺疾病的上升并沒有伴隨蔬菜消費的上升,因此對蔬菜和十字花科蔬菜的擔心沒有充分依據(jù)。因為蔬菜是健康飲食的必要組成部分,所以減少蔬菜的攝入不如確保膳食中有足量(但不過量)的碘。
03 全氟烴
另一類甲狀腺干擾因子是全氟烴類物質(zhì)PFAS。這類物質(zhì)被廣泛用于食品包裝、紡織、造紙、油漆、滅火劑、半導體等行業(yè)。不粘鍋常用的表面材料聚氟乙烯就是全氟烴類物質(zhì)的一員。
全氟烴是很強的甲狀腺干擾因子。研究發(fā)現(xiàn),當人體內(nèi)的全氟烴增加時,血液中的促甲狀腺激素TSH升高,其它甲狀腺功能指標也發(fā)生相應(yīng)變化[15][16][17]。
臨床研究還發(fā)現(xiàn),人體內(nèi)全氟烴濃度的升高,對應(yīng)基礎(chǔ)代謝率的降低——這是甲狀腺功能受到抑制的表現(xiàn)[18]。
全氟烴一旦進入動物體內(nèi)就很難被排除或分解,造成長期的內(nèi)分泌干擾。在環(huán)境中,全氟烴也不易被微生物降解,是一種長期環(huán)境污染物。2009年,全氟烴類物質(zhì)被列入斯德哥爾摩協(xié)議之持續(xù)有機污染物的名單[19]。
由于反復(fù)進食污染的食物和水,持續(xù)有機污染物很容易在動物體內(nèi)形成富集,并且富集效應(yīng)隨動物在食物鏈中的位置而放大[20][21][22]。上海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紅肉、雞、魚、動物內(nèi)臟是全氟烴的主要攝入來源[21]。
在一項韓國研究中,受試者的血液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尿酸都與全氟烴有很強的相關(guān)性[23]。動物性飲食是這些指標升高的共同根源。
04 自身免疫自身免疫甲狀腺病很可能是最常見的甲狀腺病[24][25] ,也是最常見的自身免疫疾病之一。
這類疾病的主要形式是格雷夫斯?。℅raves’Disease,甲亢)和橋本型甲狀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甲減)。
自免甲狀腺病的共性是,血清中含有對抗甲狀腺素功能系統(tǒng)抗原的抗體。最常見的抗原包括:甲狀腺過氧化物酶TPO,促甲狀腺素受體、甲狀腺球蛋白,和最近發(fā)現(xiàn)的鈉碘共同轉(zhuǎn)運蛋白[26]。
格雷夫斯甲亢抗體作用在促甲狀腺素受體上,從而刺激了甲狀腺腺細胞,使之合成更多的甲狀腺素; 橋本型甲減病人的抗體專門對抗甲狀腺素合成酶TPO,從而減少甲狀腺素的合成。
自身免疫疾病有一定的遺傳易感性(取決于人白細胞抗原HLA亞型),因此患者同時患有其他自身免疫疾?。ㄈ缛槊訛a等)的可能性大增[27][28]。
由于自身免疫過程受到維生素D的調(diào)節(jié),維生素D缺乏會提高自免甲狀腺疾病的風險[29]。
在懷孕過程中,為了保護和母親基因不同的胎兒,母體處于免疫抑制狀態(tài)。因此,自免甲狀腺疾病在孕期受到抑制,但是孕后則進入多發(fā)期[30]。
之前的文章中我們介紹過,自身免疫疾病的根源在于腸道的通透性增加(腸漏),導致外源抗原進入血液。在清除這些入侵抗原時,由于分子相似性,造成交叉免疫反應(yīng),最終我們自己的免疫系統(tǒng)攻擊了自己身體的抗原。
已知有幾種原因誘發(fā)腸漏。最常見的是飽和脂肪/動物蛋白等食物引起的腸道內(nèi)非益生菌的生長。飲食避免動物制品和高脂肪食物對自免型甲狀腺疾病有很好的效果。
對麩質(zhì)過敏的人,面筋蛋白也會導致腸漏。在主動選擇無麩質(zhì)飲食的人群中,甲亢和甲減患者的比例顯著高于普通人群,說明無麩質(zhì)飲食可能有助于改善病情[31][32]。
“在主動選擇無麩質(zhì)飲食的人群中,甲亢和甲減患者的比例顯著高于普通人群,說明無麩質(zhì)飲食可能有助于改善病情[31][32]” 這句話的意思是,這些患者主動選擇這種飲食,并且繼續(xù)吃,說明這種飲食對他們的病有作用。不是說“吃了這種飲食吃出病了”。
另一個可能導致腸漏的誘因是轉(zhuǎn)基因食物。轉(zhuǎn)基因作物的普及和各種自身免疫疾病的蔓延有某種相關(guān)性[33]。這些相關(guān)性是否會被證實有因果關(guān)系,我們拭目以待?;诒J卦瓌t,避免轉(zhuǎn)基因食物不失為一個較為安全的選擇。
除此以外,吸煙增加女人自免型甲狀腺疾病的風險50-150%[34]。
以下就幾種常見的甲狀腺疾病,進一步總結(jié)一下臨床數(shù)據(jù)。
05 甲亢羅馬林達大學的研究發(fā)現(xiàn),膳食中的動物性成分的多少與甲亢有劑量效應(yīng)關(guān)系。動物性食物的種類和數(shù)量越多,甲亢的風險越高。純素食者的甲亢風險是雜食者的一半以下[35]。
在甲亢合并乳糜瀉的病例中,采取無麩質(zhì)飲食,可有效逆轉(zhuǎn)全部或一部分癥狀[36][37]。這進一步說明了避免腸漏在自免甲亢康復(fù)中的重要性。
對治療中Graves甲亢患者的碘攝入分析發(fā)現(xiàn),高碘(尿碘高于300微克/升)不影響康復(fù)[38]。這說明至少對于自免甲亢患者,更重要的是避免腸漏,不是控制碘攝入。
另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香腸在制作的過程中可能混入動物的甲狀腺組織。有患者吃了這樣的香腸導致非自免型甲亢[39]。
以下是素友Angela Chen逆轉(zhuǎn)甲亢的故事:
我叫Angela Chen,1984年生。2009年,我被診斷為甲亢。
在吃了兩年西藥之后,我懷孕了,于是停止用藥。孕期指標還算勉強通過,但是被確診為妊娠期糖尿病。
于是各種飲食控制,大夫要求每天一個雞蛋一杯奶,多吃粗糧。生完大寶后,坐月子按照老家的習俗,不吃青菜水果, 只吃肉蛋。沒多久甲亢復(fù)發(fā),被迫停止母乳喂養(yǎng),又開始西藥治療。每次指標好了停藥,但是過幾個月又復(fù)發(fā),斷斷續(xù)續(xù)吃了六年的藥,我當時很絕望,以為我要終身服藥控制甲亢。
2015年3月,我甲亢再一次復(fù)發(fā),機緣使我遇到一位中醫(yī),他除了開藥以外,再三囑咐我,停止吃肉蛋奶。隨后,我無意聽到徐嘉博士的講課,了解了不吃肉蛋奶逆轉(zhuǎn)甲亢的原理,更加堅定了信念。
可是我先生一聽不能吃肉蛋奶就跟我急了,他怕我營養(yǎng)不良,每天盯著我吃東西,當時家庭矛盾到了崩潰的邊緣。甲亢很容易緊張,心慌心悸,太痛苦了,這種感覺只有病過的人才知道。
但是我太渴望健康了,我有追求健康的權(quán)利。頂著家人的壓力,我還是堅持了下來。
通過改變飲食和中藥調(diào)理一個月后,我去查甲功七項指標,指標竟然正常了,我特別開心。這期間沒有吃任何西藥,中藥吃了一個月也停掉了,家人看我越來越健康,就不再管我吃素的事兒了。
在此我特別感謝我的先生,每天變著花樣給我做各種素食。雖然家人不接受吃純素,但是他們吃肉也比原來少太多了,家里的飲食習慣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2018年5月,吃低脂純素三年的我生了二寶,懷孕期間也是低脂純素飲食,孕期所有指標都正常。
當時醫(yī)生再三交代我,說我懷老大時妊娠期糖尿病,懷老二估計血糖會更高,讓我一定注意飲食控制,我心里偷偷樂,我學習了很多營養(yǎng)學知識,吃低脂純素一定不會血糖高的。事實證明低脂純素確實很健康,懷孕期間查了兩次糖耐量,指標全部通過。
二寶現(xiàn)在一個多月了,哺乳期我也堅持低脂純素飲食,素寶寶特別好帶,很安靜,每天吃了睡,睡了吃,特別愛笑。
06 甲減上文提到,過高的碘攝入可能誘發(fā)自免性甲減。多項研究確認了高碘攝入與橋本甲減之間的關(guān)系[40][41][32]。
和甲亢一樣,橋本甲減患者并發(fā)其他自身免疫疾病如乳糜瀉[42]和1型糖尿病[43]的幾率升高。
給甲減病人提供維生素D可以顯著減少抗TPO抗體[44]。
研究發(fā)現(xiàn),甲減往往與甘油三脂升高[45]、胰島素抵抗[46]、同型半胱氨酸升高[47]等代謝問題同時出現(xiàn)。這是腸漏綜合癥候群的表現(xiàn)。低脂純植物性飲食是預(yù)防和逆轉(zhuǎn)腸漏的最佳膳食方案。
除此以外,地域性的證據(jù)顯示[48],甲減與甲狀腺干擾物質(zhì),全氟烴類相關(guān)[49]。尤其對于孕期[50]和新生兒甲減[51]。
另有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魚蝦等水產(chǎn)品中的有機砷污染顯著提高甲減的風險[41]。
07 甲狀腺結(jié)節(jié)一般認為,甲狀腺結(jié)節(jié)是由甲減引起的代償性增生。因此理論上不論是碘攝入過高還是過低,都可能導致結(jié)節(jié)。
上海疾控中心的數(shù)據(jù)確實印證了這一點。在尿碘低于140微克/升,或者高于400微克/升的時候,甲狀腺結(jié)節(jié)的風險都會增加[52]。
收納了更多研究的薈萃分析與以上的結(jié)果略有出入,比起低碘,高碘時結(jié)節(jié)的發(fā)病率較低,但是亞臨床甲減風險增高[53][54]。因此,最安全的情況還是把尿碘控制在140到400微克/升之間。
另一方面,多項研究發(fā)現(xiàn),糖尿病與甲狀腺結(jié)節(jié)相關(guān)[55][56];而控糖藥二甲雙胍可以幫助縮小結(jié)節(jié)[57]。這些研究還發(fā)現(xiàn),超重和高血壓與甲狀腺結(jié)節(jié)也有很好的相關(guān)性。
這進一步說明甲狀腺結(jié)節(jié)很可能是代謝綜合癥候群的表現(xiàn)之一。
由于代謝綜合癥與肉類的相關(guān)性[58],這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在海南百歲老人研究中,紅肉和水產(chǎn)的攝入越多,甲狀腺結(jié)節(jié)發(fā)病率就越高[55]。
08 甲狀腺癌不到5%的甲狀腺結(jié)節(jié)會演化為甲狀腺癌[59]。近年來,甲狀腺癌已經(jīng)成為我國女士第四大癌癥,而且仍然處于迅速增長的趨勢[60]。
研究發(fā)現(xiàn),膳食中的亞硝酸鹽,而不是硝酸鹽,與甲狀腺癌密切相關(guān)[61][62][63]。導致甲狀腺癌的亞硝酸鹽主要來自于香腸、火腿、臘肉、干魚等加工肉類(亞硝酸鹽作為防腐劑)。后者被世界衛(wèi)生組織定義為1級致癌物。
相反,新鮮蔬菜和水果[64][65][66],尤其是十字花科的蔬菜對甲狀腺結(jié)節(jié)癌化有保護作用[67]。
一些個別研究結(jié)果發(fā)現(xiàn),魚類攝入似乎也有保護作用[65][66][68]??墒窃诎ㄋ邢嚓P(guān)研究的大規(guī)模薈萃分析中,這種作用消失了[69]。合理的解釋可能是,比起肉類和加工肉類,魚類沒有那么糟,但是比起素食,魚類的劣勢就彰顯出來了[70]。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研究發(fā)現(xiàn)碘缺乏可能升高甲狀腺癌的風險[68][69]。因此確保攝入足夠的碘是安全的做法[71]。
除此以外,肥胖、吸煙和飲酒增加風險。
09 為什么女人更容易得甲狀腺疾???女人患甲狀腺疾病得幾率是男人的好幾倍。這驅(qū)使很多科學家試圖研究雌激素對甲狀腺素系統(tǒng)的影響??墒堑侥壳盀橹乖谶@方面的進展甚微。
因為女人患各種自身免疫疾病的幾率是男人的三倍多[72],所以或許更值得問的問題是,為什么女人更容易患自身免疫疾病?
小編:這張圖真相了!
關(guān)于這個問題我們沒有確切的答案。但是其原因很可能與女人的生殖功能和免疫反應(yīng)特點有關(guān)。
研究發(fā)現(xiàn),在懷孕的過程中,少量含有異體抗原的胎兒細胞可以透過胎盤進入母親體內(nèi)。在孕期由于母體進入免疫容忍狀態(tài),對這些外來細胞的免疫反應(yīng)受到抑制;但是孩子出生后,當母親恢復(fù)正常的免疫功能時,母體內(nèi)殘留的胎兒細胞可能成為導致自身免疫反應(yīng)的抗原。
另外有研究發(fā)現(xiàn),女人的免疫系統(tǒng)比男人更加敏感。這使她們對于癌癥和病原體的入侵有更好的抵抗力,但是同時出現(xiàn)自身免疫的機會也隨之升高。
癌癥和自免疾病是免疫功能失調(diào)的兩個極端,數(shù)據(jù)顯示,男人更容易患癌癥[73];女人更容易患自免[72]。
那么得了甲狀腺疾病到底要不要吃藥,要不要做手術(shù)? 這是患者和醫(yī)生之間的決定。
我只想說一句: 不管吃藥也好,手術(shù)也好,營養(yǎng)品也好,中醫(yī)也好,西醫(yī)也好,如果我們不斷除造成疾病的根本原因,這些手段都僅僅暫時的緩解而已。停藥還會復(fù)發(fā),切了還可能長出來,按下了葫蘆又起了瓢。
健康的鑰匙在每個人手上,就看你要不要停止自我傷害。
綜合今天的討論,以下是預(yù)防和逆轉(zhuǎn)甲狀腺疾病的膳食方案:
1、避免動物性食物,尤其是加工肉類
2、避免高脂食物,尤其是高飽和脂肪的食物
3、多吃蔬菜水果
4、保持合理的碘(尿碘150-400微克/升)、硒(每天50微克)和鐵的攝入(血紅蛋白正常,鐵蛋白20-35微克/升)
5、曬太陽
6、避免煙酒
7、控制食鹽攝入(每天少于6克鹽或2克鈉)
8、避免使用全氟烴表面的不粘鍋
9、麩質(zhì)過敏者避免含有麩質(zhì)的食物
10、避免轉(zhuǎn)基因食物
11、避免攝入被漂白劑污染的食物
參考資料:
[1]http://finance.sina.com.cn/wm/2017-04-15/doc-ifyeifqx5892239.shtml
[2]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598165697552649606&wfr=spider&for=pc
[3] J Endocrinol Invest. 2008 Mar;31(3):243-50.
[4] Endocrinology. 1987 May;120(5):2078-84.
[5] Int J Endocrinol. 2017;2017:1297658.
[6] J Trace Elem Med Biol. 2015 Oct;32:195-9.
[7] Thyroid. 2017 May;27(5):597-610.
[8] Nature. 2013 Apr 25;496(7446):518-22.
[9] Environ Res. 2015 Nov;143(Pt A):1-9
[10] J Expo Sci Environ Epidemiol. 2014 Nov;24(6):579-87
[11]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14 Jul;99(7):2365-71.
[12] Environ Health Perspect. 2016 Apr;124(4):542-9.
[13] Curr Environ Health Rep. 2016 Jun;3(2):107-17.
[14]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11 Aug;96(8):E1303-7
[15] Environ Res. 2013 Oct;126:51-9.
[16] Environ Health Perspect. 2016 Jul;124(7):935-42
[17] PLoS One. 2018 May 10;13(5):e0197244.
[18] PLoS Med. 2018 Feb 13;15(2):e1002502
[19]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erfluorooctanesulfonic_acid
[20] Environ Res. 2018 Jun 26;166:537-543
[21] Sci Total Environ. 2018 Sep 1;634:235-242
[22] Environ Int. 2018 Jun 26;119:165-173
[23] Environ Int. 2018 Apr;113:149-161.
[24]http://www.elaine-moore.com/Articles/AutoimmuneDiseases/AutoimmuneThyroidDisease/tabid/73/Default.aspx
[25]https://www.thyroiddietguide.com/thyroid-disease/graves-disease-the-most-common-cause-of-hyperthyroidism/
[26]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nti-thyroid_autoantibodies
[27] PLoS One. 2016 Dec 28;11(12):e0168708
[28] Med Glas (Zenica). 2013 Aug;10(2):408-10.
[29] Rev Endocr Metab Disord. 2017 Sep;18(3):347-354.
[30] J Clin Transl Endocrinol. 2016 Nov 23;6:37-49
[31] Eur J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8 Apr;30(4):477-483
[32] Hell J Nucl Med. 2017 Jan-Apr;20(1):51-56.
[33] Interdiscip Toxicol. 2013 Dec;6(4):159-84
[34] Thyroid. 2002 Jan;12(1):69-75.
[35] Public Health Nutr. 2015 Jun;18(8):1482-7
[36] Endocrinol Metab (Seoul). 2015 Mar 27;30(1):105-9.
[37] BMJ Case Rep. 2014 Oct 23;2014.
[38] Eur Thyroid J. 2015 Mar;4(1):36-42.
[39] Neth J Med. 2010 Mar;68(3):135-7
[40] Eur J Endocrinol. 2011 Jun;164(6):943-50
[41] J Trace Elem Med Biol. 2017 Dec;44:1-7
[42] J Pak Med Assoc. 2010 Oct;60(10):863-5.
[43] Endokrynol Pol. 2012;63(1):14-7.
[44] Hell J Nucl Med. 2015 Sep-Dec;18(3):222-7.
[45]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15 May;100(5):1887-94.
[46] J Coll Physicians Surg Pak. 2017 Jun;27(6):329-333
[47] PLoS One. 2015 May 4;10(5):e0125922.
[48] Environ Int. 2015 Oct;83:171-5
[49] Ann Pediatr Endocrinol Metab. 2017 Mar;22(1):6-14
[50] Environ Res. 2014 Aug;133:338-47.
[51] Environ Res. 2016 May;147:399-404
[52] Biomed Environ Sci. 2016 Jun;29(6):398-407.
[53] Medicine (Baltimore). 2017 Jun;96(25):e7279.
[54] Eur J Nutr. 2012 Jun;51(4):477-82
[55] Clin Interv Aging. 2018 Apr 3;13:515-522
[56] Endocrine. 2018 May;60(2):339-347
[57] Med Princ Pract. 2016;25(3):233-6
[58] Am J Clin Nutr. 2014 Jul;100 Suppl 1:353S-8S
[59]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topics/veterinary-science-and-veterinary-medicine/thyroid-nodule
[60] CA Cancer J Clin. 2016 Mar-Apr;66(2):115-32.
[61] Oncotarget. 2016 Aug 30;7(35):56915-56932.
[62] Int J Cancer. 2013 Feb 15;132(4):897-904.
[63] Nitric Oxide. 2015 May 1;47:65-76.
[64] Br J Nutr. 2013 Jan 14;109(1):118-28
[65] Nutr Cancer. 2014;66(7):1165-78.
[66] Postepy Hig Med Dosw (Online). 2012 Jan 10;66:11-5.
[67] Cancer Causes Control. 2002 Oct;13(8):765-75.
[68] Medicine (Baltimore). 2017 May;96(20):e6734.
[69] Nutr Cancer. 2015;67(5):811-7.
[70] Br J Cancer. 2002 Jun 5;86(11):1745-50.
[71] Thyroid. 2015 Dec;25(12):1355-62.
[72] https://wwwnc.cdc.gov/eid/article/10/11/04-0367_article
[73]http://edition.cnn.com/2011/HEALTH/07/12/men.women.cancer.deaths/index.html
部分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歡迎關(guān)注:頭條號【嘉講健康】獲得最新最前沿的健康營養(yǎng)學知識,低脂全蔬食恢復(fù)身體自愈力,吃出健康。
徐嘉《非藥而愈》作者
責任醫(yī)師協(xié)會臨床營養(yǎng)學專家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yī)學院生理學博士
北京大學生物物理學士
公益健康巡講2014年至今健康公益巡講的足跡,遍步全國30多個省級區(qū)域,100多座城市。200多個承辦單位參與,共舉辦940余場公益講座,10余萬名聽眾現(xiàn)場聆聽,影響數(shù)百萬人。
作者介紹導圖:Ariel Han
歡迎分享轉(zhuǎn)載→http://m.avcorse.com/read-477718.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