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廣東最有江湖氣息的地道小吃(廣東5個怪名美食)
發(fā)布時間:2024-11-13閱讀(31)
廣東5個“怪名”美食,外地人聽名字就害怕,卻很美味,你吃過嗎
廣東作為全國最開放的地區(qū),經濟發(fā)達,有很多美景、美食。粵菜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不少菜品都是遠近聞名的,比如白切雞、燒鵝、燒臘、叉燒包、腸粉等,尤其以廣式早茶名氣最大,各種精美可口的小吃,讓人垂涎欲滴。

廣東人愛吃、會吃,但似乎不太會起名字,在當地有很多食物,它們的名字都很怪異,讓外地人聽了后倒胃口,第一反應是“這能吃嗎?”,但真的品嘗后,才發(fā)現是很美味的。
我有個朋友是廣州人,他向我介紹了當地的幾種特色美食,我的反應也大吃一驚。聽他一解釋,才知道是什么東西。

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這幾種美食,如果有機會去廣東,可以別被它們的名字“嚇到”了。
【廣東“怪名”美食】
1、油炸鬼
雖然平時我們也經常說酒鬼、賭鬼、死鬼,但都是口頭語,但這個油炸鬼是個啥玩意,炸的是什么鬼?其實,和鬼沒有任何關系。而廣東人口中的“油炸鬼”,其實并不是廣東獨有的,而在全國各地都見得到,那就是油條。

油條怎么會叫油炸鬼呢?宋朝時,大奸臣秦檜害死了愛國將領岳飛,民間老百姓做了一種油炸食品,一共兩根,代表秦檜和他媳婦王氏,取名油炸檜,表達憤怒,后來就演變成了油炸鬼。
油條在潮汕地區(qū)也叫油炸果,在安徽地區(qū)叫油膜,到了山西又變成了麻葉。

2、雞屎藤餅
聽到雞屎兩個字,肯定很多人都沒興趣了,甚至開始倒胃口,其實不是雞屎,而是雞屎藤,是南方地區(qū)很常見的一種植物,為啥叫這名?因為它聞起來有一股雞屎的臭味。
你可能不知道,雞屎藤在民間有“土參”,營養(yǎng)價值很高,可以清熱祛濕,消食化積,止咳,滋補身體,可以泡茶,煮湯圓,做餅,味道清香可口,也叫烏芹藤餅。在廣東潮汕,如果有人久咳不愈,或是晚上咳得厲害,會用雞屎藤熬湯喝。

3、鼠曲粿
聽上去和臟兮兮的老鼠是不是有什么關系?難道是用老鼠做的?畢竟廣東人是吃老鼠的。其實這種食物是用一種鼠曲草做成的,這也是一種好東西,莖葉可以入藥,有鎮(zhèn)咳、祛痰等作用。
這種鼠曲草在全國都很常見,在稻田附近就能看得到,開黃色的花。鼠曲粿又叫清明粿,是清明時節(jié)吃的一種傳統(tǒng)食物,就和艾草團子差不多。內餡豐富,有綠豆沙、紅豆沙、花生、黑芝麻、芋泥等。

4、人頭飯
外地人第一次去廣東的飯館吃飯,如果聽到有人喊“人頭飯”,估計會臉都嚇白了。雖然說廣東人什么都敢吃,但也不敢吃人頭吧,難道是做得像人頭的飯,那也不敢吃呀?
其實,人頭飯是廣東人的叫法,在全國各地都沒有。人頭飯,就是按人頭上米飯,有幾個人老板就上幾碗米飯,不懂的人真是會嚇一跳呀。

5、鴨母捻
這個名字雖然不嚇人,但很奇怪,鴨母就是母鴨子,用母鴨子捻出來的食物嗎?和鴨子沒有一點關系。說白了,它是一種全國都有的食物,就是糯米湯圓。
為什么叫鴨母捻?有2種解釋,第一個是這種湯圓比北方的湯圓要大很多,如鴨蛋般大小,用潮州話說鴨蛋就是鴨母卵,所以就成了鴨母捻。第二個是湯圓煮熟后會漂在水面上,像一只白母鴨,故稱鴨母捻。

關于鴨母捻名字的由來,現有兩種解釋,一為這種湯圓過去形狀大如鴨蛋,鴨蛋潮州話又叫鴨母卵,故稱為鴨母捻;二為這湯圓煮熟浮于水面,如白母鴨浮游于水面,故稱為鴨母捻。
之所以會出現這么多奇怪的名字,一方面和粵語有關,另一方面就是地方特色了。其實每個地方都有一些聽著不好吃,吃了卻忘不掉的美食,比如臭豆腐,聞起來臭吃起來香。如果可以有機會去廣東了,建議大家試一試。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471931.html
上一篇:什么地方的蜜桃好吃(美味哪里桃)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