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凱度蒸烤箱烤箱模式,只需一臺蒸烤箱
發布時間:2024-10-29閱讀(26)

關于到底選蒸烤箱還是選烤箱 蒸箱的組合,江湖上已經討論很久了。
我覺得還是要看使用需求,如果你做蒸菜和烤菜的頻率很高,希望蒸和烤能夠同時進行,同時廚房也有足夠的空間,那毫無疑問,選擇烤箱 蒸箱比較適合。
但如果是傳統的中式家庭,烤和蒸的頻率不是特別高,又偶有需求,那蒸烤箱就會是更理性的選擇,節約空間和成本,又足夠滿足日常需求。
本篇開箱體驗的是凱度新品GD嵌入式蒸烤箱,56升的容量,配置上相比老款有了不少的提升,一起來看下吧:

(友情提示:本文共7K字,閱讀時間約為15分鐘,含有實用菜譜,建議收藏后閱讀)
簡單開箱:56升的蒸烤箱包裝體積還是比較大的,因為要考慮緩沖,所以機器周邊會有緩沖和保護空間。

上層是烤盤和電源線,吸水球。
取出后可以看到下方機器,四邊都有泡沫塑料加固,箱子的四角也有加固層:


包裝里附帶了保修卡,使用說明書,菜譜,以及隔熱手套,隔熱手套只有一個,如果附帶兩個就完美了~

蒸烤箱兩邊有內嵌的提拉把手,搬運安裝起來就比較簡單,自己也能輕松搞定,注意搬的時候不要在機器門把手上施太多力,安裝前記得把門上的膠條都撕掉。

嵌入式蒸烤箱相比臺式蒸烤箱來說,安裝完成后不僅看起來會比較簡潔,也能省廚房的臺面空間,如果新裝修的話,還是更推薦嵌入式的。
同時嵌入式蒸烤箱的安裝其實遠比想象的簡單,只要櫥柜位置預留好了,直接往里一放就好了。
預留位置的尺寸產品詳情里面都可以查到,直接給到櫥柜設計師就可以了,一般不會有問題。
你如果多看幾個不同品牌的嵌入式烤箱,就會發現寬度和深度的預留尺寸基本都差不多,容量的大小體現在高度的預留上,所以即便以后想換烤箱,大多也沒有什么問題。

唯一要提醒的一點是,在擺放嵌入式蒸烤箱的櫥柜隔壁,記得預留一個16A的三孔插座,這樣拔插起來會比較方便,電源線一般長度是夠的,左右位置倒沒有關系。
如果插座實在只能放在蒸烤箱的后面,那櫥柜的深度記得要增加4cm。

凱度的蒸烤箱顏色外觀風格都很統一,基本都是黑晶玻璃表層外加銀色的內部機身。
黑白灰這種顏色很容易融合到各種家裝風格中,所以很多嵌入式的廚房電器基本都是這三個顏色的,包括洗碗機,電冰箱等等。。。

黑色金屬把手上有拉絲,邊緣有切割打磨設計,視覺上就是鑲嵌了一條銀邊,看起來更有立體感。

面板看起來有一定厚度,采用了三層鋼化玻璃設計,隔熱防燙效果不錯。


智能觸控面板位于機器的上方,每個按鍵下方均有中文標注功能,這樣使用起來就一目了然了:

左側共有五個按鍵,分別是加水,一鍵烘干,預約/時鐘,以及爐燈和開關鍵。
開機需要長按開關鍵,這樣的設計也是為了防止誤觸。

右側同樣五個按鍵,功能疊加鍵,啟動/暫停鍵,功能鍵,上下鍵。
功能鍵可以理解為菜單鍵,可以選擇不同的運行模式。

打開看看機器內部,兩邊鉸鏈看起來很結實,拉門的感覺不會過重也沒有輕飄的感覺。

拉門可以在多角度懸停,同時這款機器設計有門閥自動暫停的功能,開門蒸烤箱就會自動停止運行,關上門則會繼續運行之前的模式,這樣烹飪安全性就提高了。

內腔的大小是56L,日常家庭夠用:

爐燈位于頂部中心的位置,亮度不錯,我之前用過TD型號的,覺得爐燈偏暗,看來這款在這方面做了改進。

兩邊的盤架做工不錯,有三層可以選擇使用,一般蒸菜建議放在上面兩層,烤菜的話則根據食材和大小靈活選擇。同時架子是可以拆下清洗的,特別愛干凈的小伙伴也不用擔心藏污納垢了。

與之前的56L機型相比,GD增加了底部熱管,可以實現上下烤功能,同時也能更好的實現蒸汽循環,從下圖可以看到底部有四條導流槽,水汽凝結后水珠匯聚到底部中央圓盤里,圓盤是130℃恒溫加熱的,用來蒸發內腔的積水,且只在蒸模式下運行,這樣就有效提高了蒸汽濃度,也解決了積水問題。
同時恒溫加熱盤與底部烘烤時使用的加熱管互不干擾,設計上還是挺有巧思的。

對于烤箱來說,背板是非常容易弄臟的地方,烤個肉或者烤個雞就會有油星濺上去,而且很難清理干凈,時間一久就會感覺整個烤箱臟臟的。
GD這款就引入了陶瓷背板的設計,所以你會發現背板與烤箱其他面的不銹鋼材質是不同的,陶瓷背板的抗污性和易清潔性是要優于不銹鋼面板的,既耐用又容易清潔。
當然凱度也有ZD,GT這種內腔都采用陶瓷面板的型號,不過在價格上就要高出不少了。

GD款的水箱設計也是亮點之一,外置水箱點觸按鍵后會自動彈出,之后加水放回即可。



外置水箱在使用上是相當方便的,不用開蓋也不用翻蓋,直接取出加水即可,如果在使用過程中缺水提醒了,也可以及時的一步補水。
1.2L的電動水箱容量足夠大:

每次加水直接加到水箱的MAX指示處即可,自來水,純凈水都沒有問題,用純凈水的話,水垢問題會少很多,我自己一般都是用凈水器出來的純水的。

配件的部分自然也要看下:
機器自帶了烤盤,蒸盤和網架,都是經常會用到的實用配置:

看細節就能知道模具的打磨非常精細,每個開孔大小均勻,邊緣槽線光滑,基本沒有什么好挑剔的:


我自己蒸菜的時候會習慣像下圖這樣疊放,這樣蒸菜產生的多余水分就會積聚在下面的烤盤里,之后打理起來會更加方便,尤其是蒸一些海鮮之類的。當然,如果菜是放在碗里的,那自然就沒有這個必要了。

雖然蒸烤箱已經是比較成熟的技術了,但很多人其實還是不太了解,會覺得蒸菜會不會蒸不熟,蒸汽濃度會不會不夠之類的。
其實自己上手試了,就知道顧慮完全是多余的。
凱度GD采用了直噴式的蒸汽系統,蒸汽會均勻的包裹食材,突出食物原本的風味。
下圖是兩個人晚餐的量:

現在正是鮮活海蟹上市的時候,活梭子蟹和紅花蟹蒸著吃再合適不過了,蟹肉的緊致鮮甜不需要任何調味就能原原本本的激發出來。
螃蟹直接刷洗干凈,倒著放在蒸盤上,然后上下各放一片姜片:

一個雞蛋入碗,打散后加入一些水,一點點料酒:

之后撒上蝦皮和蔥花,蒸之前記得蓋上保鮮膜,這樣出來的蒸蛋表面就會比較細滑:


將食材都放在蒸盤上,直接放入蒸烤箱里,建議放在上層:


水箱里加上水:

選擇純蒸模式,100攝氏度,20分鐘即可:

清蒸海蟹蘸柚子醋還挺好吃的,我會在里面再切一點姜絲:


細滑的蒸蛋因為本身沒有調味,所以可以加上一點點蒸魚豉油,還可以加一點香油自己調味,因為蝦皮本身也帶一點鮮香,所以注意蒸魚豉油可以少加點。

一頓鮮美低脂的正餐就完成了,備餐的速度也是相當快速:

家里來客人的時候一次蒸個4-5斤的海蟹也沒什么問題,蒸盤夠大,做菜效率也提高了:

如果說海鮮很容易蒸熟,那肉類相對就要難一些,所以蒸個雞來看看蒸烤箱的實力。
這里會用到高溫蒸的功能。
傳統的100℃蒸其實就是靠水開了產生的蒸氣,屬于小火慢蒸,高溫蒸氣則類似于家里用的高壓鍋,有高壓的話,熟得快,所用時間短,效率更高,營養成分也保留得更多了。
這款凱度GD的高溫蒸模式最高可以達到150攝氏度,同時可以按照1℃精準調節溫度。

這道菜我小時候爸媽經常做給我吃,對我來說算是充滿了親情的料理,直接買盒馬或者叮咚上的童子雞,殺的干干凈凈,稍微清洗下就可以腌制了。
兩邊都撒上鹽,雞的內側在放上一些姜蒜去腥:


保鮮膜覆蓋好,放入冰箱腌制半小時以上,當然時間更久也沒有問題,你可以早上上班前就腌制,晚上回來直接就可以蒸了。

配菜我一般會用香菇和火腿,都能增加這道菜的鮮味,干香菇記得提前泡發,如果想快一些可以用溫水泡發。

火腿切薄片即可,量也不用太多,提鮮但也不要喧賓奪主:

蒸的時候可以放幾片姜片,然后鋪上香菇和火腿,然后放一些蔥段。
最后可以加一些花雕酒或者料酒,也可以一比一的加入一些泡發香菇的水,這樣蒸完后還會有一些濃縮的雞湯,用來拌飯很鮮美。


放在烤盤中上層:

強力蒸模式,120℃,30分鐘。
如果用100℃普通蒸的話,則建議45分鐘。

蒸完的雞肉鮮美多汁,肉已經完全酥軟了,筷子戳一下就開了,孩子和老人吃起來也更方便。



我自己比較偏愛西點諸如蛋糕面包之類的,所以中式面點做的很少。
但偶爾翻一下口味感覺還是不錯的,所以用新烤箱嘗試看看蔥香花卷。
準備:
中筋面粉:500g
溫水250g
食用油15g
酵母5g
糖5g
鹽和五香粉適量
一點點小蘇打
以及蔥花
將材料混合,用和面機或者廚師機進行和面,當然手揉也是可以的。

揉成光滑面團后,醒發5-10分鐘,再次揉面至光滑后搟成長方形。

接下來準備蔥花,把蔥切小段只要青蔥的部分,蔥白不要,用廚房濕紙巾吸干蔥表面的水分。
然后加一點點小蘇打抓勻,主要是為了保持蔥的青綠色。

搟好的面皮上涂抹一層食用油,然后撒上適量的五香粉(椒鹽也可以,我個人更偏愛五香粉),再把蔥花撒上,用手整理一下讓蔥花大致均勻即可,蔥花的量按照個人的喜好,當然多一些會更香~

把面皮卷起,我一共卷了四下,之后切塊整形:


將面團放在蒸盤上,下面也可以墊紙,防止粘連。

接下來就要用到大廚疊加功能了:
先選擇發酵模式,40℃,一個小時,點擊啟動。

然后點擊功能疊加按鍵:

選擇95℃,二十分鐘的普通蒸模式,再次點擊啟動鍵。

這樣就設置好了,我們會看到顯示屏上有兩個功能鍵圖標亮起,左上方是普通蒸,下方是發酵的圖標。蒸烤箱就會先執行發酵模式,然后自動執行普通蒸模式了。
接下來的時間就不用管了,可以離開做自己的事情,只需等待出爐即可。

做好的小花卷還是挺誘人的,可以一片片扳開吃,蔥味咸香,停不下來。


大廚疊加功能看似復雜,其實用下來還是挺簡單的,最多可以疊加三次,最后一般可以疊加保溫功能。
舉幾個例子, 比如我們烤地瓜的時候可以選擇先蒸后烤,先蒸個15分鐘,再烤個25分鐘,這樣出來的地瓜不爛不干,口感剛剛好,還節約了烤制的時間。
再比如燒烤肉類的時候,最后可以調高溫度疊加10分鐘的蒸汽烤,讓表面上色更好,表皮更香脆。
總之用法還是比較多樣的,熟悉了之后確實是比較好用的功能。
關于烤:GD帶有上下烤和熱風烤的專業配置,還能實現蒸汽烤,烤功能和普通烤箱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做幾個烤菜給各位看一下:
司康餅(上下烤):司康是非常快手的西式小點心,連做帶烤的,幾十分鐘就能搞定出爐了,剛出爐的司康奶香濃郁,口感也是極好的。
是有朋友來家里玩的時候,非常做一下適合現烤的小點,我每次做了吃不完朋友還會要求打包帶走~

低筋面粉250g
泡打粉6g
砂糖50g
鹽1g
混合均勻

淡奶油或者牛奶80g
雞蛋1個
香草精2ml

將這些液體材料混合,可以適當留一點蛋黃,之后用來刷表面。

在干粉中直接加入60g的無鹽黃油,用刮刀邊切邊拌成小塊:

無需非常細碎,切成小塊即可,之后可以加入自己喜歡的果干,大約50g左右,當然也可以不加做原味的,我加入的是蔓越莓干,比較常見的烘焙原料。

加入液體后稍加切拌,不需要拌的很均勻,簡單混合就可以了,千萬不要上手揉,這樣成品就不松軟了。

之后用搟面棒搟一下,或者直接用手拍平也可以,中間記得對折一次,這樣有助于司康餅發起來,最后搟或拍到1.5cm的厚度即可。

用切刀直接切成傳統的三角形,也可以用模具壓出圓形,橢圓形或者自己喜歡的形狀。

表面記得刷上蛋黃液或者全蛋液。

放入預熱到180℃的烤箱,用上下烤模式20分鐘左右即可出爐。


剛出爐的司康香味濃郁,稍微放涼就可以吃了,表殼脆脆的,內里松軟,搭配咖啡做早餐或者下午茶都是很好的選擇。

稍微調整下配方,司康就可以有不同的做法,咸甜都適宜,下圖是香蕉口味的司康,里面加了熟透的香蕉和紅糖,也別有一番風味。

傳統上下烤模式用下來,發現GD的溫控還是比較準確的,也就是烤箱的“脾氣比較好”,基本上網上的方子按照標準溫度做就可以了。
三文魚西蘭花奶油焗菜(大面積風扇燒烤):一道非常快手且口感豐富的焗烤菜肴,因為加入了奶油和芝士,不愛吃西藍花的小朋友應該也會喜歡。
西藍花切小塊后,放入開水中斷生,可以適當加入一點鹽和油,保持西藍花的色澤,之后記得用涼水沖一下。

烤盤里加入一點橄欖油刷勻,我直接用了一瓣西藍花當油刷了,少洗一個也是好的~

西蘭花鋪底,撒上一層鹽和黑胡椒調味:

鋪上切半的小番茄,顏色已經很好看了~

再鋪上三文魚片或者三文魚丁,同樣撒上一點鹽和黑胡椒調味:

然后鋪上幾片檸檬切片,用來增加風味和解膩:

再切一點紫甘藍,倒入一小盒200ml的淡奶油,紫甘藍含有豐富的花青素,其實營養很好的,不過中餐中用的還是比較少,一般多見于西式色拉。

將紫甘藍奶油醬汁倒在表面,盡量均勻:

最后一步:鋪上滿滿的馬蘇里拉芝士碎,就可以進烤箱了,一步步看下來是不是覺得營養滿滿,熱量也滿滿呢~這道菜還是很管飽的。

放入預熱好的200℃烤箱,20分鐘就可以出爐了,采用大面積風扇燒烤模式,上加熱管和熱風協同,讓食物食物受熱均勻且不會過于濕潤。


奶油和芝士濃郁的香氣加上入口后檸檬的清爽感,這道菜的口感還是很有層次的,做起來也很簡單,有空可以試試看。

烤雞真的算得上是一道大菜了,家里招待客人的時候弄一道烤雞,別人一般都會感受到待客的誠意。
這道雜蔬烤雞雖然看起來制作麻煩,但實際操作起來卻很簡單。
整雞去頭去尾去腳,清洗干凈,廚房用紙吸去表面的水分,用牙簽在表面戳一些小洞,幫助腌制入味。

在正反面都撒上鹽和黑胡椒,蓋上保鮮膜在冰箱內腌制,盡量腌制3個小時以上,過夜也沒有關系。

烤制之前準備好配菜,土豆,胡蘿卜帶皮洗凈切塊,洋蔥切片:


因為原配烤盤比較大,為了讓配菜鋪滿烤盤,我就用了一個小一點烤盤,底部記得鋪上錫紙:

把配菜都均勻分布到雞的周圍,取兩個整只的大蒜橫切,面朝上擺放在周邊,配菜上記得撒上適量的橄欖油,鹽和黑胡椒,這樣烤出來的蔬菜才有味道,這步不要忘記了。
再切幾片橙子點綴(用檸檬也可以),讓烤雞帶上蔬果的清香。

放入預熱好的烤箱,180攝氏度,上下烤模式,設置時間40分鐘。
時間到了以后取出,刷上黃油蜂蜜汁(用融化的黃油和蜂蜜一比一調制),如果有多余的也可以刷在蔬菜上。

然后繼續入蒸烤箱,使用頂部熱風烤模式,200攝氏度,再烤10分鐘上色。


出來的烤雞香氣四溢,肉汁多多,和朋友們一起吃的話,一只雞很快就一掃而空了。烤雞的做法其實很多樣,你也可以出爐撒上自己喜歡的迷迭香或者百里香,也可以在調醬汁的時候加入一點蠔油和生抽,讓雞皮表面顏色更深,總之雖然是大菜,但基本是不太會失敗的菜肴,很適合聚餐或者周末的時候制作。
超簡易歐包(蒸汽烤模式)外脆內軟的歐包口感很好,吃多了也不會膩,很適合作為早餐或者下午茶食用。
今天介紹的做法很簡單,混合材料,和面,一次發面,烘烤,就可以出爐了。
沒有復雜的手法,配料也很健康,推薦面包愛好者做做看。

把濕料:
水450ml
橄欖油50ml
加入盆中。

再加入干料:
高筋面粉650g
鹽9克
糖30g
酵母15克
加入同一個容器,直接蓋在液體上就好。

之后可以隨意加入一些堅果,能增加不少風味,吃起來也很健康。
我一般會加入3包每日堅果,分量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調整。

和面機或者廚師機揉面15分鐘即可:

不用完美整形,將面團收集起來即可,圓形或者橢圓都可以,放在烤盤上:

烤箱設置發酵模式,35℃,45分鐘,放入面團發酵:

時間結束后,撒上一些干粉,然后隨便劃兩道割包:

放入預熱到190度的烤箱,設置低濕嫩烤模式,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蒸汽烤模式,烘烤40分鐘即可出爐。蒸汽烤可以讓面包擁有脆殼,這樣口感就會比較豐富些。
以前用普通烤箱的時候,如果要做歐包就要在烤的同時放一碗水,現在蒸烤箱的蒸汽烤模式就方便多了。

面包體積真的是巨無霸,和拳頭一比就知道了,畢竟有650g面粉,做一次夠吃好幾天的。

因為蒸汽烤的加成,焦脆的外殼形成的很好,香氣四溢:

內里又足夠的柔軟有彈性,因為面包過于巨大了,切開后我再對切了一下。
因為口感比較清淡,可搭配果醬,或者奶酪,黃油之類的,我自己覺得原味的就很好吃,還很健康。

這么大一個一次肯定是吃不完的,注意面包保存的時候不要放冷藏,面粉的口感會老化就不好吃了。直接裝在密封袋中冷凍起來,下次吃的時候用平底鍋或者烤爐加熱下,當然也可以用烤箱回溫,口感還能保持的不錯。

凱度GD有三檔蒸汽嫩烤模式,區別在于蒸汽的量,烤面包,肉類等都有不錯的效果,蒸汽嫩烤對于肉類的改觀還是比較明顯的,避免了肉類的干柴,表皮也能保證不錯的口感、
關于速熱模式:
速熱模式其實就是熱菜的功能,蒸烤箱用來熱菜其實是完全足夠的,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應該使用何種模式,用多少時間,設定多少溫度。
速熱模式就事先幫我們設置好了,默認采用了高濕嫩烤模式,230度,5分鐘,當然也可以自己調整溫度和時長。

上圖的焗菜我是在烤雞之前就做好了,做完烤雞之后基本已經涼了,但焗菜如果不熱就不好吃了,所以用烤箱的速熱模式加熱了一下,馬上又變得熱騰騰了。


個人認為速熱模式采用高濕嫩烤是很適合的選擇,水蒸氣的介入就不會讓菜肴在加熱過程中變干,加熱米飯等也不用擔心,就和用微波爐加熱容易干的食物時需要適當放一些水是一樣的道理。
關于陶瓷背板:
陶瓷背板的易清潔性在使用中也體現的很明顯,下圖可以看到風扇周圍有使用后留下的油漬,但能感覺到油漬是浮在陶瓷涂層表面的。

我一般清潔就使用一張廚房用濕紙巾,擦一下就干干凈凈了,打理維護起來還是很方便的。如果是傳統的不銹鋼背板,用久了表面就會留下難以擦掉的污漬。
背板材質的升級會讓人有烤箱常用常新的感覺,畢竟一打開烤箱看到干凈的背板,心情也會好很多。

關于一鍵烘干:
這個功能我要單獨拿出來說一下,因為實在太方便了。
蒸烤箱做完蒸菜之后難免會有水汽殘留,使得蒸烤箱的內腔潮濕。
如果置之不理的話,因為本身腔體密封性比較好加上濕氣殘留,很容易滋生細菌。
所以日常使用的時候是需要維護的,等里面溫度降低一點了,需要把明顯的水珠給擦干。
但家用電器在使用時,只要多一個步驟,就很容易讓人覺得麻煩。
尤其是如果廚房沒有電器柜,那蒸烤箱一般是裝在地柜的,比如我家就裝的很低,每次蒸完都要擦干的話,那么蹲下是難免的,年輕人還好,對于年長者可能就不太友好了。

凱度GD的一鍵烘干功能的優勢這時候就體現出來了,用完只需點擊一鍵。機器就會自動執行烘干,上下烤加上熱風模式,充分又快速的將箱體烘干。
機器會智能識別蒸烤箱內部的潮濕程度,選擇適配的溫度和時間,一鍵啟動,自動完成暫停。

烘干后的箱體干燥清爽,這樣下次打開的時候就不會有潮氣襲來了。

總結:
凱度GD的使用感受可以用省心兩個字來形容,作為新品在功能上的提升確實解決了一些使用中的痛點。
--一鍵烘干,讓蒸菜完成后不用再費心去護理擦干機器,省事省時間。
--上下管加背板熱風的配置能實現更多的烹飪組合。
--外置電動水箱設計,加水更簡單方便。
--陶瓷背板的加入,讓清潔打理變得更加方便。
--速熱功能快速加熱飯菜,因為內腔容量夠大,同時幾個菜一起加熱也沒問題,比微波爐效率更高。
如果你最近有選購嵌入式蒸烤箱的打算,這款建議納入考量。
以上。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