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首頁>美食>貴州特色小吃涼拌粉:看一眼就想吃一碗的涼拌粉
發(fā)布時間:2024-10-29閱讀(16)
看到剪粉兩個字,我馬上想到的是山西的剪刀面。

顧名思義,就是用剪刀把醒好的面,剪成像小魚兒一樣的面條,然后再來煮。
那么剪粉該怎么剪呢,畢竟米粉是米漿熟化才做出來的。
如果你也對此比較好奇,我們就接著往下看看吧。

首先這個剪粉的食材選取,需要用當(dāng)?shù)氐摹百F糟米”,我也不知道這個“糟”字用得對不對,估計和我們說的糙米有些像吧。

還是老規(guī)矩,泡米八小時。

然后打漿,越細膩越好。

這里就有一些不同了哦,我們?nèi)∶诐{的十分之一,在鍋里直接煮熟成濃厚的米漿芡,這一步非常關(guān)鍵,直接關(guān)系到整個米粉蒸出來后的韌性和保水狀態(tài)。
簡單一點說,就是方便存放,不會稍微放一會就皸裂,斷裂的現(xiàn)象。

然后我們把熟化后的米漿芡,和剩下的生米漿混合均勻,一定要慢慢攪拌均勻,不然就會成坨,讓米漿不細膩。

接下來就還是做粉的常態(tài),用蒸箱或者傳統(tǒng)的鍋蒸方式,這里給大家展示的就是傳統(tǒng)的方式,還是需要蓋上鍋蓋,燜蒸三分鐘就可以了。

蒸好后的粉皮脫模直接晾在竹干上,這里的晾制并不是想讓他晾干,只是方便多余水汽的散發(fā),同時可以迅速給米皮降溫,這也是讓米粉勁道的關(guān)鍵。

好了,剪粉的關(guān)鍵來了。
取一塊晾涼的粉皮,一手提著,一手直接用剪刀剪成寬粉狀。
所以,剪粉剪的這一步是在粉已經(jīng)熟了以后發(fā)生的[靈光一閃][靈光一閃]

剪粉需要的調(diào)料也是很多的,不過很多都是傳統(tǒng)的醬料之類,但是有一樣,是當(dāng)?shù)厝说淖類郏彩亲龅煤贸耘c否的關(guān)鍵。
那就是番茄酸湯,替代了很多拌粉拌面里的料水。

拌出來的效果真的非常漂亮,紅油的包裹感還是非常漂亮的,看著也非常的勁道,這樣的米粉才是我愛的米粉,薄而不散,韌而不硬!
看到這里,會不會有陜西的朋友說,這不是我們的米皮嗎!

你看,確實的非常非常的像,都是用大米為原材料,蒸出來后,放涼,來一份切一份,紅油,料水,小料……
從表面看來,米皮和剪粉的區(qū)別就兩個,第一個不同是,一個是刀切,一個是剪刀剪,第二個不同就是,一個用的料水,一個用的番茄酸湯。
那么我們就來具體看看米皮的制作工藝,看看兩者到底有沒有本質(zhì)的區(qū)別呢!

米皮選用的米其實也是糙米,因為這種米的淀粉含量不是很高,所以不會太粘,做出來的米皮會更爽滑。
這里還有一張圖找不到,我就給大家講講吧,因為這一步也是米皮的關(guān)鍵,也是區(qū)別剪粉的關(guān)鍵。
米皮的米漿打好好,不需要拿出一部分熟化打芡。
而且每斤米漿加入300克的開水,記得是開水,慢慢的加入,邊加邊攪拌。
千萬不能很快的倒入開水,這樣會讓局部快速的熟化,然后成坨,并很難打散,蒸出來的米皮就會有硬塊。

還有一點不同在于,每一斤的米漿需要加入20克的淀粉,具體的原因沒有找到,不過我個人認為,有兩個原因。
一是,讓米皮的口感更滑。二是,讓米皮的表層形成一層保護層,不至于相互粘黏。

做好的米漿也是用傳統(tǒng)的蒸籠搭配紗布,大火蒸五分鐘。

整到起大泡的狀態(tài)就可以起鍋了。

他這里的米皮不需要晾涼,可以直接疊加在一起,所以我感覺最后加的淀粉,在這里起到了作用。
現(xiàn)在我們再來回顧一下兩種粉的差別。
剪粉用的是十分之一的米漿,另起鍋煮熟打芡,然后再融合在一起做成米漿。
剪粉還需要晾涼后再疊放一起。
米皮則是,每斤米漿加入300克的開水燙漿,而且還需要加入淀粉。
米皮起鍋后不需要晾涼就可以直接疊放。
所以可以肯定的說,兩種美食并沒有多大的相似性。
最后,我們再說說剪粉的其他吃法。
做成熱愛的剪粉,不論燙還是拌,都可以,只是這里的剪粉需要蒸得稍微厚一些,而且剪的細一些。

還有一種吃法就是直接刷醬,裹著菜吃,也叫裹粉。
你還可以選擇裹一張粉皮,或者兩張粉皮,非常的人性化。

一捧大米,做出了千變?nèi)f化的米粉,一點點小小的不同,就可以窺探出地域文化的區(qū)別。
勞動人民的智慧,不得不佩服!
歡迎分享轉(zhuǎn)載→http://m.avcorse.com/read-463044.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