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煮粥的正確方法:煮粥大揭秘
發布時間:2024-10-29閱讀(13)
利用生鮮食材煮粥時,其加熱溫度和加熱時間都無法達到完全殺死致病微生物的要求,尤其是水產品,如想保持食物本身的鮮美,就不能高溫加熱,加熱時間也不宜過長,這樣極有可能殘留細菌或寄生蟲卵。致病的細菌、寄生蟲卵或幼蟲如果沒有被殺死,便會隨食物進入人體,從而引發各種疾病。
因此,煮粥時一定要注意材料的選擇,盡量不要選擇帶有致病細菌或寄生蟲卵的材料,同時也要注意加熱的溫度與時間。

高湯是決定一碗粥口感的基礎,而不同的高湯所熬出來的粥底,味道也各不相同,用高湯熬出的粥會更香醇!

煮粥時加點茶葉,不僅會使粥營養更加豐富,而且還能使粥有一股特殊的清香。
茶葉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和藥物成分,含有近500種有機物和無機鹽,這其中有些是人體所必需的。茶葉中的藥物成分有生物堿、茶多酚和脂多糖類等,生物堿中的咖啡堿能興奮中樞神經、消除疲勞。將茶水與大米同煮成粥,具有較豐富的營養和特殊的茶香風味,還有消積化痰、除煩止渴、清熱止痢的功效,可用來改善和緩解食積不消、口干煩渴等不適癥狀。

谷類外層的營養成分比里層要多,特別是含有豐富的 B 族維生素和多種無機鹽,而這些營養物質可以溶在水里。如果在淘米時太過用力,會讓米外層的營養物質隨水流失。另外,也不要用熱水淘米,這同樣會破壞其中的營養物質。一般情況下,可先把沙子等雜質挑出,然后再用清水淘洗2遍即可。

有些家庭在煮粥時有放堿的習慣,這樣確實可以使煮出來的粥快速軟爛和發黏,口感也較好。但是這樣做的結果,往往是粥里的營養大量損失。因為維生素B1、維生素B2和維生素 C 等養分都是喜酸怕堿的。
維生素 B 在大米和面粉中含量較多。有人曾做過試驗,在400克米里加10克堿熬成的粥,有56%的維生素 B 被破壞。如果經常吃這種加堿煮成的粥,可能會因缺乏維生素 B 而產生腳氣病、消化不良、心悸、無力或浮腫等癥。
維生素B2在豆類中的含量最豐富。一個人每天只要吃150~200克黃豆,就能滿足身體對維生素B2的需要了。豆類不易煮爛,放堿后當然爛得快,但這樣會使維生素B2幾乎全部被破壞。而人體內缺乏維生素B2,就容易引發男性陰囊瘙癢發炎、爛嘴角和舌頭發麻等癥。
維生素 C 在蔬菜和水果中含量最多。維生素 C 本身就是一種酸,能與堿發生反應,堿對它會起到破壞作用。人體內如果缺乏維生素 C ,會使牙齦腫脹出血,容易感冒,甚至患壞血病。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462999.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