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10-28閱讀(16)
說到清朝最為高調的皇帝,無疑是乾隆了。不管是在影視作品中,還是在真實歷史上,乾隆都是非常活躍的。如果清朝皇帝也有熱度排行榜的話,那么乾隆絕對算得上是“網紅”。
在影視作品中,乾隆總是以富有才情、有親和力的形象示人,讓人覺得很有好感。而真實歷史上的乾隆,是個比較復雜的人物,不是很好評價。前期他一改雍正朝的冷酷風氣,關心百姓疾苦,收獲不少好評。后期則固步自封,沉醉于奢靡的生活,引得民間怨聲載道。

晚年的乾隆好大喜功,喜歡吹噓自己的功績。重要的表現就是熱衷于祭祀活動,通過祭祀活動樹立自己明君的形象。在祭祀活動結束后,乾隆會把用于祭祀的肘子賜給臣子們。然而臣子在走出宮門后就直接扔掉,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
明君還是昏君?乾隆的多重表現整個清朝最為輝煌的時期,就是從康熙朝延續到乾隆朝的“康乾盛世”。這個時期百姓安居樂業,社會狀況安穩。但是對于四大盛世的“康乾盛世”,后世也存在不小的爭議。很多人認為,和其它三個盛世相比,“康乾盛世”注水的成分比較多。主要的爭議,就集中在乾隆在位時期。

乾隆在位時間長達60年,實際執政63年。這意味著他有充足的時間做出功績,也有充足的時間給自己“抹黑”。剛剛登基的乾隆,確實有一番雄心壯志。他的父親雍正以雷霆手段著稱,在敏感的問題上眼里容不得沙子。這樣的處事風格雖然很有效率,但是時間久了難免會讓朝中產生人人只求自保的惴惴之氣。
乾隆知道,父親雍正的做法是過激的。為此他通過多種方式,來緩和這種過激做法造成的矛盾。比如當年有不少宗親因為得罪雍正,被剝奪了宗籍。乾隆表示既往不咎,恢復了這些人的宗籍,修復了和宗親的關系。還有很多臣子受到的處罰過重,乾隆也都將他們免罪釋放。原本被判死刑的岳鐘琪,就因此撿回了一條命。

乾隆的這些舉措都是非常得人心的,同時也證明了他是位豁達通透的君主。除此之外乾隆還非常關心民間疾苦,有意減輕百姓身上的負擔。比如經常開倉放糧,鼓勵百姓開墾田地等。乾隆對漢文化也是非常尊重的,正是他親手將漢學文化推向高峰。也從他這一朝開始,清朝皇帝開始重用漢人,注重維系滿漢關系。
這些都是乾隆值得肯定的地方。但到了中后期,乾隆的性情卻發生了轉變。原本倍顯寬厚溫和的他,逐漸展現出來嚴酷暴戾的一面。乾隆十三年后,他對于貪污的處罰比他的父親雍正還要嚴厲。乾隆十六年后,人人自危的文字獄開始興起。

乾隆結發妻子富察皇后的去世,更加重了乾隆陰晴不定的心緒。當時有規定,皇后崩逝臣子百日之內不能剃頭。可是蓬頭垢面成何體統,有些官員就偷偷整理了頭發。這也惹惱了乾隆,他將這些官員罰的罰撤的撤,江南河道總督還被賜死。
也正是從乾隆時期開始,中國開始了閉關鎖國的政策。這恰恰是乾隆狂妄自大的表現,他認為大清富庶繁盛,沒有必要和其它國家進行貿易往來。另外切斷對外溝通聯系的渠道,對穩固統治也有幫助。正是他的這個決策,讓中國逐漸落后于西方國家。
祭祀活動,乾隆宣揚功績的手段晚年時期的乾隆,非常喜歡通過各種方式和排場,來炫耀自己的個人功績。其中最為重要的途徑,就是舉行祭祀活動。祭祀活動是很早就出現的,到了封建王朝時期,祭祀活動的目的主要有兩個:一個是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一個是彰顯皇帝的個人功績。到了乾隆這里,后者才是重點。

清朝的祭祀流程非常復雜。必須由薩滿法師主持,整個過程充滿了神秘和莊重的氛圍。首先需要殺黑豬,然后將豬頭豬身各個部位放在供臺上,用來供奉祖宗或神位。每次舉行祭祀活動,都需要文武百官共同參與。結束后還要繼續參加宴席,宴席上的菜品都非常奢侈,通常都是平時吃不到的。
著名的“千叟宴”,就是乾隆下旨舉辦的。當時乾隆為了彰顯對年老者的優待,邀請千位上了年紀的老人來紫禁城赴宴。千叟宴舉辦后,民間對乾隆的贊譽聲是非常高的,覺得他體恤老人,心思細膩。但實際上很多老人都熬不過忍受舟車勞頓,不少人在往返的路上染上了疾病,甚至因此去世。

乾隆在位時的祭祀活動勞民傷財,還從最開始的禮儀活動變成了赤裸裸的“個人秀”。很多大臣對于參加祭祀活動,也是非常頭疼的。一面需要顧全繁瑣的規矩,一面還要拼命配合皇帝,為其歌功頌德。久而久之,乾隆也失去了人心。
臣子得到御賜肘子,卻隨手扔掉在祭祀儀式上,有一道被稱為“胙肉”的菜品。在祭祀結束后,這道菜會被乾隆分給諸位大臣。按理來說這是祭祀用品,還是皇帝御賜,臣子必得好好珍惜才是。但是這些臣子在分到食物之后并不珍惜,走出宮門就隨意丟掉了。

難道臣子們已經不滿乾隆到這種程度?當然不是。即便臣子心有不滿,也不敢這么明顯地表現出來。臣子扔掉食物,主要是因為這些食物根本沒法吃。因為是祭祀用品,廚師在制作的時候不會加任何調料。用白水煮出來的肘子,散發著膩人的腥氣。臣子忍受不了這個味道,能丟掉的時候馬上就丟掉了。
為了掩蓋這種腥氣,大家還專門發明了“糯米紙”。在得到御賜肘子后,就用糯米紙進行包裹,直至拿出宮后丟掉。由此可見乾隆所謂的“御賜”,只能滿足他自己的虛榮心。而在臣子的心中,這不過是一種急于脫手的負擔而已。就如同他在晚年時期的種種行為,根本沒有辦法為他增光,只能為他抹黑。

乾隆的御賜肘子,臣子走出宮門扔掉,也反映了那個時期的腐敗和奢靡。民間普通百姓想要吃上一頓豬肉,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乾隆卻大搞特搞這種形式化的東西,忽略了作為皇帝的真正責任,必然會走上衰落的道路。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460522.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