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端午節傳統節日習俗與美食 老傳統要吃這5種美食
發布時間:2024-10-28閱讀(17)
五月初五端午節是我國的又一個傳統節日,《風土記》里說:“仲夏端午。端者,初也。”端午也有初五的意思,也叫做“端五節”“端陽節”。

端午節也和其他傳統節日一樣,有很多傳統習俗,比如門上掛艾蒿用來驅邪,吃粽子紀念屈原,舉辦賽龍舟活動,佩戴香囊等等,每個地方的風俗習慣也不太一樣。
端午將至,無論有錢沒錢,5種傳統美食記得吃,老傳統別丟了,寓意家人端午安康,順順當當。

端午節吃粽子,是南北方都有的傳統習俗,傳說愛國詩人屈原是五月初五投江自盡,當時的人們為了不讓江中的魚蝦侵食他,用竹筒裝糯米投入江中,后來流傳下來,每到五月初五,大家都要劃龍舟吃粽子以紀念屈原。
南方大多吃肉粽子、堿水粽,而北方則習慣吃甜粽子,如八寶粽、蜜棗粽、豆沙粽子等,不同的粽子有不同的口感,每年大家也會因為吃咸粽子甜粽子而爭論一番,您喜歡吃哪種粽子呢?

“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這句俗語大家聽說過沒?老傳統習俗認為,五月初五端午節這天,有“五毒”要驅趕,因此要吃五黃驅五毒,而咸鴨蛋就是五黃的一種,人們認為端午節吃咸鴨蛋,可驅邪避疫。
記得以前母親在世時,過了“五一”就會將咸鴨蛋腌上,到了端午節吃正好,鴨蛋黃腌得剛剛好流油,端午節過后,一天熱似一天,每天早餐喝粥吃上一個,非常舒服。

俗語說“端午黃鱔賽人參”,就是說端午節前后的黃鱔最為肥美鮮嫩,可以和人參的營養媲美了。在南方很多地方,都有端午吃黃鱔的習俗,一是黃鱔肥美,二是吃黃鱔也可以驅“五毒”。
黃鱔營養價值很高,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血等功效,端午節不妨給家人做盤黃鱔吧!黃鱔可煮湯、可紅燒、蒜燒,都是非常好吃的。在加工黃鱔的時候,可先用開水焯燙一下,去除外面的粘膜,能減少腥味。

“打糕”是朝鮮族的一種小吃,是用糯米和艾蒿制作而成,把糯米蒸成糯米飯,再放在特有的工具里,用長柄木錘反復捶打而成的糯米糕,有著艾蒿的清香味道,糯嘰嘰的很好吃。
這個朝鮮族打糕,類似于有些南方地區的糯米果、糍粑的做法,都是糯米制作的美味小吃。

雄黃是一種藥材,據說能殺百毒,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黃來泡制白酒或黃酒,就叫做雄黃酒,古時候認為,端午節喝雄黃酒可祛邪避災,傳說喝了雄黃酒,可以不受蛇蟲的傷害。
不過雄黃是一種含有硫化砷的礦物質,砷是一種劇毒物質,現代人都不推崇飲雄黃酒了,大家可喝黃酒代替。

原創文章,嚴禁抄襲盜用,違者必究。
#夏日酷生活#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459317.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