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人間美味小吃 美味人間吃貨指南
發布時間:2024-10-28閱讀(11)
塔城地區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西北部、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的中部,屬于中溫帶干旱和半干旱氣候區。區內駐有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七、八、九、十師所屬的36個農墾團場,腹地有石油重鎮克拉瑪依、獨山子石化基地和奎屯市。2016年1月,國家旅游局和環保部擬認定新疆自治區塔城地區裕民巴爾魯克旅游風景區為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
特色美食有托里風干肉、奶酪、塔城儲綠面粉、野生山花蜜等。
手抓飯

“抓飯”,維吾爾語叫“波羅”,是維吾爾、烏茲別克等民族兄弟以及中亞國家、俄羅斯聯邦等民族執行賓客的風味食品之一。逢年過節、婚喪嫁娶的日子里,都必備“抓飯”待客。他們的傳統習慣是先請客人們圍坐在炕上,當中鋪上一塊干凈餐布。隨后主人一手端盆,一手執壺,請客人逐個淋洗凈手,并遞給干凈毛巾擦干。待客人們全部洗凈手坐好后,主人端來幾盤“抓飯”,置餐布上(習慣是二至三人一盤),請客人直接用手從盤中抓吃。故取名為“抓飯”。現在有些家庭接待漢族客人,一般都備有小勺。
比窩

是塔城當地俄羅斯族人自制的一種啤酒,用面包干發酵釀制而成,顏色近似啤酒而略呈紅色,酸甜適度,近似酸梅湯,是一種無酒精的發酵清涼飲料。不但家家會做,也是塔城人夏秋季節最受青睞的飲料之一,一般都是現做現賣,沒有商標,是名副其實的家庭釀制“鮮啤酒”。其實,比窩的制作方法和現在的釀酒方法大同小異,較為簡單,先把酒曲泡開,將面包切成小薄片,烤黃盛入容器。把沸水涼至40度左右,沖入盛有面包的容器,攪一攪再倒入酒花(或鮮啤酒),再攪拌,加蓋,令其發酵一天。溫度保持在35——30度,最好是放到熱炕上,一禮拜后,經過濾,裝入放葡萄干的瓶內,也有放杏干和果子干的,加糖,進行二次發酵,密封后置于陰涼處發酵24小時即可。
做好的比窩呈琥珀顏色,氣足泡多,酸甜適度,清涼爽口,伴有酒花味,尤有一種特有的麥乳與酒花發酵的芳香。由于比窩中含有菌體和某些來自原料的未完全分解成份。因此它是一種非透明液體,即有一定程度的混濁與沉淀。比窩不僅是清涼解暑的佳品,且有開胃生津、消積化食、防治便秘的保健作用。
熏馬腸

新疆的熏馬肉和熏馬腸是哈薩克族過冬必備的食物,每年11月底到12月份,是哈薩克族牧民熏肉的旺季。他們在這個時候,要挑選一些膘肥體壯的牛、馬、羊宰殺后供過冬食用。為了使這些肉能較長時間的保存,他們采用了多年的方法--熏。
塔城“瑪洛什”

由純奶和雞蛋做成,色彩黃潤,吃一口在嘴里,濃郁的奶香和蛋香立刻侵占了你,有人說吃塔城“瑪洛什”感覺有初戀的味道。不過說歸說,塔城人還在“瑪洛什”中加拌上酸奶,味道更加酸甜爽口。
新疆大盤雞

新疆大盤雞起源于90年代初期,主要是雞塊和土豆塊,配皮帶面烹飪而成,新疆大盤雞色彩鮮艷,有爽滑麻辣的雞肉和軟糯甜潤的土豆,辣中有香,粗中帶細。而且經濟實惠,親朋聚會食用尚家。
塔城風干肉

最大的特點是在風干的過程中形成的一種獨特的香氣。據說,有外地人品嘗過這里的風干肉,回到原籍制作,但是,卻找不到塔城風干肉的感覺。塔城風干肉之所以有名氣,首先應該得益于塔城盆地遼闊的草原,無污染的自然環境和濕涼清爽的氣候條件。
納仁

是塔城牧區的一種佳肴,具有明顯的牧區特色。這種佳肴也叫手抓肉或手抓羊肉面.用原汁羊肉湯煮面條或是面片,撈出盛盤,把面片放在盤底,塊肉放在上面,肉用小刀切碎后同面拌在一起,并撒些辣子面、洋蔥末等調味品,然后用手抓著吃,這就是手抓羊肉面。吃完面后,喝碗原汁湯,“原湯化原食”。
齊比拜里西

塔塔爾族有一道名叫“齊比拜里西”的美食。主人端上來一個40多厘米長,30多厘米寬的烤盤,上面放著整個像面包似的食品,有近10厘米厚,被烤得焦黃,非常誘人。主人拿出刀子,沿著這面包似的邊,慢慢地切去,最后揭開了這“面包”的蓋,一股香味向我們撲來,緊接著映入我們眼簾的是這“面包”中藏著的用雞肉、羊肉和大米、洋蔥做的一道菜。里面的雞肉、羊肉隨便夾著吃,外面烤黃的面殼也可以就著吃。
布楞

塔塔爾族人有道佳肴叫“布楞”,是一摞雞蛋餅似的食品,圓形,很薄,直徑20多厘米,切開后,雞蛋餅層中都夾著肉餡,味道又香又軟,非常可口,最多可達七層,可想而知,七層雞蛋餅中夾著鮮嫩的肉餡,那味道會差了嗎?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459015.html
上一篇:一段美食之旅 來一場美食之旅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